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在第14个字的诗句
秋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
- 付与老天推甲子,径将明月闰中秋。 -- 出自宋·方岳·闰中秋
- 莼菜梦回千里月,苹花老却一江秋。 -- 出自宋·方岳·次韵吴殿撰多景楼见寄
- 十分脱出诗书味,一色本来风露秋。 -- 出自宋·方岳·夜渴挑菜
- 钟声迢递银河晓,林色葱笼玉露秋。 -- 出自唐·姚合·和高谏议蒙兼宾客时入翰苑
- 焚香书院最风流,莎草缘墙绿藓秋。 -- 出自唐·姚合·题田将军宅
- 丹霞不是人间晓,碧树仍逢岫外秋。 -- 出自唐·项斯·梦游仙
- 登阁共看彭蠡水,围炉相忆杜陵秋。 -- 出自宋·伍乔·寄落星史虚白处士
- 二九良辰,菊花开遍,正是重阳,素秋佳气。 -- 出自元·丘处机·醉蓬莱 九月十八日西虢刘氏醮
- 风回玉宇三更夜,露滴金茎八月秋。 -- 出自元·刘秉忠·鹧鸪天·水满青溪月满楼
- 桃花为春憔悴,念刘郎、双鬓也成秋。 -- 出自元·刘秉忠·木兰花慢·笑平生活计
- 露白霜结,水冷风高,长天雁字斜,秋香次第开彻。 -- 出自元·白朴·【双调】乔木查 对景
- 三千年也蟠桃熟,万岁山高锦树秋。 -- 出自元·卢挚·鹧鸪天 元贞元年九月初五日
- 十方三界恣游行,炎夏还逢,不觉秋霜。 -- 出自元·尹志平·一剪梅 依先师真人和移刺仲泽韵,羲州永和
- 《黄庭》懒读尚衔袖,仰视松叶秋翻翻。 -- 出自明·宋濂·画山水图歌
- 相里先生来自陕,纤目入鬓清于秋。 -- 出自明·宋濂·天麦毒行
- 高堂昼静风生壁,却忆行围塞北秋。 -- 出自清·乾隆·高其佩指头画虎
- 只有秦淮一片月,溶溶无意照千秋。 -- 出自清·乾隆·题宋院本金陵图
- 野树鸣蝉咽未休,蓼花萍叶晚来秋。 -- 出自清·方琬·戊子避乱舟中寄弟
- 莫夸骑鹤下扬州,渴慕潮汕几十秋。 -- 出自·老舍·汕头行 赠广东潮剧院
- 灯影摇摇潮上急,归来无计遣三秋! -- 出自·老舍·诗三律
- 红棉白鸟诗情在,况有潮声微似秋。 -- 出自·老舍·赠梅阡
- 潮汕文化最风流,虹彩霞光映碧秋。 -- 出自·老舍·赠汕头工艺美术陈列馆
- 天都奇伟海云幽,莲蕊莲花高入秋;欲识黄山真面目,风华半在玉屏楼。 -- 出自·老舍·黄山小诗之一
- 李杜光芒齐万丈,乾坤血泪共千秋。 -- 出自·老舍·贺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
- 言深夜半犹疑昼,酒冷凉生始觉秋。 -- 出自明·袁崇焕·话别秦六郎
- 片云孤月应肠断,桩树凋零又一秋。 -- 出自明·袁崇焕·偕诸将游海岛
- 幡影分来半廊月,磬声敲破一林秋。 -- 出自宋·真山民·宿南峰寺
- 邮亭冷雨孤灯夜,渔市斜阳一笛秋。 -- 出自宋·真山民·渔浦晚秋旅怀
- 涉窗半夜青灯雨,幽树下庭黄叶秋。 -- 出自宋·真山民·夜坐
- 青苔地湿频经雨,白苎凉生不待秋。 -- 出自明·李东阳·游城西故赵尚书果园与萧文明李士常陈玉汝潘
- 诗成日暮酒半醒,萧萧落木高堂秋。 -- 出自明·李东阳·彭学士先生所藏刘进画鱼
- 竹里行厨烟未午,水边萧寺叶先秋。 -- 出自明·李东阳·和王世赏韵
- 病里心情无那老,别来风景又经秋。 -- 出自明·李东阳·闻孔氏女至
- 韶华弹指总悠悠,我到人间首五秋。 -- 出自清·曾国藩·岁暮杂感十首
- 晓雾忽飞千嶂雨,西风已作十分秋。 -- 出自清·曾国藩·早发沔县遇雨
- 两度归帆溯上流,萧萧落木洞庭秋。 -- 出自清·曾国藩·失题四首
- 洞门千尺挂飞流,玉碎珠联冷喷秋。 -- 出自宋·毕田·朱陵洞水帘
- 印绶光华将过里,江山萧洒去迎秋。 -- 出自宋·毕仲衍·送程给事知越州
- 樽酒迩来谁是伴,白云收尽数峰秋。 -- 出自宋·陈普·自哂
- 二子倘无相弃绝,从今但乞十中秋。 -- 出自宋·陈普·中秋近愿晴
- 穷櫩岂暇贤明月,举室寒衾喜有秋。 -- 出自宋·陈普·愿月得雨兼旬秋旸人望已切再和前韵
- 无边智力皆骑虎,高绝还能四百秋。 -- 出自宋·陈普·咏史上·汉高帝八首
- 远远修眉明碧落,棱棱瘦骨出清秋。 -- 出自宋·陈普·雨霁山皆秋色
- 我仪何事堂堂去,极目天涯双鬓秋。 -- 出自宋·陈普·玉女蜂
- 自古君难臣不易,释之片语误千秋。 -- 出自宋·陈普·咏史上·张释之三首
- 蕃汉盛衰霜叶梦,陈隋兴废露华秋。 -- 出自宋·谌祜·句
- 江面春声潮卷雪,湖心寒影月澄秋。 -- 出自宋·邓林·江湖伟观
- 白云不露烟波阔,横笛一声天地秋。 -- 出自宋·释安永·颂古三十一首
- 火云影裡一叶落,玉鉴光中便见秋。 -- 出自宋·释普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 辊底怒涛千丈雪,转空明月一天秋。 -- 出自宋·释普度·送楷维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