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在第14个字的诗句
秋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
- 斑竹冈连山雨暗,枇杷门向楚天秋。 -- 出自唐·韩翃·送故人赴江陵寻庾牧
- 风吹山带遥知雨,露湿荷裳已报秋。 -- 出自唐·韩翃·送客归江州
- 棹歌微吟彩鹢浮,箫鼓哀鸣白云秋。 -- 出自唐·李峤·汾阴行
- 仙籍人间不久留,片时已过十经秋。 -- 出自唐·鱼玄机·和新及第悼亡诗二首
- 唯应云扇情相似,同向银床恨早秋。 -- 出自唐·鱼玄机·酬李学士寄簟
- 蓬山雨洒千峰小,嶰谷风吹万叶秋。 -- 出自唐·鱼玄机·和友人次韵
- 自叹多情是足愁,况当风月满庭秋。 -- 出自唐·鱼玄机·秋怨
- 相如琴罢朱弦断,双燕巢分白露秋。 -- 出自唐·鱼玄机·左名场自泽州至京,使人传语
- 雨后风凉暑气收,庭梧叶叶报初秋。 -- 出自宋·朱淑真·初秋雨晴
- 碧云信断惟芳梦,红叶盛时想到秋。 -- 出自宋·朱淑真·春恨 选二 其二 /恨春五首 其四
- 一夜秋风动扇愁,别时容易入新秋。 -- 出自宋·朱淑真·新秋
- 添得情怀无是处,非干病酒与悲秋。 -- 出自宋·朱淑真·得家嫂书
- 饭篮向晓迎残月,歌板临风唱晚秋。 -- 出自清·袁枚·绝命词
-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 出自宋·范成大·晚春田园杂兴
- 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 出自宋·范成大·立秋二绝
- 蝼蚁乌鸢何厚薄,临风拊掌菊花秋。 -- 出自宋·范成大·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
- 推迁华年弦柱换,俯仰归鬓塘蒲秋。 -- 出自宋·范成大·爱雪歌
- 乍霁却阴梅酿雨,暂暄还冷麦催秋。 -- 出自宋·范成大·李翬知县作亭西湖上,余用东坡语名之曰饮绿
- 灌口江源不断流,峨眉山月几番秋。 -- 出自宋·范成大·重送文处厚,因寄蜀父老三首
- 含风竹影淡留月,著雨蛩声深怨秋。 -- 出自宋·范成大·病中夜坐呈致远
- 萆山硗确强田畴,村落熙然粟豆秋。 -- 出自宋·范成大·恭州夜泊
- 世間最有蟬堪恨,送衋行人送衋秋。 -- 出自宋·范成大·秋蝉
- 羽驾旧曾将梦到,芝田今合为公秋。 -- 出自宋·范成大·浙东参政寄示会稽蓬莱阁诗轴,次韵寄题
- 试倾万景湖亭酒,来看半轮江月秋。 -- 出自宋·范成大·别後寄题汉嘉月榭
- 莓苔风雨旧诗留,十七年前鬓未秋。 -- 出自宋·范成大·高景庵读旧题有感
- 生平我亦一沙鸥,苇白芦黄今正秋。 -- 出自宋·范成大·送通守赵积中朝议请祠归天台
- 一声霜晓谩吹愁,八尺风漪不耐秋。 -- 出自宋·范成大·谢龚养正送蕲竹杖
- 村村篱落总新修,处处田畴尽有秋。 -- 出自宋·范成大·颜桥道中
- 汉家麟阁多王侯,冠佩相望经几秋。 -- 出自宋·范成大·画锦行送陈福公判信州
- 峰顶何曾知六月,尘间想已别三秋。 -- 出自宋·范成大·请佛阁晚望,雪山数十峰如烂银,晁耀暑光中
- 云浪长风三万顷,苍烟古木二千秋。 -- 出自宋·范成大·王仲行尚书录示近诗,闻今日劝农灵岩,次韵
- 四壁尘埃心似水,一生风露鬓先秋。 -- 出自宋·范成大·仲行再示新句,复次韵述怀
- 浦口莲香夜不收,水边风里欲生秋。 -- 出自宋·晏几道·浣溪沙
- 空令五湖夜月,也羞照三十六宫秋。 -- 出自宋·周邦彦·青房并蒂莲
- 天宝年前勤政楼,每年三日作千秋。 -- 出自唐·王建·楼前
- 空赏野花无过夜,若看琪树即须秋。 -- 出自唐·王建·题江寺兼求药子
- 青山历历水悠悠,今日相逢明日秋。 -- 出自唐·张籍·别客
- 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 -- 出自唐·刘长卿·听笛歌留别郑协律
- 内史旧山空日暮,南朝古木向人秋。 -- 出自唐·刘长卿·将赴岭外,留题萧寺远公院(寺即梁朝萧内史
- 千里相思如可见,淮南木叶正惊秋。 -- 出自唐·刘长卿·送崔使君赴寿州
- 儿时爱读忠臣传,不谓身当百六秋。 -- 出自宋·文天祥·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 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 -- 出自宋·文天祥·有感
- 蓝田无颣蟾架夜,黄金作颗人家秋。 -- 出自宋·文天祥·至温州
- 小儿五岁气食牛,冰壶玉衡悬清秋。 -- 出自宋·文天祥·十三拍
- 空花自满三千界,老树相看五百秋。 -- 出自宋·文天祥·山中自赋
- 坐中狂客有醉白,物外闲人惟弈秋。 -- 出自宋·文天祥·山中载酒用萧敬夫韵赋江涨
- 芦花作雪照波流,黄叶声中一半秋。 -- 出自宋·文天祥·和萧秋屋韵
- 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 -- 出自唐·高适·九曲词三首
- 官河深水绿悠悠,门外梧桐数叶秋。 -- 出自宋·叶绍翁·赠陈宗之
- 泉溜涓涓中夜雨,天风凛凛四时秋。 -- 出自宋·叶绍翁·大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