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在第13个字的诗句
秋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潦退蛟螭不可逃,溪潭清澈见秋毫。 -- 出自宋·曾巩·初冬道中
- 须信松筠凌雪茂,肯为蒲柳望秋凋。 -- 出自宋·司马光·和始平公长句寄汉州何学士
- 相印东临汶水阳,两看春叶与秋霜。 -- 出自宋·司马光·奉和始平公忆东平
- 心目悠悠农去鸿,别来容易四秋风。 -- 出自宋·司马光·又寄
- 但怪鲈乡一旦成,分却松江半秋色。 -- 出自宋·张先·句
- 潘岳宴林逢令节,沈郎行药正秋风。 -- 出自明·汤显祖·送王比部供奉采药扶侍太夫人归粤比部故侍御
- 咏逐蟾流开夕帐,坐分虫语暗秋灯。 -- 出自明·汤显祖·前广昌令胡君仲合白塔小饮
- 有弹弦吹竹,年年高会,增壮中秋气象。 -- 出自元·元好问·瑞鹤仙·四山秋气爽
-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 -- 出自元·元好问·临江仙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
- 郁郁秋梧动晚烟,一夜风露觉秋偏。 -- 出自元·元好问·外家南寺
- 已为操琴感衰涕,更须同辇梦秋衾。 -- 出自元·元好问·洛阳
- 待射虎南山,短衣匹马,腾踏清秋。 -- 出自元·元好问·木兰花慢 孟津官舍,寄钦若钦用昆仲泣长安
- 江妃不惜水芝香,狼籍秋风与秋露。 -- 出自元·元好问·泛舟大明湖
- 千年虎豹守天门,一日牛羊卧秋草。 -- 出自元·元好问·天门引
- 寒衣昨夜洛阳来,肠断空闺捣秋月。 -- 出自元·元好问·望归吟
- 西邻有女真仙子,一寸横波剪秋水,妆成只对镜中春,年幼不知门外事。 -- 出自唐·韦庄·秦妇吟
-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 出自唐·韦庄·长安清明
- 茫茫四海本无家,一片愁云飏秋碧。 -- 出自唐·韦庄·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
- 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 -- 出自唐·韦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
- 止竟霸图何物在,石麟无主卧秋风。 -- 出自唐·韦庄·上元县(浙西作)
- 闻其曲声见其语,万斛愁肠如秋江。 -- 出自宋·白玉蟾·琵琶行
- 又似寒蝉吸晓风,又如老蚌含秋月。 -- 出自宋·白玉蟾·快活歌二首
- 数行纵横洒天面,一声嘹唳悲秋客。 -- 出自宋·白玉蟾·冥鸿辞
- 青士庭前销昼暑,苍官枕上送秋声。 -- 出自宋·白玉蟾·首夏三首
- 茉莉避席方夏阑,芙蓉弹冠已秋晚。 -- 出自宋·白玉蟾·题诸葛绣香园
- 有时花落鸟啼处,正是千林俵秋雨。 -- 出自宋·白玉蟾·画中众仙歌
- 夹道新松招夜月,满林幽竹唤秋风。 -- 出自宋·白玉蟾·天谷菴
- 稻熟酒新鹅鸭夫,村歌社舞贺秋成。 -- 出自宋·白玉蟾·农歌
- 夜来月影满空山,石钟一响生秋寒。 -- 出自宋·白玉蟾·燕岩行
- 我欲致之箧笥间,满笥爽气生秋寒。 -- 出自宋·白玉蟾·赠郭承务芦雁
- 把笛倚偻人不寝,此心直拟数秋毫。 -- 出自宋·白玉蟾·中秋月二首
- 天鸡一声海口红,满头白发吹秋风。 -- 出自明·刘基·静夜思
- 近者分明辨羽毛,远者缥缈瞻秋毫。 -- 出自明·刘基·为丘彦良题牧谿〗和尚千雁图
- 嗟子衰朽杂病攻,盈颠素发吹秋蓬。 -- 出自明·刘基·道士周玄初鹤林行
- 兰根压霜芽不茁,春风泠泠逐秋月。 -- 出自明·刘基·节妇吟
- 风鬃欲拂九霄雾,隅目似挂高秋蟾。 -- 出自明·刘基·题钱舜举马图
- 长夏未应炎暑过,薄寒恰似晚秋时。 -- 出自明·刘基·夏日杂兴(四首)
- 槐叶阴阴覆短墙,微风细雨麦秋凉。 -- 出自明·刘基·绝句(三首)
- 蓬鬓一时成白雪,老来禁得几秋宵。 -- 出自明·刘基·秋日即事(八首)
- 绿水青山浑似画,只添了、几行秋戍。 -- 出自清·陈维崧·许月度新自金陵归,以青溪集示我,感赋
- 玳瑁窗虚延冷月,芭蕉叶卷抱秋花。 -- 出自近代·苏曼殊·何处
- 鬓下初惊白发时,更逢离别助秋悲。 -- 出自唐·戴叔伦·再巡道永留别
- 四郭青山处处同,客怀无计答秋风。 -- 出自唐·戴叔伦·题友人山居
- 百战金疮体沙碛,乡心一片悬秋碧。 -- 出自唐·陈陶·关山月
- 蜺旌失手远于天,三岛空云对秋月。 -- 出自唐·陈陶·谪仙词
- 蛇蝎愁闻骨髓寒,江山恨老眠秋雾。 -- 出自唐·陈陶·小笛弄(一作小弄莲)
- 已判猿催鬓先白,几重滩濑在秋天。 -- 出自唐·陈陶·上建溪
- 忽地晴天作雨天,全无暑气似秋间。 -- 出自唐·杜荀鹤·春日登楼遇雨
- 偏坐渔舟出苇林,苇花零落向秋深。 -- 出自唐·杜荀鹤·赠彭蠡钓者
- 一路斜分古驿前,阴风切切晦秋烟。 -- 出自唐·权德舆·宫人斜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