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在第10个字的诗句
秋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
-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 出自宋·司马光·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 烟横辋水暝,云照武关秋。 -- 出自宋·司马光·送皇甫寺丞知蓝田县
- 山气高闪霁,湖光碧照秋。 -- 出自宋·司马光·寄题洪州慈济师西轩
- 相见波光净,依然一片秋。 -- 出自宋·司马光·寄题与州晁都官沼沼上唐朝郑都官有诗刻石
- 双头莲子一时花,天碧秋池水如镜。 -- 出自宋·张先·木兰花/玉楼春
- 至今落日寒蟾,照台城秋草。 -- 出自宋·张先·玉树后庭花/后庭花
- 文臂郎君绣面女,并上秋千两摇曳。 -- 出自明·汤显祖·黎女歌
- 精灵华盖晓,气脉洞庭秋。 -- 出自明·汤显祖·送艾太仆六十韵(太仆以乙科为郎,论江陵起
- 独怪过江愁欲死,眼前秋蟹要人持。 -- 出自明·汤显祖·初入秣陵不见帅生有怀太学时作
- 津馆苍茫别未曛,满檐秋色为思君。 -- 出自明·汤显祖·答君东天津夜泊
- 艇子湖头破衲衣,秣陵秋影片云飞。 -- 出自明·汤显祖·达公来别云欲上都
- 当时我亦俊人群,情如秋水气如云。 -- 出自明·汤显祖·遥和诸郎夜过桃叶渡(有本事)
- 不应寂寞求凰意,长对秋风泣断 -- 出自元·元好问·鹧鸪天·八茧吴蚕剩欲眠
- 娉婷卢女娇无柰,流落秋娘瘦不禁。 -- 出自元·元好问·鹧鸪天·一日春光一日深
- 不负人生,古来惟有,中秋重九。 -- 出自元·元好问·水龙吟·素丸何处飞来
- 何时北渚亭边月,狼藉秋香拂画 -- 出自元·元好问·鹧鸪天 莲
- 空蒙玉华晓,潇洒石淙秋。 -- 出自元·元好问·水调歌头 赋德新王丈玉溪,溪在嵩前费庄,
- 云山有宫阙,浩荡玉华秋。 -- 出自元·元好问·水调歌头 庚辰六月,游玉华谷,回过少姨庙
- 江妃不惜水芝香,狼籍秋风与秋露。 -- 出自元·元好问·泛舟大明湖
- 清泉明月晓,高树乱蝉秋。 -- 出自元·元好问·临江仙 寄德新丈
- 头玉**眉刷翠,更将秋水为神。 -- 出自元·元好问·临江仙 张光甫家儿子咬驴
- 好个沈香亭畔月,只在秋 -- 出自元·元好问·浪淘沙 刘公子家园秋日海棠
- 烟花藏落景,山骨露清秋。 -- 出自元·元好问·九月晦日王村道中
- 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 -- 出自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
- 麇鼯寒思晚,猿鸟暮声秋。 -- 出自唐·陈子昂·入峭峡安居溪伐木溪源幽邃林岭相映有奇致焉
- 金似衣裳玉似身,眼如秋水鬓如云。 -- 出自唐·韦庄·天仙子·金似衣裳玉似身
- 满庭松桂雨余天,宋玉秋声韵蜀弦。 -- 出自唐·韦庄·夜景
- 怀乡不怕严陵笑,只待秋风别钓矶。 -- 出自唐·韦庄·旅中感遇寄呈李秘书昆仲
- 伤心潘骑省,华发不禁秋。 -- 出自唐·韦庄·避地越中作
- 为报同人看来好,不禁秋露即离披。 -- 出自唐·韦庄·使院黄葵花
- 梦觉笙歌散,空堂寂寞秋。 -- 出自唐·韦庄·饮散呈主人
- 蟾投夜魄当湖落,岳倒秋莲入浪生。 -- 出自唐·韦庄·三堂东湖作
- 长安十二槐花陌,曾负秋风多少秋。 -- 出自唐·韦庄·惊秋
- 试望家田还自适,满畦秋水稻苗平。 -- 出自唐·韦庄·虢州涧东村居作
- 萤低夜色栖瑶草,水咽秋声傍粉墙。 -- 出自唐·韦庄·宫怨
- 今岁西戎背世盟,直随秋风寇边城。 -- 出自宋·苏舜钦·庆州败
- 谁道离多会少,比露蛩秋蟀,只解凝啼。 -- 出自清·朱彝尊·声声慢 七夕
- 鹰案绝顶海风晴,乌免秋残夜并生。 -- 出自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二
- 留客最怜乡味好,屠汶秋鸟马嗥鱼。 -- 出自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九
- 桑边禾黍水重围,时有秋虫上客衣。 -- 出自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之八十七
- 才学避人帘半揭,也解秋波瞥。 -- 出自清·朱彝尊·四和香·小小春情先漏泄
- 雪魄冰魂无处觅,秋烟秋雨暗孤村。 -- 出自宋·白玉蟾·挽知宫王月谷三章
- 画出一派潇湘秋,万家秋色人渔樵。 -- 出自宋·白玉蟾·觉非居士东菴甚奇观玉蟾曾游其间醉吟一篇
- 数朵奇峰如削玉,一溪秋水生寒绿。 -- 出自宋·白玉蟾·题丹枢先生草庵
- 梅开春信宾南国,草劲秋声警虏庭。 -- 出自宋·白玉蟾·别蒋都辖用归雁韵
- 云粘暮色月华湿,树颤秋声天籁寒。 -- 出自宋·白玉蟾·题笔架山积翠楼
- 炎帝辞朱节,清晨立素秋。 -- 出自宋·白玉蟾·温学士再访山中
- 万斛苍烟恋钓矶,一川秋绿漾清晖。 -- 出自宋·白玉蟾·次韵永兴王宰游钟成观二首
- 有些难说处,夜夜是中秋。 -- 出自宋·白玉蟾·自赞三首
- 南风虽汝持权柄,只恐秋风见汝憎。 -- 出自宋·白玉蟾·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