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在第14个字的诗句
秋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
- 月里青山淡如画,露中黄叶飒然秋。 -- 出自唐·吴融·秋夕楼居
- 饮啄蓬山最上头,和烟飞下禁城秋。 -- 出自唐·滕潜·杂曲歌辞·凤归云
- 六龙观稼奉宸游,齐贺丰年芦麦秋。 -- 出自宋·王珪·宫词
- 西成喜有登年修,況此新晴见黍秋。 -- 出自宋·王珪·依韵和元参政喜雨四首
- 柄国老臣无异术,但将嘉应续阳秋。 -- 出自宋·王珪·依韵和元参政喜雨四首
- 年年睿泽沾群物,愧未酬恩鬓已秋。 -- 出自宋·王珪·依韵和元参政喜雨四首
- 边粟定储三百万,皋兰何必豫防秋。 -- 出自宋·王珪·依韵和元参政喜雨四首
- 红日不知华省暮,扁舟如下洞庭秋。 -- 出自宋·王珪·留题吴促庶省副北轩画壁兼呈杨乐道陈院龙图
- 六月炎风方病暑,五湖烟景已迎秋。 -- 出自宋·王珪·留题吴促庶省副北轩画壁兼呈杨乐道陈院龙图
- 郑帘宿鸟惊初旭,隔浦疏林似旧秋。 -- 出自宋·王珪·留题吴促庶省副北轩画壁兼呈杨乐道陈院龙图
- 枕上月华清到晓,簟间风意冷如秋。 -- 出自宋·王珪·夏夜宿江亭有怀
- 黄叶半林霜送晓,悲笳一曲风横秋。 -- 出自宋·王珪·夜意
- 壶觞既卜仙人夜,歌舞宜停织女秋。 -- 出自唐·韦元旦·夜宴安乐公主宅
- 前池锦石莲花艳,后岭香炉桂蕊秋。 -- 出自唐·李適適·侍宴安乐公主庄应制
- 其貌古,其心幽,浩歌一曲兮林壑秋。 -- 出自唐·张楚金·逸人歌赠李山人
- 朝霞映日同归处,暝柳摇风欲别秋。 -- 出自唐·李嘉祐·游徐城河忽见清淮,因寄赵八
- 山临睥睨恒多雨,地接潇湘畏及秋。 -- 出自唐·李嘉祐·暮春宜阳郡斋愁坐,忽枉刘七侍御新诗,因以
- 吴越征徭非旧日,秣陵凋弊不宜秋。 -- 出自唐·李嘉祐·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问,因以赠之,
- 想到滑台桑叶落,黄河东注荻花秋。 -- 出自唐·李嘉祐·送马将军奏事毕归滑州使幕
- 孤云独鸟川光暮,万井千山海色秋。 -- 出自唐·李嘉祐·同皇甫冉登重玄阁
- 寂寞荒坟近渔浦,野松孤月即千秋。 -- 出自唐·李嘉祐·伤歙州陈二使君
- 莫道君恩长不休,婕妤团扇苦悲秋。 -- 出自唐·李嘉祐·古兴
- 后王不敢论珪组,土偶人前枳树秋。 -- 出自唐·窦常·商山祠堂即事
- 自从身属富人侯,蝉噪槐花已四秋。 -- 出自唐·窦巩·奉使蓟门
- 赵女乘春上画楼,一声歌发满城秋。 -- 出自唐·王表·成德乐
- 云外轩窗切斗牛,翛然三伏亦生秋。 -- 出自宋·元绛·题溪口广慈寺
- 石磴高轩榜静游,度年红叶少惊秋。 -- 出自宋·程师孟·静游亭
- 金谷园中荒映月,石头城下碧连秋。 -- 出自宋·俞紫芝·咏草
- 老火烧空未拟收,忽惊快雨破新秋。 -- 出自宋·郑獬·舟行次南都遇雨
- 葵扇桃笙聊却暑,苹花枫叶已知秋。 -- 出自宋·郑獬·槜李亭
- 扫开长安尘土窟,写出江南烟水秋。 -- 出自宋·郑獬·省中画屏芦雁
- 行色未抛京洛地,先声已压洞庭秋。 -- 出自宋·郑獬·送宋屯田之湖南转运判官
- 夜凉明月都如水,雨后清风却似秋。 -- 出自宋·郑獬·夏夜淮上寄随子直
- 残月画楼双阙晓,凉风绿树万家秋。 -- 出自宋·郑獬·早朝马上口占
- 绕郭白云衡岳近,满帆明月洞庭秋。 -- 出自宋·郑獬·送吴中复镇长沙
- 世间唯我交夫子,忧喜同怀二十秋。 -- 出自宋·强至·呈陆革进士
- 读书曾寄此轩头,官路归来十二秋。 -- 出自宋·强至·再寄元真宫读书
- 山川表里无遗照,天地寻常可是秋。 -- 出自宋·强至·依韵奉和司徒侍中戊申西洛中秋对月
- 野农不省天时晚,犹祷閒神望有秋。 -- 出自宋·强至·苦旱二首
- 莫畏流光催白头,且欣圆魄半清秋。 -- 出自宋·强至·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壬子中秋对月
- 绝尘貌与烟霞古,叠石心存岱华秋。 -- 出自宋·强至·赠承天月长老
-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 出自宋·王安国·游庐山宿栖贤寺
- 黄金零落大刀头,玉筯归期划到秋。 -- 出自宋·王仲甫·留京师思归
- 匠石旁观伤手斫,尚应皮裹有阳秋。 -- 出自宋·范祖禹·原明官间以余兼职良苦作诗见劳次韵二首·右
- 何时放出樊笼去,定似飞鸿上九秋。 -- 出自宋·范祖禹·原明官閒以余兼职良苦作诗见劳次韵二首·右
- 暮年烈士心方壮,双鹘搏风向九秋。 -- 出自宋·范祖禹·和五十四翁登恩第后赠杨君章
- 诸天办供林谷晓,一寺鸣钟江海秋。 -- 出自宋·吴则礼·次周开祖游鹤林韵
- 殊方日落青山暮,旧国云深碧树秋。 -- 出自宋·吴则礼·寄魏道辅
- 饱知渭北黄花酒,不似淮南白雁秋。 -- 出自宋·吴则礼·寄相之并示坰
- 径呼管城办能事,和茳贴贴仍晚秋。 -- 出自宋·吴则礼·题钟隐简寂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