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在第2个字的诗句
秋在第二个字的诗句
- 仲秋久不雨,残暑气犹郁。 -- 出自宋·方回·令狐信芳招饮天庆呈张文焕
- 交秋六七月,连病两三人。 -- 出自宋·方回·秋暑家多病者
- 残秋穷腊百余日,小园不曾鞋底湿。 -- 出自宋·方回·问雨
- 中秋前三日,西东各登舟。 -- 出自宋·方回·喜宾旸归
- 半秋凉意转春寒,似曲江头紫陌看。 -- 出自宋·方回·再题通政院王荣之八月杏花
- 新秋爽气溢长空,弦诵低昂月映栊。 -- 出自宋·傅察·次韵泮宫直宿早秋四首
- 中秋风月佳辰近,应把云腴对竹煎。 -- 出自宋·傅察·次韵烹茶四首
- 千秋从昔庆嘉名,四海而今加太平。 -- 出自宋·傅察·天宁节马前口号
- 阳秋记慕容,史记名山储。 -- 出自宋·高斯得·龟溪即事五首
- 中秋竟夕佳月色,万里光芒霜雪白。 -- 出自宋·葛绍体·中秋后二夜对月
- 千秋万岁颂乃公,鳄鲸无所施其雄。 -- 出自宋·顾禧·震泽行
- 新秋犹逆旅,故国似他乡。 -- 出自宋·郭印·秋夜
- 半秋云物扫遥天,对月凭栏一怃然。 -- 出自宋·郭印·和史守八月十四日月二首
- 中秋玩月定忘寝,往往连夕追轻肥。 -- 出自宋·郭印·和元守中秋月夜韵
- 清秋霜未降,乌桕叶先红。 -- 出自宋·何筹斋·溪轩即事
- 春秋将绝书刘子,汉史虽终述武侯。 -- 出自·黄度·冶城楼
- 春秋笔削严,西秦书乃来。 -- 出自宋·黄庚·偶书
- 悲秋未了悲身世,一样情怀两样愁。 -- 出自宋·黄庚·秋吟
- 暮秋景物觉荒凉,触景凭高逆杳茫。 -- 出自宋·黄庚·和仇山村九日吟卷
- 菊秋风日佳,归艎双桨歇。 -- 出自宋·黄杞·游招真观
- 千秋万岁总如此,谁似青冢年年青。 -- 出自宋·黄文雷·昭君行
- 新秋带归鸿,落日随征帆。 -- 出自宋·黄文雷·石头怀古
- 清秋九日至,晚菊两三开。 -- 出自宋·晃冲之·次二十一兄九日韵
- 清秋颍汝归时晚,不及群公送惠休。 -- 出自宋·晃冲之·送僧归建州
- 多秋收净利来此,犹得见河山。 -- 出自宋·晃冲之·行泌水上
- 初秋鬭间最迷痴,末后逢强绝口敌。 -- 出自宋·贾似道·淡黄
- 中秋齐膂最为英,头项宽舒翅皱文。 -- 出自宋·贾似道·齐膂翅
- 初秋鬭到深秋后,百度交锋百度赢。 -- 出自宋·贾似道·青黄二色二首
- 九秋烟露浓,四面芙蓉发。 -- 出自宋·金君卿·区著作湘潭旧隐有二亭焉求诗以归
- 三秋正此忧焦窘,万室今咸共喜康。 -- 出自宋·卷刚中·和符倅上范相喜雨
- 春秋荐霜露,洒扫供粢盛。 -- 出自宋·李处权·孝感堂
- 今秋忽坐脱,山立不少偃。 -- 出自宋·李处权·右司公致书显上人并遗楮衾诗以赞之併简都公
- 悲秋宋玉已销魂,忽听阳关共十分。 -- 出自宋·李处权·送粹伯弟亲迎兼简宣卿龙图
- 新秋一怀古,情绪若为论。 -- 出自宋·李焘·客怀
- 高秋夜气声惊竹,寒月徘徊影趁人。 -- 出自宋·李复·秋庭夜閒步
- 春秋书大雨,三日已为霖。 -- 出自宋·李覯·中春苦雨书怀
- 千秋唐节日,万国禹朝车。 -- 出自宋·李覯·乾元节群臣祝寿小人无位以诗继之
- 春秋下应三千岁,雅颂周流十二支。 -- 出自宋·李覯·送丘寺丞
- 三秋得公事,一月绕山行。 -- 出自宋·李建中·开垣曲山路成
- 边秋方用武,莫恨致身难。 -- 出自宋·林昉·题曾生古剑
- 长秋传夜饮,京兆报年丰。 -- 出自宋·林光朝·东宫生日六首·壬辰
- 清秋八月月未弦,河阳市上讴声传。 -- 出自宋·林亦之·贺江宰生朝
- 春秋将耳顺,贫病谷家和。 -- 出自·林正·老来
- 春秋爱贤许之宥,十世已往未为厚。 -- 出自宋·刘鄂·读许右丞所作陈少阳谏议哀词
- 春秋大义惟观釁,王者雄师但有征。 -- 出自宋·刘三嘏·自陈诗
- 宜秋门外饶芳树,结驷那堪送客归。 -- 出自宋·刘骘·馆中新蝉
- 穷秋破屋檐头雨,残肛征夫陌上霜。 -- 出自宋·陆文圭·四时佳与师徐景阳园堂五首
- 中秋万里共阴晴,曾记坡翁最善评。 -- 出自宋·陆文圭·王祈伊中秋不见月四首
- 素秋下严霜,阳春沃膏雨。 -- 出自宋·陆文圭·送王安之无锡州判
- 深秋城外寺,白日定中僧。 -- 出自宋·吕言·寄九日山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