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在第2个字的诗句
秋在第二个字的诗句
- 新秋未再旬,月露已浩然。 -- 出自宋·陆游·月下独行桥上
- 近秋渐动寻幽兴,绝俸难营觅醉钱。 -- 出自宋·陆游·书村店壁
- 季秋岭谷浩积雪,二月草木初抽萌。 -- 出自宋·陆游·蒸暑思梁州述怀
- 新秋渐近蝉更急,残日已沉鸦未归。 -- 出自宋·陆游·北渚
- 今秋危病辄不死,余业自笑坚顽身。 -- 出自宋·陆游·病後往来湖山间戏书
- 新秋风月佳,数夕破酒戒。 -- 出自宋·陆游·病酒戏作
- 清秋欲近露沾草,新月未高星满天。 -- 出自宋·陆游·村东晚眺
- 暮秋风雨卷茆茨,砧杵声中过雁悲。 -- 出自宋·陆游·暮秋书事
- 初秋夏末时,衲子各西东。 -- 出自宋·陆游·送宣书记并寄其兄昙才二公
- 素秋欲尽风雨恶,千林如扫俱摇落。 -- 出自宋·陆游·摇落吟
- 千秋观里逢急雨,射的峰前看晚晴。 -- 出自宋·陆游·春游绝句
- 今秋雨少烟波窄,堪笑沙鸥也败盟。 -- 出自宋·陆游·湖水愈缩戏作
- 新秋动归思,更觉五湖宽。 -- 出自宋·陆游·凭栏
-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 出自魏晋·陶渊明·移居 其二
-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 出自魏晋·陶渊明·拟挽歌辞 其一
- 杜秋,金陵女也。 -- 出自唐·杜牧·秋娘诗并序
- 仲秋往历阳,同上牛矶歇。 -- 出自唐·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
-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 出自唐·杜牧·过勤政楼
- 千秋令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 出自唐·杜牧·过勤政楼
- 高秋更南去,烟水是通津。 -- 出自唐·杜牧·宣城赠萧兵曹
- 千秋万古无消息,国作荒原人作灰。 -- 出自唐·杜牧·悲吴王城
- 早秋归寺远,新雨上滩迟。 -- 出自唐·杜牧·送大昱禅师 [一作许浑诗。]
- 晚秋天。 -- 出自宋·柳永·戚氏·晚秋天
- 麦秋霁景,夏云忽变奇峰、倚寥廊。 -- 出自宋·柳永·女冠子·淡烟飘薄
- 麦秋霁景,夏云忽变奇峰、倚寥廓。 -- 出自宋·柳永·女冠子·淡烟飘薄
- 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 -- 出自先秦·屈原·九章之四 抽思
- ⑤秋兰兮青青,⑥绿叶兮紫茎。 -- 出自先秦·屈原·九歌之六 少司命
- 春秋诸侯会,澶渊乃其地。 -- 出自宋·王安石·澶州
- 陵秋久不寐,吾乐岂弦歌。 -- 出自宋·王安石·露坐
- 千秋陇东月,长照西州堞。 -- 出自宋·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
- 千秋事往踪迹在,岳石款记如湘崖。 -- 出自宋·王安石·董伯懿示裴晋公平淮右题名碑诗用其韵和酬
- 去秋东出汴河梁,已见中州旱势强。 -- 出自宋·王安石·读诏书
- 三秋不见每惓惓,握手山林复怅然。 -- 出自宋·王安石·诗奉送觉之奉使东川
- 未秋轻病骨,微曙浣愁肠。 -- 出自宋·王安石·夏夜舟中颇凉因有所感
- 宜秋西望碧参差,忆看乡人禊饮时。 -- 出自宋·王安石·金明池
- 千秋锺梵已变响,十亩桑竹空成阴。 -- 出自宋·王安石·光宅寺
- 清秋发高兴,凉月复闲宵。 -- 出自唐·张九龄·因命仆继作
- 三秋伤望眼,终日哭途穷。 -- 出自唐·刘禹锡·赠眼医婆罗门僧
- 新秋十日浣朱衣,铃阁无声公吏归。 -- 出自唐·刘禹锡·谢窦员外旬休早凉见示诗
- 去秋诏下诛东平,官军四合犹婴城。 -- 出自唐·刘禹锡·平齐行二首
- 助秋风雨来何速! -- 出自清·曹雪芹·秋窗风雨夕
- 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 -- 出自唐·岑参·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 仲秋至东郡,遂见天雨霜。 -- 出自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 仲秋萧条景,拔剌飞鹅鶬。 -- 出自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 高秋八月归南楚,东门一壶聊出祖。 -- 出自唐·岑参·送费子归武昌
- 千秋愿。 -- 出自宋·欧阳修·渔家傲·乞巧楼头云幔卷
- 催秋老。 -- 出自宋·欧阳修·渔家傲·九日欢游何处好
- 当秋且幸际轩豁,谁能儿女听螗蜩。 -- 出自宋·欧阳修·送子野
- 季秋九月予丧妇,十月厌厌成病躯。 -- 出自宋·欧阳修·送张屯田归洛歌
- 春秋二百年,文约义甚夷。 -- 出自宋·欧阳修·获麟赠姚辟先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