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在第14个字的诗句
秋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
- 君家西湖我震泽,往经冬夏来春秋。 -- 出自明·李流芳·六浮阁歌题所画六浮阁歌图(有序)
- 纵有先辈尝炎凉,谅无后人续春秋。 -- 出自近代·汪精卫·自嘲
- 雪满完山高士毕,鹤归华表古城秋。 -- 出自·聂绀弩·挽毕高士
- 年老聊依年少游,月圆庭上似中秋。 -- 出自宋·陈藻·六月望夜纪饮
- 一带空村无润屋,聊因社肉作中秋。 -- 出自宋·陈藻·中秋
- 正好儒林擬緌绋,凭栏无苦预悲秋。 -- 出自宋·张咏·馆中新蝉
- 不然何得肤如红玉初碾成,眼似秋波双脸横。 -- 出自宋·张咏·筵上赠小英
- 夜来闲看澄明性,天上无云月正秋。 -- 出自宋·释智圆·湖西杂感诗
- 深夜定回华顶月,经年书断海门秋。 -- 出自宋·释智圆·寄天台守能上人
- 披图尽日身难到,杳杳烟波茂苑秋。 -- 出自宋·释智圆·寄题虎丘山
- 定回幽室苔痕老,讲彻闲庭树影秋。 -- 出自宋·释智圆·赠辩才大师
- 紫府青田任性游,一声清唳万山秋。 -- 出自宋·释智圆·戏题四绝句其一·鹤自矜
- 古屋苔荒疾乍瘳,前村林木觉先秋。 -- 出自宋·释智圆·自遣三首
- 放汝孤猿任自由,万山云树正含秋。 -- 出自宋·释智圆·放猿
- 鹤伴鸣琴公事晚,乌惊调角戍城秋。 -- 出自宋·刘筠·句
- 极目关河高倚汉,顺风鵰鹗远凌秋。 -- 出自宋·刘筠·句
- 贾傅感伤论表饵,董生推本对春秋。 -- 出自宋·宋庠·读史二首
- 潄石洛波鸣佩晓,插云嵩色绀屏秋。 -- 出自宋·宋庠·和龙图王学士经涂洛邑见寄
- 离归莫问年华事,赋笔悲于宋玉秋。 -- 出自宋·宋庠·暮春感兴
- 不须重画沧浪境,一片江天小样秋。 -- 出自宋·宋庠·碧芦堂
- 借问骚人才几许,莫因鶗鴃枉悲秋。 -- 出自宋·宋庠·天禧诏罢寄王贯之
- 枉是胸中无块垒,可能皮里有阳秋。 -- 出自宋·宋庠·休日
- 嵇阮生平忆共游,此君高节最凌秋。 -- 出自宋·宋庠·咏竹
- 更惭晨坐鸿枢府,容鬓先于省树秋。 -- 出自宋·宋庠·晨谒感怀
- 醉吟曾共倚江楼,秾艳清香万柄秋。 -- 出自宋·余靖·感旧
- 山神鞭起龙行雨,散作炎州六月秋。 -- 出自宋·余靖·寒山
- 深恩未报云天施,弱质易惊蒲柳秋。 -- 出自宋·余靖·和王子元同归曲江有感
- 莫辞樽俎金船夜,曾驻旌旗玉帐秋。 -- 出自宋·陶弼·三山亭
- 三尺吴缣暗尘土,凛然苍鹘欲横秋。 -- 出自宋·袁陟·题刘仁瞻画像
- 日暮江空魂欲断,更题九辩说悲秋。 -- 出自宋·项安世·和宋师出示所送李大著诗
- 圣宋卜年周十倍,须公同住八千秋。 -- 出自宋·项安世·杨侍郎
- 櫜矢戢戈歌四夏,带牛佩犊免防秋。 -- 出自宋·项安世·次刘子野送别韵
- 雄凤已将凰共隐,灵椿仍与桂同秋。 -- 出自宋·项安世·寒食哭承甫兄暮
- 虚舟不记坎和流,槁木何心春共秋。 -- 出自宋·项安世·和邓子及见贺韵
- 野阔江深那向楚,霜深露冷更逢秋。 -- 出自宋·项安世·十六夜州宅观月
- 山西日薄老无瘴,海外风来早见秋。 -- 出自宋·项安世·寄高象州
- 遵渚夷犹荡佳月,倚天突兀对高秋。 -- 出自宋·项安世·又次韵吴少保游雄楚楼及渚宫
- 商略重闱何许寿,八千才是一春秋。 -- 出自宋·项安世·又代庠孙
- 生憎词客并诗客,只解悲秋不爱秋。 -- 出自宋·项安世·爱秋
- 锁定玉楼云不卷,两街灯火作中秋。 -- 出自宋·项安世·中秋无月
- 不是南风解留客,世间无此好中秋。 -- 出自宋·项安世·中秋阻风二首
- 云气守闾围溽暑,水风排闼荐凉秋。 -- 出自宋·项安世·暑雨
- 此乐世间谁共赏,淮西使者正防秋。 -- 出自宋·项安世·田间观雨忆叶正则旧话
- 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 -- 出自宋·谢驿·杭州
- 锦树连云烂不收,山河风景一番秋。 -- 出自宋·潘大临·题陈德秀画四季枕屏图五首
- 帝子胸中有江汉,故能风露笔端秋。 -- 出自宋·潘大临·题赵承远所藏大年画平远二首
- 将军心眼到沧洲,木脱波生一夜秋。 -- 出自宋·潘大临·题赵承远所藏大年画平远二首
- 翰墨精神全魏汉,文章波澜似春秋。 -- 出自宋·潘大临·江夏别鲁直送之宜州
- 一枝数粒同过夏,万壑千岩相映秋。 -- 出自宋·王铚·早秋寄昔慧老且吊慈受老师之亡
- 天回凉色偏宜月,地近潮声先带秋。 -- 出自宋·王铚·送嘉鱼周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