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在第13个字的诗句
秋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时临此水照冰雪,莫遣白发生秋风。 -- 出自宋·苏轼·再次韵赵德麟新开西湖
- 卷却天机云锦段,従教匹练写秋光。 -- 出自宋·苏轼·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横湖
- 明年诗客来吊古,伴我霜夜号秋虫。 -- 出自宋·苏轼·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十
- 我衰临政多缪错,羡君精采如秋鹗。 -- 出自宋·苏轼·赵郎中见和戏复答之
- 归来平地看跳丸,一点黄金铸秋橘。 -- 出自宋·苏轼·送杨杰
-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 出自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 寂历疏松欹晚照,伶俜寒蝶抱秋花。 -- 出自宋·苏轼·次韵周长官寿星院同饯鲁少卿
- 超然已了一大事,持冠而去真秋毫。 -- 出自宋·苏轼·赵阅道高斋
- 病马已无千里志,骚人长负一秋悲。 -- 出自宋·苏轼·和晁同年九日见寄
- 嶮中得乐虽一快,何意水伯夸秋河。 -- 出自宋·苏轼·百步洪二首
- 口不谈时经噩梦,心常怀蜀俟秋衣。 -- 出自宋·苏轼·附米黻所作挽诗五首
- 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 出自宋·苏轼·赠潘谷
- 舟中行客去纷纷,古今换易如秋草。 -- 出自宋·苏轼·留题仙都观
- 老境於吾渐不佳,一生拗性旧秋崖。 -- 出自宋·苏轼·甘蔗
- 欲向钱塘访圆泽,葛洪川畔待秋深。 -- 出自宋·苏轼·过永乐文长老已卒
- 従此剡藤真可吊,半纡春蚓绾秋蛇。 -- 出自宋·苏轼·和人求笔迹
- 玉钗半脱云垂耳,亭亭芙蓉在秋水,当时薄命一酸辛,千古华堂奉君子。 -- 出自宋·苏轼·章质夫寄惠崔徽真
- 黄童三尺世无双,笔头衮衮悬秋江。 -- 出自宋·苏轼·赠山谷子?此诗当为陈师道作?
- 出处荣枯一笑空,十年社燕与秋鸿。 -- 出自宋·苏轼·游宝云寺,得唐彦猷为杭州日送客舟中手昼一
- 迟暮赏心惊节物,登临病眼怯秋光。 -- 出自宋·苏轼·初自径山归述古召饮介亭以病先起
- 险中得乐虽一快,何异水伯夸秋河。 -- 出自宋·苏轼·百步洪二首(并叙)
- 离离短幅开平远,漠漠疏林寄秋晚。 -- 出自宋·苏轼·郭熙画秋山平远(潞公为跋尾。)
- 为君纸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 -- 出自宋·苏轼·郭熙画秋山平远(潞公为跋尾。)
- 织女机丝虚月夜,石鲸鳞甲动秋风。 -- 出自唐·杜甫·秋兴八首
- 魏侯骨耸精爽紧,华岳峰尖见秋隼。 -- 出自唐·杜甫·魏将军歌
- 镌错碧罂鸊鹈膏,铓锷已莹虚秋涛,鬼物撇捩辞坑壕。 -- 出自唐·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
- 物化苍茫,神游仿佛,春与猿吟秋鹤飞。 -- 出自宋·辛弃疾·沁园春·有美人兮
- 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 -- 出自宋·辛弃疾·水调歌头 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
- 吾道悠悠,忧心悄悄,最无聊处秋光到。 -- 出自宋·辛弃疾·踏莎行 和赵国兴知录韵
- 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千骑临秋。 -- 出自宋·辛弃疾·声声慢 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和李清宇韵
- 漠漠暗苔新雨地,微微凉露欲秋天。 -- 出自唐·白居易·赠内
- 抱膝思量何事在,痴男騃女唤秋千。 -- 出自唐·白居易·寒食夜
- 烟叶蒙笼侵夜色,风枝萧飒欲秋声。 -- 出自唐·白居易·和汴州令狐相公,新于郡内栽竹百竿,拆壁开
-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 出自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
- 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肠断是秋天。 -- 出自唐·白居易·暮立
- 似隔山河千里地,仍当风雨九秋天。 -- 出自唐·白居易·长斋月满寄思黯
- 露簟清莹迎夜滑,风襟潇洒先秋凉。 -- 出自唐·白居易·池上夜境
- 薄暮何人吹觱篥,新晴几处缚秋千。 -- 出自唐·白居易·病中多雨逢寒食
- 但喜今年饱饭吃,洛阳禾稼如秋云。 -- 出自唐·白居易·诏下
- 换印虽频命未通,历阳湖上又秋风。 -- 出自唐·白居易·答刘和州禹锡
- 唯有巢兄不相忘,春茶未断寄秋衣。 -- 出自唐·白居易·谢杨东川寄衣服
- 家近红蕖曲水滨,全家罗袜起秋尘。 -- 出自唐·李商隐·寄成都高苗二从事
- 今日寄来春已老,凤楼迢递忆秋千。 -- 出自唐·李商隐·评事翁寄赐饧粥走笔为答
- 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 -- 出自唐·李商隐·赠司勋杜十三员外
- 多病欣依有道邦,南塘宴起想秋江。 -- 出自唐·李商隐·水斋
- (《野客丛谈》)日映仙云薄,秋高天碧深。 -- 出自唐·李煜·句
- 君不见猎徒父子牵黄犬,岁岁秋风下蔡门 -- 出自宋·陆游·短歌行
- 云重古关传夜柝,月斜深巷捣秋衣。 -- 出自宋·陆游·秋思
- 临海铜灯喜夜长,蕲春笛簟怨秋凉。 -- 出自宋·陆游·秋思
- 遥想遗民垂泣处,大梁城阙又秋砧。 -- 出自宋·陆游·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