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在第14个字的诗句
秋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
- 收拾遗文浩无涘,东南一部小阳秋。 -- 出自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111
- 志乘英灵琐屑求,岂其落笔定阳秋。 -- 出自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174
- 鸣蛙雨细生梅润,扬燕风高报麦秋。 -- 出自宋·贺铸·送毕平仲西上
- 季真待得东还日,初见红蕖十亩秋。 -- 出自宋·贺铸·题永城县园水亭
- 苦荷老尽池台晚,鸿雁来多云汉秋。 -- 出自宋·贺铸·寄周文清
- 一点风帆若为望,海门平阔鹭涛秋。 -- 出自宋·林逋·即席送江夏茂才
- 早是出门长带月,可堪分袂又经秋。 -- 出自唐·冯延巳·浣溪沙
- 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 -- 出自宋·曾巩·凝香斋
- 桑问举箔蚕初茧,陇上挥镰麦已秋。 -- 出自宋·曾巩·喜雨
- 汴水溶深带雨流,黄花艳艳亦迎秋。 -- 出自宋·曾巩·过零壁张氏园三首
- 清谈汝水孤猿夜,爽气麻源一叶秋。 -- 出自宋·曾巩·寄题饶君茂才葆光庵
- 翠幕管弦三市晚,画堂烟雨五峰秋。 -- 出自宋·曾巩·送抚州钱郎中
- 蒹葭月里村村杵,蟋蟀霜中处处秋。 -- 出自明·王微·舟次江浒
- 仙凡路阻两难留,烟树人间一片秋。 -- 出自唐·司空图·携仙箓九首
- 平湖漠漠芰荷稠,水国芳春不胜秋。 -- 出自宋·司马光·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权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 平昔低头避桃李,英华今发岁云秋。 -- 出自宋·司马光·和秉国芙蓉五章
- 堆案烦文犹倦暑,满轩新意勿惊秋。 -- 出自宋·司马光·依韵和促庶省壁画山水
- 白云满眼望不见,可惜宜阳一片秋。 -- 出自宋·司马光·寿安杂诗十首·游神林谷寄邵尧夫
- 千载空祠云海头,夫差亡国已千秋。 -- 出自唐·徐凝·题伍员庙
- 花到蔷薇明艳绝,燕支颗破麦风秋。 -- 出自唐·徐凝·玩花五首
- 今到白家诗句出,无人不咏洛阳秋。 -- 出自唐·徐凝·和秋游洛阳
- 春色明年亦如此,昨日悲秋今忆秋。 -- 出自明·汤显祖·送安卿
- 酒力有神工驻景,丹房无药可烧秋。 -- 出自元·元好问·浣溪沙
- 香云已失金钿翠,小景犹残画扇秋。 -- 出自元·元好问·鹧鸪天 薄命妾辞三首
- 疏星澹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 -- 出自元·元好问·横波亭
- 约略睡痕妆镜晚,留连香韵琐窗秋。 -- 出自元·元好问·摊破浣溪沙 代赠仲经所亲
- 疏星淡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 -- 出自元·元好问·横波亭为青口帅赋
- 弓刀十驿岳莲州,渭水秦山得意秋。 -- 出自元·元好问·送樊顺之
-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 出自唐·韦庄·忆昔
-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华里不知秋。 -- 出自唐·韦庄·忆昔
- 明妃去日花应笑,蔡琰归时鬓已秋。 -- 出自唐·韦庄·绥州作
- 长安十二槐花陌,曾负秋风多少秋。 -- 出自唐·韦庄·惊秋
- 却到樊川访旧游,夕阳衰草杜陵秋。 -- 出自唐·韦庄·过樊川旧居(时在华州驾前奉使入蜀作)
- 不惟人间惜此月,天亦有意于中秋。 -- 出自宋·苏舜钦·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张子野及寄君
- 西埏里接韭溪流,一篑瓶山古木秋。 -- 出自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之五
- 仙舟停棹架岩头,黄鹤归天今几秋。 -- 出自宋·白玉蟾·九曲櫂歌十首
- 鼓楼岩下一声笛,惊落梧桐飞起秋。 -- 出自宋·白玉蟾·九曲櫂歌十首
- 江国凄凉人自悉,香山一去三百秋。 -- 出自宋·白玉蟾·琵琶行
- 闻道先生归去日,千岸万壑正中秋。 -- 出自宋·白玉蟾·挽知宫王月谷三章
- 感今慨昔令人愁,乃知宋玉非悲秋。 -- 出自宋·白玉蟾·悲秋辞
- 方瀛山上风飕飕,五月六月常如秋。 -- 出自宋·白玉蟾·端午述怀
- 忽朝击水三千里,九万扶摇吴叶秋。 -- 出自宋·白玉蟾·观鱼歌
- 泊舟凫渚鸥汀晚,夜入兰宫桂殿秋。 -- 出自宋·白玉蟾·捲雪楼
- 尽洗尘缘知熟路,瑶池花木未应秋。 -- 出自宋·白玉蟾·罗浮歌朝斗回作
- 琴弹十二栏杆月,酒洗三千世界秋。 -- 出自宋·白玉蟾·草亭偶书
- 峡口青门束碧流,天生双剑割清秋。 -- 出自宋·白玉蟾·初至肇庆府砚岩
- 拟占朝班最上头,宦情冷似一天秋。 -- 出自宋·白玉蟾·复卢良菴韵
- 又非林下感蟏蛸,更匪胡笳叫晚秋。 -- 出自宋·白玉蟾·听赵琴士鸣弦
- 玉燕不飞明月夜,石种一振晓霜秋。 -- 出自宋·白玉蟾·燕岩游罢与岩主话别
- 弄璋弄瓦遂箕裘,双凤飞鸣椿树秋。 -- 出自宋·白玉蟾·赠周庞斋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