秋在第3个字的诗句
秋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数鸿秋入衡阳云,一帆暮过潇湘雨。 -- 出自宋·王珪·楼上述怀
- 昆明秋景淡,岐岫落霞然。 -- 出自唐·许敬宗·奉和秋日即目应制
- 别殿秋云上,离宫夏景移。 -- 出自唐·魏元忠·银潢宫侍宴应制
- 遥闻秋兴作,言是晋中郎。 -- 出自唐·郭震·同徐员外除太子舍人寓直之作
- 禁苑秋光入,宸游霁色高。 -- 出自唐·李適適·奉和圣制九日侍宴应制得高字
- 石痕秋水落,岚气夕阳沉。 -- 出自唐·张均·和尹懋秋夜游灉湖二首
- 节既秋兮天向寒,沅有漪兮湘有澜,沅湘纠合淼漫漫。 -- 出自唐·李如璧·明月
- 别有秋原藿,长倾雨露缘。 -- 出自唐·辛替否·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 雕戈秋日丽,宝剑晓霜霏。 -- 出自唐·麹瞻·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 音书秋雁断,机杼夜蛩催。 -- 出自唐·郑愔·秋闺
- 南国秋风晚,客思几悠哉。 -- 出自唐·胡皓·出峡
- 怅别秋阴尽,怀归客思长。 -- 出自唐·孙翃·奉酬张洪州九龄江上见赠
- 胡马秋正肥,相邀夜合围。 -- 出自宋·袁瓘·鸿门行
- 胡马秋正肥,相游夜合围。 -- 出自宋·袁瓘·鸿门行
- 蝉鸣秋雨霁,云白晓山高。 -- 出自唐·卢象·追凉历下古城西北隅,此地有清泉乔木
- 马上秋郊远,舟中曙海阴。 -- 出自唐·赵骅·送晁补阙归日本国
- 雨馀秋天高,目尽无隐状。 -- 出自唐·萧颖士·重阳日陪元鲁山德秀登北城,瞩对新霁,因以
- 片欢秋始展,残梦晓翻催。 -- 出自唐·梁锽·七夕泛舟
- 潘生秋径草,严子意如何。 -- 出自唐·李嘉祐·晚发江宁道中呈严维
- 别君秋日晚,回首夕阳空。 -- 出自唐·李嘉祐·送李中丞、杨判官
- 重阳秋已晚,千里信仍稀。 -- 出自唐·皇甫冉《·九日寄郑丰
- 匪叹秋徂,怨斯路阻。 -- 出自唐·宋华·蝉鸣一篇五章
- 岁之秋深,蝉其夕吟。 -- 出自唐·宋华·蝉鸣一篇五章
- 江天秋向尽,无处不伤心。 -- 出自唐·蒋涣·途次维扬望京口寄白下诸公
- 夏期秋未来,安知无他因。 -- 出自唐·于逖·忆舍弟
- 海燕秋还去,渔人夜不归。 -- 出自唐·严维·秋夜船行
- 岁经秋后役,程在洛中遥。 -- 出自唐·窦常·早发金钩店寄奚十唐大二茂才
- 马依秋草病,柳傍故营摧。 -- 出自唐·窦巩·老将行(一作吟)
- 不蔽秋天雁,惊飞夜月乌。 -- 出自唐·姚伦·感秋
- 晚望秋高夜,微明欲曙河。 -- 出自唐·陈润·赋得秋河曙耿耿
- 独立秋天静,单栖夕露繁。 -- 出自唐·张众甫·寄兴国池鹤上刘相公
- 战鬼秋频哭,征鸿夜不栖。 -- 出自唐·杨凝·送人出塞
- 已被秋风教忆鲙,更闻寒雨劝飞觞。 -- 出自唐·张南史·陆胜宅秋暮雨中探韵同作
- 江上秋高霜早。 -- 出自宋·沈邈·剔银灯·江上秋高霜早
- 雨馀秋更晚,风月共萧疏。 -- 出自宋·石延年·竹
- 旗光秋烧合,甲色夜江横。 -- 出自宋·石延年·曹太尉西征
- 谁为秋风乘兴去,松窗先听富阳潮。 -- 出自宋·叶清臣·题溪口广慈寺
- 谷口秋风吹鬓发,海东朝日上兰干。 -- 出自宋·元绛·题鼓山元公亭
- 今日秋风欺病客,惟将白发上头来。 -- 出自宋·郑獬·重九后见新菊
- 山川秋意恶,风雨晚潮寒。 -- 出自宋·郑獬·出城
- 一听秋声鬓已凋,孤心惊起拂星杓。 -- 出自宋·郑獬·次韵梁天机见寄
- 为采秋芳多,不觉飞霞晚。 -- 出自宋·郑獬·湖上
- 共飞秋浦帆,飘若云间禽。 -- 出自宋·郑獬·送岷山杨道士游庐山
- 气贮秋琴淡,心蟠古剑灵。 -- 出自宋·郑獬·题处士居
- 剩收秋蕊为佳酿,醉入飞云解画桡。 -- 出自宋·郑獬·李都尉芙蓉堂
- 霜月秋晖明,乾坤曝图画。 -- 出自宋·郑獬·送方元忠
- 雨洗秋空明似水,瓦光浮动碧差差。 -- 出自宋·郑獬·秋晴
- 湖上秋风满,归怀岂易宽。 -- 出自宋·郑獬·送惠思归杭州
- 有客秋郊旷望中,更凭佳句发才雄。 -- 出自宋·强至·再和
- 却还秋日光,迤逦照阡陌。 -- 出自宋·强至·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