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在第3个字的诗句
秋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湘水秋更清,湘月秋更白。 -- 出自明·杨基·潇湘八景
- 但云秋水清,吴松净如练。 -- 出自明·杨基·赠别龚行义
- 辇路秋蓬满,野香团绿湿。 -- 出自明·杨基·茂苑思
- 清溪秋来水如练,历历鱼虾皆可见。 -- 出自明·杨基·清溪渔隐
- 都将秋水蛇纹剑,赠与长安游侠人。 -- 出自明·杨基·赠故人全王孙
- 山于秋水船头看,家在春波门外居。 -- 出自明·杨基·寄陈惟寅惟允
- 芙蓉秋水黄金殿,芍药春屏白玉堂。 -- 出自明·杨基·听老京妓宜时秀歌慢曲
- 渡江秋风未十日,织女值嫁牵牛妻。 -- 出自明·杨基·送李琴川谪临海
- 僧房秋迥钵声长,雪屋香销烛痕在。 -- 出自明·杨基·舟入蔡河怀徐幼文
- 红叶秋崖树,青萝晚洞花。 -- 出自明·杨基·入永州
- 山色秋光澹绕斋,雨声虫响互悲哀。 -- 出自明·杨基·雨中独坐有怀荥阳道中用寄潜斋夜坐韵
- 秋前秋后十日雨,村北村南千顷麻。 -- 出自明·杨基·早秋江墅晚步
- 罗裙秋水上,明珰摇白桨。 -- 出自明·杨基·长洲春
- 凫飞秋水黑,蛩吟凉露白。 -- 出自明·杨基·枫陵秋
- 旗灯秋雨塞,铃柝夜沟潮。 -- 出自明·杨基·寄海盐杨寨官
- 挂蓑秋树湿,濯足晚溪浑。 -- 出自明·杨基·方氏园居(七首)
- 塘水秋来景渐疏,低烟斜日照平芜。 -- 出自明·杨基·题宋周曾秋塘图(有序)
- 半篷秋雨烟笼水,数点寒星月满潭。 -- 出自明·杨基·樟树镇舟中作
- 蛩声秋岸雨,鸿影暮河烟。 -- 出自明·杨基·沙河至采石(二首)
- 摇落秋空上林远,婆娑生意华年晚。 -- 出自明·杨慎·垂杨篇(楚雄苴力桥有垂柳一株,婉的可爱,
- 江头秋色换春风,江上枫林青又红。 -- 出自明·杨慎·竹枝词(九首)
- 泪与秋河相似,点点注天东。 -- 出自清·蒋士铨·水调歌头·偶为共命鸟
- 不道秋宵真永。 -- 出自清·王夫之·更漏子 本意
- 烟雨秋深暗自波。 -- 出自清·王士祯·江上
- 萧条秋雨夕,苍茫楚江晦。 -- 出自清·王士祯·即目
- 春来秋去忙如许,未到晨钟梦已阑。 -- 出自近代·弘一·重游小兰亭口占
- 怅矣秋风时,余临石头濑。 -- 出自唐·崔国辅·石头滩作
- 懿此秋节时,更延追赏情。 -- 出自唐·李适·九月十八赐百僚追赏因书所怀
- 禁苑秋来爽气多,昆明风动起沧波。 -- 出自唐·李适·九日绝句
- 寥泬秋先起,推移月向诸。 -- 出自唐·苏颋·饯泽州卢使君赴任
- 海外秋鹰击,霜前旅雁归。 -- 出自唐·苏颋·边秋薄暮(一作出塞)
- 桂含秋树晚,波入夜池寒。 -- 出自唐·姚崇·秋夜望月
- 一水秋难渡,三泉夜不归。 -- 出自唐·李乂·高安公主挽歌二首
- 莫将秋宴传王母,来比春华奉圣皇。 -- 出自唐·李乂·杂曲歌辞·桃花行
- 太白秋高助发兵,长风夜卷虏尘清。 -- 出自唐·王涯·平戎辞
- 灞岸秋草绿,却是还家时。 -- 出自唐·刘驾·送友人擢第东归
- 方当秋赋日,却忆归山村。 -- 出自唐·刘驾·长安旅舍纾情投先达(一作长安抒怀寄知己)
-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 出自唐·齐己·咏茶十二韵
- 健添秋雨响,乾助夜风清。 -- 出自唐·齐己·禅庭芦竹十二韵呈郑谷郎中
- 洛水秋空底,嵩峰晓翠巅。 -- 出自唐·齐己·寄洛下王彝训先辈二首
- 试折秋莲叶,题诗寄竺卿。 -- 出自唐·齐己·早秋寄友生
- 门底秋苔嫩似蓝,此中消息兴何堪。 -- 出自唐·齐己·庚午岁九日作
- 只待秋声涤心地,衲衣新洗健形容。 -- 出自唐·齐己·移居西湖作二首
- 驿树秋声健,行衣雨点斑。 -- 出自唐·齐己·送人赴举
- 夜过秋竹寺,醉打老僧门。 -- 出自唐·齐己·过陈陶处士旧居
- 落多秋亦晚,窗外见诸邻。 -- 出自唐·齐己·落叶
- 已觉秋空极,更堪寥泬青。 -- 出自唐·齐己·秋空
- 几因秋霁澄空外,独为诗情到上头。 -- 出自唐·齐己·寄江夏仁公
- 湘江秋色湛如冰,楚客离怀暮不胜。 -- 出自唐·齐己·湘江送客
- 又见秋风霜裛树,满山椒熟水云香。 -- 出自唐·齐己·寄怀归州马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