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在第14个字的诗句
秋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
- 旱久未教梅破腊,霜迟留得划含秋。 -- 出自宋·赵蕃·赣丞陈择之官满归清江追饯珠林
- 故人去适梅花外,客子来哦桂树秋。 -- 出自宋·赵蕃·过叔异曲江矶叔异已赴官矣题其壁
- 多少诗情浑漫兴,烟云不隔四山秋。 -- 出自宋·赵蕃·江山道中
- 细听风合松楠响,应是雨催禾黍秋。 -- 出自宋·赵蕃·仆生平四到月岩寺而不识云洞漫兴长句
- 穷居谁肯念穷愁,况复凄凉雨似秋。 -- 出自宋·赵蕃·次韵刘子道机宜送酒
- 已作南山半月留,欲行更复待新秋。 -- 出自宋·赵蕃·代书寄成父
- 感时赋咏属英游,又向涪江说去秋。 -- 出自宋·赵蕃·张涪州出诗数轴皆纪用兵以来时事有感借其韵
- 福清政成早回辀,饱食相期趁麦秋。 -- 出自宋·赵蕃·送徐彦章并属光庭
- 只道双凫已朝帝,那知一鹗尚迟秋。 -- 出自宋·赵蕃·赠别游子明
- 劝路旁、立马莫踟躇,是那里唱道秋胡曲。 -- 出自宋·马子严·锦缠道·雨过园林
- 凭高不管风吹帽,坐破屏山一色秋。 -- 出自宋·李訦·九日登屏山
- 衮衮红尘五月留,来时落木不胜秋。 -- 出自宋·叶适·因在秀州寄王道夫诗三首
- 鸜鹆收声避鷅鶹,田家蚕麦已知秋。 -- 出自宋·叶适·次王道夫舟中韵三首
- 莲开十丈,蓂留十荚,迟十日、瑶池秋至。 -- 出自宋·熊以宁·鹊桥仙·隐君仙裔
- 尘隔天高那得暑,月明云薄淡於秋。 -- 出自宋·张鎡·梦游仙/戚氏
- 金风玉露玻璃月,并作诗人富贵秋。 -- 出自宋·汪莘·湖上早秋偶兴
- 兔蟾迸作双轮现,金火溶成一鉴秋。 -- 出自宋·汪莘·中秋月五首
- 却是光阴无变动,谩教浮世有春秋。 -- 出自宋·汪莘·暮春二十八夜枕上有怀
- 山中自昔无历日,花开叶落成春秋。 -- 出自宋·汪莘·黄山高
- 雁横西寒偏愁客,菊绽东篱始当秋。 -- 出自宋·汪莘·夜兴
- 莫说竹篱茅舍事,丹枫一树正悲秋。 -- 出自宋·汪莘·感秋
- 满城山色春何在,小产无言万象秋。 -- 出自宋·曹彦约·登复州城
- 散诞平生百不忧,未应摇落学悲秋。 -- 出自宋·曹彦约·九日遣兴
- 更无出入消磨雨,只有悲凉断送秋。 -- 出自宋·曹彦约·连雨中买归舟
- 鹳鸣双橹压中流,断送馀分不尽秋。 -- 出自宋·曹彦约·十月一日陪使君领客之湖庄
- 熟令客里挤老老,不分军前断送秋。 -- 出自宋·曹彦约·遣吏约同官弈棋议事知有苏山之游不果来晚使
- 霜清石出水分流,邂逅骚人得志秋。 -- 出自宋·曹彦约·朔日迎客这章诸贤多有和者使君再赋仍次韵以
- 碧幢红旆白貂裘,去踏西风万里秋。 -- 出自宋·崔与之·送聂侍郎子述
- 天上张公百尺楼,眼高四海气横秋。 -- 出自宋·刘仙伦·题张仲隆快目楼壁
- 沙上翩翩两白鸥,西风想见芰荷秋。 -- 出自宋·李壁·诗一首
- 庾亮笛吹黄鹄月,简栖碑驳碧苔秋。 -- 出自宋·高似孙·答武昌吴广文
- 江空蟹解窘於蒐,满腹清凉做尽秋。 -- 出自宋·高似孙·赵广德送松江蟹
- 蕉花当户不知午,梧叶满庭疑是秋。 -- 出自宋·易祓·寄御史判陶岑
- 殿角才辞槐影日,船头便转荻花秋。 -- 出自宋·危稹·送柴中行出守章贡
- 黄屋非心辞大宝,碧云有意思高秋。 -- 出自宋·徐冲渊·奉和御制秋怀诗二首
- 剩喜三边无警报,况当万宝得成秋。 -- 出自宋·徐冲渊·奉和御制秋怀诗二首
- 寒露正催黄菊晚,断云不锁碧山秋。 -- 出自宋·叶秀发·兴国寺
- 仁人收拾才挥动,风被黎元六月秋。 -- 出自宋·李刘·羽扇
- 二虫得失聊堪笑,鸿鹄谁能问弈秋。 -- 出自宋·郑清之·家园即事十三首
- 微云疏雨一分月,折苇枯荷强半秋。 -- 出自宋·郑清之·即事
- 半月泓澄锁寒绿,气象凄切涵清秋。 -- 出自宋·郑清之·赠云洲老师
- 眼前世事尽如此,十日峭寒春作秋。 -- 出自宋·郑清之·感事
- 谁知雨化青衿日,最解风驰紫塞秋。 -- 出自宋·陈耆卿·代挽何知县二首
- 我家破屋同蜗牛,素壁悬来春复秋。 -- 出自宋·陈耆卿·题汤正仲墨梅
- 扑萤凉夜沈沈月,障面清歌澹澹秋。 -- 出自宋·高观国·思佳客·入手西风意已羞
- 海邦气候异中州,补被来时八月秋。 -- 出自宋·魏了翁·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於省记为韵语
- 风顺潮平日脚收,钱塘江上遇中秋。 -- 出自宋·魏了翁·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於省记为韵语
- 尚记联车入界头,帘安门外麦三秋。 -- 出自宋·魏了翁·肩吾生日三绝句
- 学至百年宁有厌,勉哉三十六春秋。 -- 出自宋·魏了翁·肩吾生日三绝句
- 云开玉斧河边戍,月照金牛峡外秋。 -- 出自宋·魏了翁·董侍郎生日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