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在第12个字的诗句
秋在第一十二个字的诗句
- 欲上西楼还不忍,难著眼,望秋千。 -- 出自宋·吕渭老·江城子·闻君见影已堪怜
- 浙水平天净如扫,客雁飞来秋事早。 -- 出自宋·徐照·题归雁图
- 桂花如许,菊花如许,怎不悲秋。 -- 出自宋·方岳·眼儿媚·雁带新霜几多愁
- 梅花在傍具知状,唤渠收拾秋崖藁。 -- 出自宋·方岳·又和诸公作雪月歌
- 白云共住山前后,黄叶自知秋浅深。 -- 出自宋·方岳·惠山月印题用予寻家韵诗见简辄复赓载寺前老
- 百无一成唯忍饥,胡不烂煮秋崖诗。 -- 出自宋·方岳·田园居之右辟小室曰耕雨醉题壁上
- 亭上月明晚色净,江头潮落秋声高。 -- 出自宋·方岳·此君亭
- 虚皇借与广寒住,夜半拟进秋风行。 -- 出自宋·方岳·次韵题秋崖
- 云寒夜半山鬼号,十年两耳秋萧瑟。 -- 出自宋·方岳·胡道士山房听琴
- 高下黄云{左禾右罢}稏秋,眼中一饱失千忧。 -- 出自宋·方岳·郡斋即事
- 故人有约夜堂醉,老子不禁秋暑袢。 -- 出自宋·方岳·七夕潘宰招不往
- 双飞野鸭忽惊起,渔歌渐远秋江空。 -- 出自宋·方岳·秋江引
- 人如第二泉清冷,路亦无多秋泬寥。 -- 出自宋·方岳·邵武宴瞿通判致语口号
- 能令诗腹化神奇,香到黄花秋力微。 -- 出自宋·方岳·次韵宋尚书山居·见南山亭
- 黄昏后,人牛归去,唯见月当秋。 -- 出自元·谭处端·满庭芳·咄这憨牛
- 万里沧波空浩渺,远接天涯秋碧。 -- 出自元·丘处机·无俗念 仙景
- 忽清风、吹梦破鸿荒,爱满院秋香,数业 -- 出自元·刘秉忠·洞仙歌·仓陈五斗
- 唐岱笔法老尤健,云烟淡染秋山照,缚茅蜗舍据佳胜,寒江堪弄严公钓。 -- 出自清·乾隆·题唐岱山水便面
- 溪边独鹭短丝垂,影落晴波秋渺渺。 -- 出自明·李东阳·题画
- 中有幽人爱读书,苎袍纱帽秋萧爽。 -- 出自明·李东阳·题邵容城所藏幽松图
- 湘江水深天下清,何如陇头秋月明。 -- 出自明·李东阳·长沙竹枝歌(十首)
- 铜铛得火蚯蚓叫,匙铛旋转秋萤光。 -- 出自宋·并叙·和子瞻煎茶
- 床头明镜春容减,桑下黄金秋叶轻。 -- 出自宋·陈普·烈女秋
- 不聆玉人春风话,禁得铁衾秋雨床。 -- 出自宋·陈普·偶成呈纯父
- 烽烟散漫满路岐,边声飒飒秋风起。 -- 出自宋·释斯植·从军行
- 长茎短茎芳草翠,东个西个秋虫寒。 -- 出自宋·释惟一·题草虫图
- 到家有问到家句,雨过萧湘秋月明。 -- 出自宋·释惟一·送昙知客归感山
- 龙泓东注海波涌,玉女翠拥秋云松。 -- 出自宋·杨时·游武夷
- 长养余恩到鱼禽,齐娥赵女秋夜砧。 -- 出自宋·曾丰·载欣
- 先生一见辄倾倒,回观浊世秋毫小。 -- 出自宋·胡铨·予戏作水墨四纸张庆符有诗因用其韵
- 风吹白芝晚易老,云带紫泉秋不枯。 -- 出自明·高启·姑苏杂咏 洞庭山
- 孤灯不照返魂人,梧桐夜雨秋萧瑟。 -- 出自明·高启·明皇秉烛夜游图
- 梦断金蟾隔烟小,青冢埋声秋不晓。 -- 出自明·高启·黑河秋雨引赋赵王孙家琵琶盖其名也
- 土昏青镜忘晓,月冷珠襦恨秋。 -- 出自明·高启·姑苏杂咏 琼姬墓
- 人言一年此最好,金精水气秋相涵。 -- 出自明·高启·中秋玩月张校理宅得南字
- 空中玉马不闻嘶,日落寝园秋色起。 -- 出自明·高启·穆陵行
- 虎迹时留暮台紫,蛟气或化秋云黑。 -- 出自明·高启·题朱泽民荆南旧业图
- 千年海上见祠庙,古苔丛木秋风荒。 -- 出自明·高启·谒张中丞庙
- 凉风袅袅月粼粼,竹色兰香秋水滨。 -- 出自明·高启·湘中弦
- 况君磊落抱奇器,不异一鹗秋空横。 -- 出自明·高启·答余新郑(即余尧臣也。可补余传之阙)
- 平生好饮复好画,醉后洒墨秋淋漓。 -- 出自明·高启·题黄大痴天池石壁图
- 邂逅彼孙曰冲照,燕坐之余秋色横。 -- 出自宋·晁说之·赠琴照
- 屠希祖是屠牛坦,今日却屠秋兔毫。 -- 出自宋·晁说之·赠笔处士屠希
- 秋风入角蹙山城,更觉淮南秋思清。 -- 出自宋·晁说之·海陵闻角
- 嗟盘之乐,谁争子所,占断千秋万岁。 -- 出自宋·刘克庄·哨遍·胜处可宫
- 温温气见春日暖,凛凛议论秋霜明。 -- 出自宋·徐玑·寿曾漕
- 风当阊阖庭初静,月在姑苏秋正明。 -- 出自宋·谭用之·江上闻笛
- 回声荡桨入门去,明月家家秋水流。 -- 出自宋·刘翰·吴门行
- 刁斗乍急营垒惊,夜深旗尾秋风横。 -- 出自宋·刘翰·鸿门宴
- 从今去,愿君王万岁,元帅千秋。 -- 出自宋·洪咨夔·沁园春·饮马咸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