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在第2个字的诗句
秋在第二个字的诗句
- 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 出自唐·李适·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 清秋远山意,偶向亭际得。 -- 出自唐·刘驾·琪树下因吟六韵呈先达者
- 高秋灞浐路,游子多惨戚。 -- 出自唐·刘驾·送李垣先辈归嵩少旧居
- 高秋禾黍多,无地放羊马。 -- 出自唐·刘驾·唐乐府十首·田西边
- 高秋亦有花,不及当春草。 -- 出自唐·刘驾·皎皎词
- 清秋新霁与君同,江上高楼倚碧空。 -- 出自唐·刘驾·望月
- 清秋不动骊龙海,红日无私罔象川。 -- 出自唐·齐己·荆渚寄怀西蜀无染大师兄
- 先秋瑟瑟生谷风,青阴倒卓寒潭中。 -- 出自唐·齐己·灵松歌
- 千秋空树影,犹似覆长禅。 -- 出自唐·齐己·题玉泉寺大师影堂
- 听秋唯困坐,怕客但佯眠。 -- 出自唐·齐己·寄东林言之禅子
- 高秋初雨后,半夜乱山中。 -- 出自唐·齐己·听泉
- 乘秋好携去,直望九霄飞。 -- 出自唐·齐己·谢丁秀才见示赋卷
- 霜秋自断魂,楚调怨离分。 -- 出自唐·卢仝·感秋别怨
- 孟秋七月时,相送出外郊。 -- 出自唐·乔知之·拟古赠陈子昂
- 穷秋几日雨,处处生苍苔。 -- 出自唐·于武陵·南游
- 三秋木落半年客,满地月明何处砧。 -- 出自唐·薛能·秋夜旅舍寓怀
- 新秋百虑净,独夜九愁深。 -- 出自唐·袁朗·秋夜独坐(一作邢邵诗)
- 高秋南斗转,凉夜北堂开。 -- 出自唐·薛奇童·和李起居秋夜之作
- 惊秋黄叶遍,愁暮碧云深。 -- 出自唐·杨凌·江上秋月
- 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 出自唐·王贞白·芍药
- 清秋忽如此,离恨应难歇。 -- 出自唐·李嶷·淮南秋夜呈周侃(一作呈同僚)
- 中秋月满尽相寻,独入非烟宿禁林。 -- 出自唐·吴融·八月十五夜禁直寄同僚
- 悲秋应亦抵伤春,屈宋当年并楚臣。 -- 出自唐·吴融·楚事(屈原云:目极千里伤春心。宋玉云:悲
- 三秋胜气横金甲,半夜离歌掩玉笙。 -- 出自宋·王珪·工部尚书致仕王懿敏公挽词
- 涼秋鼓予楫,文酒待相从。 -- 出自宋·王珪·送史寺丞赴真州六合县
- 凉秋夜笛鸣,流风韵九成。 -- 出自唐·刘孝孙·咏笛
- 迎秋伴暮雨,待暝合神光。 -- 出自唐·许敬宗·奉和七夕宴悬圃应制二首
- 九秋光顺豫,重节霁良辰。 -- 出自唐·陆景初·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臣字
- (千秋节应制,《海录碎事》) -- 出自唐·陆坚·句
- 乘秋逢令节,锡宴观群情。 -- 出自唐·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 新秋夜何爽,露下风转凄。 -- 出自唐·陆海·题奉国寺
- 清秋净氛霭,崖崿隐天起。 -- 出自唐·萧颖士·蒙山作
- 迎秋见衰叶,馀照逐鸣蝉。 -- 出自唐·李嘉祐·送严二擢第东归
- 春秋四气更回换,人事何须再三叹。 -- 出自唐·冯著·行路难·男儿坎轲徒搔首
- 三秋月照丹凤楼,二月花开上林树。 -- 出自唐·任华·怀素上人草书歌
- 去秋忽乘兴,命驾来东土。 -- 出自唐·魏万·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
- 前秋亦拟钱塘去,共看龙山八月潮。 -- 出自宋·石延年·送人游杭
- 晚秋里,烟寂静,雨微凉。 -- 出自宋·尹洙·水调歌头·万倾太湖上
- 高秋嘉时款芎灵。 -- 出自宋·赵祯·合宫歌
- 閒秋无丈尺,付与令翦裁。 -- 出自宋·郑獬·菊
- 春秋书震电,推之在五行。 -- 出自宋·郑獬·雷震
- 新秋再宿澂凉兆,间气生才历世稀。 -- 出自宋·强至·韩魏公生日三首
- 三秋半去吟蛩逼,百感中来醖蚁消。 -- 出自宋·强至·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庚戌秋分
- 中秋一夕过,已觉人意改。 -- 出自宋·强至·八月十六夜与宗哲纯甫翫月
- 三秋开爽气,七月降元精。 -- 出自宋·强至·韩魏公生日
- 九秋鸿雁方遵陆,万里骅骝始下鞭。 -- 出自宋·范祖禹·和刘莘老赠王圣美三子侄补试太学联中高等
- 春秋新学卑繁露。 -- 出自宋·葛胜仲·虞美人·三年曾不窥园树
- 九秋气爽,正溪山雨过,茅檐清暇。 -- 出自宋·米友仁·念奴娇·九秋气爽
- 千秋北固旧知名,想见禅房掩昼扃。 -- 出自宋·吴则礼·寄革露传祖宣老二首
- 悲秋把黄菊,取醉堕乌巾。 -- 出自宋·吴则礼·忆昨呈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