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在第2个字的诗句
秋在第二个字的诗句
- 中秋月,从今屈指,更借一千年。 -- 出自元·元好问·满庭芳·丹染吴枫
- 恨秋雁年年,长空澹澹,事往情留。 -- 出自元·元好问·木兰花慢·对西山摇落
- 千秋万岁帝乡远,云来云去空悠悠。 -- 出自元·元好问·湘夫人咏
- 孟秋首归路。 -- 出自唐·陈子昂·还至张掖古城闻东军告捷赠韦五虚已
- 高秋夜方静。 -- 出自南北·谢朓·奉和随王殿下诗 一
- 登秋虽未献。 -- 出自南北·谢朓·赛敬亭山庙喜雨诗
- 悲秋楚客今逾甚,那有闲情拚夜饮。 -- 出自清·朱彝尊·玉楼春
- 清秋薄湖山,蒲柳生寒烟。 -- 出自宋·白玉蟾·秋宵辞
- 深秋荷败柳枯时,霜蟹香枨副所思。 -- 出自宋·白玉蟾·对月六首
- 惊秋镜里鬓边星,到处溪山皆洞庭。 -- 出自宋·白玉蟾·赋诗二首呈懒翁
- 清秋访林馆,寒碧凝瑶风。 -- 出自宋·白玉蟾·寒碧
- 中秋夜月白如银,照见东西南北人。 -- 出自宋·白玉蟾·山歌三首
- 悲秋念远夜将阑,黄叶乘风直斩关。 -- 出自宋·白玉蟾·月夕书事
- 经秋复度春。 -- 出自南北·鲍令晖·代葛沙门妻郭小玉诗
- 怀秋独悲此。 -- 出自南北·庾信·拟咏怀诗 九
- 新秋似旧秋。 -- 出自南北·庾信·拟咏怀诗 十八
- 经秋离别赊。 -- 出自南北·庾信·七夕诗
- 今秋逈照松。 -- 出自南北·庾信·伤往诗 二
- 残秋欲屏扇。 -- 出自南北·庾信·聘齐秋晚馆中饮酒诗
- 千秋流夕景。 -- 出自南北·庾信·和颍川公秋夜诗
- 今秋已复归。 -- 出自南北·庾信·赋得集池鴈诗
- 春秋互递代,衰荣竞相夸。 -- 出自明·刘基·感怀二十四首
- 春秋祭祀知几时,乌鸦得食号相随。 -- 出自明·刘基·神祠曲
- 江秋气转炎,嶂湿云难敛。 -- 出自明·刘基·发安仁驿
- 春秋戒肆眚,念此良悠哉。 -- 出自明·刘基·感时述事(十首)
- 清秋风吹落泥涂,红凋粉瘵不可扶。 -- 出自明·刘基·包与直题太乙真人图
- 深秋蔓草接天涯,极目飞鸿没远沙。 -- 出自明·刘基·再次韵(二首)
- 初秋积雨过,众绿光如濡。 -- 出自明·刘基·旅兴(四十首)
- 天秋风露寒,阴谷何时春。 -- 出自明·刘基·秋怀(五首)
- 趁秋晴,蹠莲花,西岳掌。 -- 出自清·陈维崧·秋怀
- 看秋方欲雨,诗争人瘦;天其未老,身与名藏。 -- 出自清·陈维崧·赠别芝麓先生,即用其题乌丝词韵
- 麦秋桑叶大,梅雨稻田新。 -- 出自唐·戴叔伦·酬袁太祝长卿小湖村山居书怀见寄
- 三秋客路湖光外,万里乡关楚邑东。 -- 出自唐·杜荀鹤·秋日湖外书事
- 中秋才过,又是重阳到。 -- 出自宋·李之仪·千秋岁·中秋才过
- 深秋庭院,残暑全消退。 -- 出自宋·李之仪·千秋岁·深秋庭院
- 风秋景气爽,叶落井径出。 -- 出自唐·权德舆·星名诗
- 清秋上国路,白皙少年人。 -- 出自唐·权德舆·送崔端公郎君入京觐省
- 清秋寿原上,诏拜承吉卜。 -- 出自唐·权德舆·仲秋朝拜昭陵
- 渡秋江兮渺然,望秋月兮婵娟。 -- 出自唐·权德舆·渡江秋怨二首
- 新秋霁夜有清境,穷襜病客无佳期。 -- 出自唐·陆龟蒙·独夜
- 清秋月色临军垒,半夜淮声入贼壕。 -- 出自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寄滑州李副使员外
- 高秋能叩触,天籁忽成文。 -- 出自唐·陆龟蒙·和张广文贲旅泊吴门次韵
- 三秋每为仙题想,一日多因累句倾。 -- 出自唐·陆龟蒙·寒夜文宴得惊字
- 九秋旅夜长,万感何时歇。 -- 出自唐·钱起·长安旅宿
- 清秋闻礼暇,新雨到山时。 -- 出自唐·钱起·奉和王相公秋日戏赠元校书
- 伤秋非骑省,玄发白成斑。 -- 出自唐·司空曙·九日洛东亭
- 伤秋不是惜年华,别忆春风碧玉家。 -- 出自唐·司空曙·秋园
- 经秋无客到,入夜有僧还。 -- 出自唐·李端·云际中峰居喜见苗发(一作祖咏诗)
- 时秋华艳遍园间。 -- 出自宋·无名氏·鹧鸪天·生羡鸡冠与凤仙
- 来秋也,看载膺鹗荐,载弄之璋。 -- 出自宋·无名氏·沁园春·姑射琼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