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在第12个字的诗句
秋在第一十二个字的诗句
- 阳光坐弄春荡榾,滩飨卧听秋推篷。 -- 出自明·王彝·鄞江渔者歌赠陈仲谦
- 赵玉刻就箜篌柱,蜀绘裂作秋千索。 -- 出自明·王稚登·碧云寺月出赠朱十六短歌
- 铜仙泪泣风凄凄,瑶阶土蚀秋虫悲。 -- 出自明·魏骥·题赵松雪小像
- 眼空瑶海一万里,山光不动秋阴阴。 -- 出自明·文质·白云海
- 请从剑下化香魂,花枝肯傍秋风主。 -- 出自明·吴鼎芳·虞美人
- 远山近山翠浪倾,爱此万叠秋初晴。 -- 出自明·吴宽·题许道宁秋山暮霭图
- 归来著书修药裹,竹房闲把秋云锁。 -- 出自明·谢常·读医士王立方瘦老子传求歌赋此
- 西风吹鬓飕飕,景色浑如去秋。 -- 出自明·徐庸·应转词
- 池莲粉落夜有声,井悟叶下秋无影。 -- 出自明·许妹氏·四时歌·秋歌
- 夜则惯挨江鹭眠,篱横万朵秋峰边。 -- 出自明·雪山法师·渔父歌
- 小儿落水大儿叫,举头一片秋江明。 -- 出自明·雪山法师·渔父歌
- 城头落月照皇都,万家漠漠秋烟孤。 -- 出自明·杨承鲲·蓟门行赠张伯诲将军
- 平湖百丈天如水,露滴藕花秋梦长。 -- 出自明·杨承鲲·忆事二首
- 缟衣黄冠七尺躯,修眉朗照秋水珠。 -- 出自明·杨承鲲·题戴进山水抱琴图歌
- 藤萝抱石门自牢,茅屋谁怕秋风高。 -- 出自明·叶子奇·石门茅屋
- 观吴风,歌至德,季子祠前照秋色。 -- 出自明·殷奎·赋季子祠
- 天厩名马不易得,凤臆龙鬐秋兔色。 -- 出自明·曾棨·天厩神兔歌
- 昨夜梨云入梦香,腰肢舞困秋千索。 -- 出自明·张泰·伤春曲
- 霜寒露白心更切,况此飘飘秋叶黄。 -- 出自明·郑作·送五兄
- 月出山疑欲雪,夜凉天易成秋。 -- 出自明·周鼎·杂兴(三首)
- 呼天走马指千里,刺龙血溅秋杯水。 -- 出自明·周玄·揭天谣(九首)
- 《易》、《书》、《诗》、《春秋》,辞简义亦焕。 -- 出自明·周子谅·读子书作
- 白筼新时白若霜,象床开合秋水光。 -- 出自明·周子谅·白筼词
- 梦回窗掩银釭冷,蟋蟀声中秋夜长。 -- 出自明·朱让栩·拟古宫词一百首
- 上林苑西重阴垂,汉家马乳秋累累。 -- 出自明·朱曰藩·燕薁引
- 五历星霜复相见,霜须萧萧秋满面。 -- 出自明·朱瞻基·太液池送黄淮辞政
- 乍明乍晦景万变,想当夏尽秋初处。 -- 出自明·祝允明·王右丞山水真迹歌
- 银塘露冷芙蓉老,锦鸳怨入秋风寒。 -- 出自明·邹亮·梧桐仕女图为钱孟实题
- 可惜腰间玉辘轳,光芒犹见秋烟白。 -- 出自明·左国玑·别南塘子
- 腰间锦带解龙泉,手持素扇秋月圆。 -- 出自明·左国玑·送郑冠玉
-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 出自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 觉来落笔不经意,神妙独到秋毫颠。 -- 出自宋·苏轼·仆曩於长安陈汉卿家,见吴道子画佛,碎烂可
- 独将诗句拟鲍谢,涉江共采秋江荷。 -- 出自宋·苏轼·百步洪二首(并叙)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 出自唐·白居易·琵琶行
-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 出自唐·白居易·琵琶行
-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 出自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 衣带无情有宽窄,春烟自碧秋霜白。 -- 出自唐·李商隐·燕台四首·春
- 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 -- 出自清·纳兰性德·沁园春·丁巳重阳前三日
-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 -- 出自唐·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
-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 出自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 出自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 暗柳萧萧,飞星冉冉,夜久知秋信。 -- 出自宋·姜夔·湘月/念奴娇
- 金粟如来瘦如腊,坐上文殊秋月圆。 -- 出自宋·苏辙·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四杨惠之塑维摩像
- 台高百尺临平川,山中放火秋草乾。 -- 出自宋·苏辙·襄阳古乐府二首·野鹰来
- 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 -- 出自宋·吴文英·齐天乐 与冯深居登禹陵
-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 出自宋·贺铸·芳心苦/踏莎行
-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 出自明·戚继光·望阙台
- 岭猿群宿夜山静,沙鸟独飞秋水凉。 -- 出自唐·许浑·韶州驿楼宴罢
- 一声山鸟曙云外,万点水萤秋草中。 -- 出自唐·许浑·自楞伽寺晨起泛舟,道中有怀
- 晴野鹭鸶飞一只,水葓花发秋江碧。 -- 出自唐·皇甫松·天仙子·晴野鹭鸶飞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