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在第2个字的诗句
秋在第二个字的诗句
- 去秋行部惨山容,得似春山意态浓。 -- 出自宋·杨万里·新路店道中
- 望秋惟有此,彻夜敢辞劳。 -- 出自宋·杨万里·中秋前一夕玩月
- 中秋无月莫尤天,月入秋来夜夜妍。 -- 出自宋·杨万里·中秋无月,既望,月甚佳二首
- 望秋怯残暑,及此东未暾。 -- 出自宋·杨万里·中元日晓登碧落堂,望南北山二首
- 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 出自唐·王昌龄·横吹曲辞·出塞
- 穷秋旷野人行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 出自唐·王昌龄·旅望 [一作李颀诗]
- 春秋两相似,虫豸百种鸣。 -- 出自唐·元稹·春蝉
- 春秋雷电异,则必书诸经。 -- 出自唐·元稹·书异
- 千秋定军垒,岌嶪遥相望。 -- 出自宋·朱熹·拜张魏公墓下
- 迎秋谷黍黄,含露园葵绿。 -- 出自唐·李峤·和同府李祭酒休沐田居
- 向秋来、渐疏班扇,雨声时过金井。 -- 出自宋·姜夔·摸鱼儿·向秋来
- 过秋风、未成归计。 -- 出自宋·姜夔·法曲献仙音
- 素秋系迹。 -- 出自南北·谢灵运·赠安成诗
- 九秋萧索。 -- 出自南北·谢灵运·善哉行
- 季秋边朔苦。 -- 出自南北·谢灵运·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
- 杪秋寻远山,山远行不近。 -- 出自南北·谢灵运·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
- 经秋何事亦孱颜。 -- 出自近代·王国维·浣溪沙
- 千秋诗料,一抔黄土,十里寒螿语。 -- 出自近代·王国维·青玉案·姑苏台上乌啼曙
- 渐秋风镜里,暗换年华。 -- 出自近代·王国维·满庭芳·水抱孤城
- 千秋壮观君知否? -- 出自近代·王国维·读史二十首
- 高秋风日过重阳,佳节坤成启未央。 -- 出自近代·王国维·颐和园词
- 中秋全景属潜夫,棹入空明看太湖。 -- 出自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 新秋病骨顿成衰,不度溪桥半月来。 -- 出自宋·范成大·秋日
- 春秋无终穷,荣落殊未央! -- 出自宋·范成大·秋日杂兴
- 中秋昨已等闲过,重九今还如梦来。 -- 出自宋·范成大·殊不恶斋秋晚闲吟五绝
- 新秋只合添诗兴,莫学潘郎叹二毛。 -- 出自宋·范成大·次韵边公辨
- 中秋月了又黄花,卯后新醅午后茶。 -- 出自宋·范成大·寄题西湖并送净慈显老三绝
- 立秋之雷损万斛,吴侬记此占年縠。 -- 出自宋·范成大·秋雷叹
- 半秋三夜月,千古五湖舟。 -- 出自宋·范成大·石湖中秋二十韵。十二年前尝与工部兄及宾客
- 悲秋人去语难工,摇落空山草木风。 -- 出自宋·范成大·宋玉宅
- 春秋兰菊殊调,南北马牛异方。 -- 出自宋·范成大·有叹二首
- 入秋复先幕,过夏亦疏帘。 -- 出自宋·范成大·藻侄比课五言诗,已有意趣,老怀甚喜,因吟
- 晚秋霜霰莫无情。 -- 出自宋·晏几道·浣溪沙
- 助秋色。 -- 出自宋·周邦彦·双头莲·一抹残霞
- 新秋白兔大于拳,红耳霜毛趁草眠。 -- 出自唐·王建·宫词
- 半秋初入中旬夜,已向阶前守月明。 -- 出自唐·王建·和元郎中从八月十二至十五夜玩月五首
- 去秋送衣渡黄河,今秋送衣上陇坂。 -- 出自唐·王建·送衣曲
- 立秋日后无多热,渐觉生衣不著身。 -- 出自唐·王建·秋日后
- 中秋十六夜,魄圆天差晴。 -- 出自唐·张籍·祭退之
- 高秋原上寺,下马一登临。 -- 出自唐·张籍·登咸阳北寺楼
- 新秋折藕花,应对吴语娇。 -- 出自唐·孟郊·送李翱习之
- 发秋青山夜,目断丹阙亮。 -- 出自唐·孟郊·吊元鲁山
- 高秋数奏琴,澄潭一轮月。 -- 出自唐·孟郊·读张碧集
- 千秋万古葬平原,素业清风及子孙。 -- 出自唐·刘长卿·哭陈歙州
- 春秋方壮雄武才,弯弧叱浪连山开。 -- 出自唐·韦应物·汉武帝杂歌三首
- 高秋天景远,始见山水清。 -- 出自唐·韦应物·秋景诣琅琊精舍
- 感秋意已违,况自结中肠。 -- 出自唐·韦应物·发广陵留上家兄,兼寄上长沙
- 春秋人物类能言,宗国常因口舌存。 -- 出自宋·文天祥·纪事
- 春秋去来传鸿燕,朝暮出没奔羲娥。 -- 出自宋·文天祥·陈贯道摘坡诗如寄以自号达者之流也为赋浩浩
- 清秋望不极,中原杳茫茫。 -- 出自宋·文天祥·北行第九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