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在第3个字的诗句
秋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靓杪秋之遥夜兮,心缭悷而有哀。 -- 出自先秦·宋玉·九辩
- 昨夜秋风来,袅袅凉生柳。 -- 出自清·曾国藩·送吴荣楷之官浙江三首
- 风涛秋渡阙,烟雨晚村孤。 -- 出自宋·卞震·句
- 春风秋月久交游,少壮论心今白头。 -- 出自宋·陈普·中秋近愿晴
- 逾浃秋旸已望云,芭蕉一夜慰愁人。 -- 出自宋·陈普·愿月得雨兼旬秋旸人望已切再和前韵
- 离离秋色上梧枝,向晓烟云冷砚池。 -- 出自宋·陈普·儒家秋
- 春来秋叶在枯枝,底用端蓍更指龟。 -- 出自宋·陈普·咏史上·尚父伯夷
- 巴云秋景薄,汉月夜光寒。 -- 出自宋·谌祜·句
- 茂陵秋草不如钱,老尽日光行宇宙。 -- 出自宋·谌祜·句
- 一帆秋水渔歌远,半塔斜阳雁影高。 -- 出自宋·谌祜·句
- 一任秋来又秋去,大江依旧向东流。 -- 出自宋·释普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 时临秋九,不寒不热。 -- 出自宋·释普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 人归秋寺晚,月满夜堂深。 -- 出自宋·释斯植·江寺晚眺
- 月过秋池静,云归古木深。 -- 出自宋·释斯植·山中即事
- 娄程秋岸雨,一饭野船蒿。 -- 出自宋·释斯植·送人游吴
- 万里秋天飞一鹗,东西南北任纵横。 -- 出自宋·释惟一·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 天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 出自宋·释惟一·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 深夜秋风生,都成一片境。 -- 出自宋·释惟一·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 八月秋,何处热。 -- 出自宋·释惟一·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 春妍秋靖几更变,此老何曾改旧容。 -- 出自宋·释惟一·定翁
- 仰望秋天色,月华露湿衣。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春长秋风败黄叶,白发老人慵把镊。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春去秋来定,年诸日远长。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白露秋催促,红花叶自轻。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遥咏
- 庭下秋风飐旆旌,使君爽气逼人清。 -- 出自宋·杨时·乐语口号
- 我来秋杪月既望,尚有幽菊埋榛丛。 -- 出自宋·杨时·游武夷
- 月里秋犹未满机,人间风露发其微。 -- 出自宋·曾丰·逆旅主人家园木犀始开谨辍两握副以二绝句驰
- 四时秋为阴,凛凛兵气冲。 -- 出自宋·曾丰·寿周枢密四首
- 山色秋分后,月华霜降前。 -- 出自宋·曾丰·辛酉中秋前后舟行自英入韶晚与全真侄传杯
- 古庙秋深栗叶红,绿沉金鏁尚英风。 -- 出自宋·曾丰·伏波庙
- 写兹秋下心,寄我女边帚。 -- 出自宋·曾丰·寄内
- 床下秋蠉响,篱边晚茁馨。 -- 出自宋·曾丰·穷秋羁路
- 夏行秋月令,造物相吾眠。 -- 出自宋·曾丰·五月一日薄暮至三水倚樯欹枕
- 欲寄秋风两行字,九原无雁独怜君。 -- 出自明·陈宪章·感事
- 庾岭秋正高,扬旌下松径。 -- 出自明·陈宪章·蒋韶州书至代简答之
- 水国秋先至,江村晚更幽。 -- 出自明·陈宪章·晚步
- 诗将秋景澹,菊共老人开。 -- 出自明·陈宪章·秋坐碧玉楼偶成
- 盆池秋见月,竹院夜呼风。 -- 出自明·陈宪章·秋中寄兴同前感事韵录递东所兼呈云谷老隐
- 一枕秋横碧玉新,金鳌阁上见嶙峋。 -- 出自明·陈宪章·玉枕山和南安太守张汝弼
- 今年秋又熟,欢呼负禾往。 -- 出自明·陈宪章·和陶归田园(三首)
- 平湖秋水浸寒空,古木霜飞落叶红。 -- 出自明·憨山大师·山居(七首)
- 寺前秋净万峰闲,正好寻山又别山。 -- 出自明·吴兆·别九华山二绝
- 寺静秋吟好,林深夜坐寒。 -- 出自明·吴兆·秋日寺居柬王僧劭
- 雨湿秋衣薄,风吹病骨微。 -- 出自明·吴兆·送方子公
- 家远秋多梦,年丰夜可行。 -- 出自明·吴兆·月夜自宝应泛舟至秦淮
- 今朝秋气爽,户外数晴峰。 -- 出自明·吴兆·题王野城南居
- 应千秋,侨五行。 -- 出自隋·佚名·绍兴朝会十三首
- 扇掩秋后,鸟飞枝边。 -- 出自隋·佚名·大观秋分夕月四首
- 君学秋胡不相识,妾亦无心去采桑。 -- 出自隋··杂曲歌辞·双带子
- 入夜秋砧动,千门起四邻。 -- 出自隋··杂曲歌辞·金殿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