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在第10个字的诗句
秋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
- 惟此鹤骨老,凛然不知秋。 -- 出自宋·苏轼·辩才老师退居龙井,不复出入。余往见之。尝
- 南行千里何事成,一听秋涛万鼓音。 -- 出自宋·苏轼·次韵柳子玉过陈绝粮二首
- 家鸡野骛同登俎,春蚓秋蛇总入奁。 -- 出自宋·苏轼·书刘景文左藏所藏王子敬帖
- 夜鸣白鹿安在哉,满山秋草无行迹。 -- 出自宋·苏轼·仙都山鹿
- 南行千里成何事,一听秋涛万鼓音。 -- 出自宋·苏轼·和柳子玉过陈绝粮二首
- 星河澹欲晓,鼓角冷知秋。 -- 出自宋·苏轼·江月五首
- 苦嫌寻直枉,坐待寸田秋。 -- 出自宋·苏轼·和阳行先?用郁孤台韵?
- 稍压冬温聊得健,未濡秋旱若为耕。 -- 出自宋·苏轼·雪夜独宿柏仙庵
- 粗言细语都不择,春蚓秋蛇随意画。 -- 出自宋·苏轼·龙尾砚歌(并引)
- 伊川佚老鬓如霜,卧看秋山思洛阳。 -- 出自宋·苏轼·郭熙画秋山平远(潞公为跋尾。)
- 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 -- 出自唐·杜甫·月
-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 出自唐·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 年年霜露隔,不过五湖秋。 -- 出自唐·杜甫·归雁
-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 出自唐·杜甫·白帝
- 小雨夜复密,回风吹早秋。 -- 出自唐·杜甫·夜雨
-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 -- 出自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 一辞故国十经秋,每见秋瓜忆故丘。 -- 出自唐·杜甫·解闷十二首
-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 出自唐·杜甫·野老
- 江上日多雨,萧萧荆楚秋。 -- 出自唐·杜甫·江上
- 清风左右至,客意已惊秋。 -- 出自唐·杜甫·夏日李公见访
- 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 出自唐·杜甫·清明二首
- 长怀报明主,卧病复高秋。 -- 出自唐·杜甫·摇落
- 归路翻萧飒,陂塘五月秋。 -- 出自唐·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
- 汉源十月交,天气凉如秋。 -- 出自唐·杜甫·发秦州(乾元二年,自秦州赴同谷县纪行)
- 江雨铭旌湿,湖风井径秋。 -- 出自唐·杜甫·重题
- 辛苦三城戍,长防万里秋。 -- 出自唐·杜甫·西山三首(即岷山,捍阻羌夷,全蜀巨障)
- 白发寐常早,荒榛农复秋。 -- 出自唐·杜甫·奉送王信州崟北归
-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 出自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澧州觐
- 隐者柴门内,畦蔬绕舍秋。 -- 出自唐·杜甫·秋日阮隐居致薤三十束
- 潇湘水国傍鼋鼍,鄠杜秋天失雕鹗。 -- 出自唐·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
- 芒刺在我眼,焉能待高秋。 -- 出自唐·杜甫·除草
- 空馀繐帷在,淅淅野风秋。 -- 出自唐·杜甫·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 雨声传两夜,寒事飒高秋。 -- 出自唐·杜甫·村雨
- 水阔苍梧野,天高白帝秋。 -- 出自唐·杜甫·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
- 年侵腰脚衰,未便阴崖秋。 -- 出自唐·杜甫·寄赞上人
- 庾信罗含俱有宅,春来秋去作谁家。 -- 出自唐·杜甫·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
- 青帘白舫益州来,巫峡秋涛天地回。 -- 出自唐·杜甫·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
- 船舷不重扣,埋没已经秋。 -- 出自唐·杜甫·破船
- 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 -- 出自唐·杜甫·立秋雨院中有作
- 直怕巫山雨,真伤白帝秋。 -- 出自唐·杜甫·更题
- 旧挹金波爽,皆传玉露秋。 -- 出自唐·杜甫·十六夜玩月
- 风尘淹别日,江汉失清秋。 -- 出自唐·杜甫·第五弟丰独在江左,近三四载寂无消息,觅使
- 每愁夜中自足蝎,况乃秋后转多蝇。 -- 出自唐·杜甫·早秋苦热,堆案相仍(时任华州司功)
- 此地生涯晚,遥悲水国秋。 -- 出自唐·杜甫·送李功曹之荆州充郑侍御判官重赠
- 分源豕韦派,别浦雁宾秋。 -- 出自唐·杜甫·重送刘十弟判官
- 巫峡盘涡晓,黔阳贡物秋。 -- 出自唐·杜甫·覆舟二首
- 衣裳判白露,鞍马信清秋。 -- 出自唐·杜甫·舍弟观归蓝田迎新妇,送示两篇
- 高车驷马带倾覆,怅望秋天虚翠屏。 -- 出自唐·杜甫·覃山人隐居
- 碧草逢春意,沅湘万里秋。 -- 出自唐·杜甫·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
- 中夜窟宅改,移因风雨秋。 -- 出自唐·杜甫·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骊山温汤之东有龙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