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在第13个字的诗句
秋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归来买田故园,尽人间社燕与秋鸿。 -- 出自元·魏初·木兰花慢 为完颜振之寿
- 三十六湖湖上住,却又过、一年秋。 -- 出自元·张之翰·唐多令 怀高沙
- 一片锦云三万顷,常记得、藕花秋。 -- 出自元·张之翰·唐多令 和刘改之
- 东湖湖上,锦云十里,政好藕花秋。 -- 出自元·张之翰·太常引 寄乡中诸友
- 至元十七年秋七月二十二日,秋岁陈思济为吴清虚周清溪题于琳宇之一庵。 -- 出自元·陈思济·木兰花慢 右与宣慰赵中顺谳浙西之余杭,相
- 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 出自元·刘因·秋莲
- 乘雁双凫,断芦漂苇,身在画图秋晚。 -- 出自元·虞集·苏武慢·放棹沧浪
- 一自耕云人去后,几番烟草凝秋色。 -- 出自元·周权·满江红 次韵邵本初登富春山
- 向日侍郎今右相,元龙豪气横秋。 -- 出自元·谢醉庵·临江仙·白发壮心还未减
- 钟阜霜飚馆已倾,至今哀壑起秋声。 -- 出自明·曹学佺·金陵怀古四首和汪仲嘉
- 九逝骚魂当月落,万方兵气动秋先。 -- 出自近代·陈三立·初秋夕咏怀次和宗武
- 愁绝客怀浑怕见,老来万缕足秋思。 -- 出自明·张以宁·丝瓜
- 露蔓蜗行经午湿,风枝蝉语近秋哀。 -- 出自明·张以宁·次张祭酒虚游轩雨后即事韵并忆杨州旧游(二
- 西风院落无人语,白露泠泠滴秋宇。 -- 出自明·汪广洋·哀蛩吟
- 忍听胡笳旧时曲,此身飘泊叹秋蓬。 -- 出自明·贝琼·读胡笳曲
- 试上高原长一啸,断蓬衰草掩秋风。 -- 出自宋·孙仅·步虚台
- 人隔天河,声疑禁院,云魂漫逐秋魂转。 -- 出自当代·梁羽生·踏莎行 张丹枫
- 六月重衾更着绵,阴寒浑似暮秋天。 -- 出自清·方文·六月
- 盘盂积水寒玉膏,掬之洗眼明秋毫。 -- 出自明·沈明臣·游张公洞
- 奇柯忽引上青天,彩绳牢绾堪秋千。 -- 出自明·沈明臣·孙禹锡溪上双藤歌(溪在虞山之北,名曰藤溪
- 龙睡未深生昼雨,鸡声忽起破秋烟。 -- 出自明·沈明臣·长卿明府具楼船泛泖登塔同开之吉士履善长史
- 属国貒弓弯汉月,上林鸿帛系秋风。 -- 出自明·孙承宗·春怀六首
- 乡情交分忍轻别,少留可待早秋辰。 -- 出自宋·田锡·留别句中正学士
- 兼葭苍苍凝白露,西风萧萧向秋暮。 -- 出自宋·田锡·酬宋湜贾黄中二学士菊花之什兼呈诸厅学士
- 京国归来老更穷,短衣萧瑟怕秋风。 -- 出自明·袁凯·归来
- 日暮江亭不归去,犹将玉笛倚秋风。 -- 出自明·袁凯·题老蛟化江叟吹笛图
- 莫怪腐儒东海上,时时哀怨动秋云。 -- 出自明·袁凯·海上书怀(丁酉岁作)
- 我爱襄阳老郑虔,高楼吹笛动秋烟。 -- 出自明·袁凯·送郑老归襄阳
- 寄语天涯小儿女,莫将血恨付秋风。 -- 出自近代·任锐·重庆赴延安途中口占寄儿
- 牛涔蠕蠕岂足活,河伯向我夸秋水。 -- 出自明·徐祯卿·平陵东行
- 数里青山骑犊醉,一床黄叶拥秋眠。 -- 出自明·徐祯卿·简伯虎
- 骑归人散悄无喧,卸却牙旗卷秋月。 -- 出自明·唐顺之·古北口观降夷步射复戏马驰射至夜
- 峡束雨湫高怒水,山凹树窍激秋声。 -- 出自明·唐顺之·宿黄厓营
- 巴水寒声去渺茫,半空云树落秋光。 -- 出自宋·释保暹·巴江秋夕
- 岩桂翠浓深雪夜,井桐黄落暮秋时。 -- 出自宋·释智圆·闲咏
- 美服斯勤验国径,里民单出庆秋成。 -- 出自宋·刘筠·奉和圣制社日七言四韵
- 日永声长兼夜思,肯容潘岳到秋悲。 -- 出自宋·刘筠·馆中新蝉
- 来恨不逢桃李日,满城红树正秋风。 -- 出自宋·穆修·过西京
- 放溜轻舠掠晚沙,时时波底碎秋霞。 -- 出自宋·宋庠·次韵和吴侍郎东城泛舟
- 雨毕天高卷断虹,郊原无物不秋丰,禾麻自称霜前熟,梨棗偏依日处红。 -- 出自宋·宋庠·秋霁观野物
- 掩鼻裁诗多感慨,吟馀星斗转秋潢。 -- 出自宋·宋庠·秋夕感怀
- 百尺空台河上城,远波虚籁助秋声。 -- 出自宋·宋庠·晚坐观风亭三首
- 千里山川还汉界,万人戈甲卷秋风。 -- 出自宋·余靖·贺运使学士分散傜人
- 先生晨起坐堂上,口讽大易春秋辞。 -- 出自宋·石介·乙亥冬富春先生以老儒醇师居我东齐济北张泂
- 今年权佩庆州印,上马威至吞秋色。 -- 出自宋·黄庶·送李室长庆州宁觐
- 常恐计不就,更以诗屡动,江湖秋水高,百尺风帆健。 -- 出自宋·孔文仲·次钱穆父新凉可喜
- 新样小槽官酿熟,输君直把九秋償。 -- 出自宋·项安世·次韵高秀才重九二首
- 畴苗熊罴和梦到,只今鵰鹗待秋抟。 -- 出自宋·项安世·十六弟生日
- 笔力追风力厩黄,词源下峡九秋艎。 -- 出自宋·项安世·用舍弟韵送妹婿郑子仁湖南漕试
- 漠漠南天垂雨脚,阴阴长夏作秋声。 -- 出自宋·项安世·包山送辛大卿知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