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在第10个字的诗句
秋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
- 霭霭祥云随步武,累累秋冢叹蓬蒿。 -- 出自唐·杜牧·赠李处士长句四韵
- 好是鸳鸯侣,正逢霄汉秋。 -- 出自唐·杜牧·送刘三复郎中赴阙
- 云阔烟深树,江澄水浴秋。 -- 出自唐·杜牧·有寄
- 江湖潮落高楼迥,河汉秋归广殿凉。 -- 出自唐·杜牧·渡吴江
- 孤烟村戌远,乱雨海门秋。 -- 出自唐·杜牧·经阖闾城
- 立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 -- 出自宋·柳永·曲玉管·陇首云飞
-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 出自魏晋·曹操·塘上行
- 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 -- 出自近代·鲁迅·偶成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 出自唐·李贺·马
-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 出自唐·李贺·七夕
- 今日槿花落,明朝桐树秋。 -- 出自唐·李贺·莫愁曲
- 今日槿花落,明朝梧树秋。 -- 出自唐·李贺·相和歌辞·莫愁曲
- 金家香巷千轮鸣,扬雄秋室无俗声。 -- 出自唐·李贺·绿章封事〈为吴道士夜醮作〉
- 独睡南床月,今秋似去秋。 -- 出自唐·李贺·莫种树
- 东城酒散夕阳迟,南陌秋千寂寞垂。 -- 出自宋·王安石·清明
- 方壮遂如此,况乃高春秋。 -- 出自宋·王安石·有感
- 穷通往事真如梦,得失秋毫岂更嗟。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韵酬宋妃六首
-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 出自宋·王安石·思王逢原三首
- 一变前无古,三登岁有秋。 -- 出自宋·王安石·神宗皇帝挽辞二首
- 天雨萧萧滞茅屋,冷猿秋雁不胜悲。 -- 出自宋·王安石·沈坦之将归溧阳值雨留吾庐久之三首
- 檐两乱淋幔,风悲兰杜秋。 -- 出自宋·王安石·沈坦之将归溧阳值雨留吾庐久之三首
- 片云头上黑,淅淅野风秋。 -- 出自宋·王安石·沈坦之将归溧阳值雨留吾庐久之三首
- 谬恩当徂冬,黾勉始今秋。 -- 出自宋·王安石·韩持国见访
- 何处难忘酒,英雄失志秋。 -- 出自宋·王安石·何处难忘酒二首
- 彩船春戏城边水,画烛秋寻寺外山。 -- 出自宋·王安石·送张仲容赴杭州孙公辟
- 尚有使君同好恶,想随秋水肯扬舲。 -- 出自宋·王安石·招吕望之使君
- 日月凋何急,荒庭露送秋。 -- 出自宋·王安石·秋露
- 雨露饱所滋,凌云亦千秋。 -- 出自宋·王安石·日出堂上饮
- 侧足呻吟地,连甍瘴疟秋。 -- 出自宋·王安石·疟起舍弟尚未已示道原
- 冉冉木叶下,萧萧山水秋。 -- 出自宋·王安石·舟中读书
- 欲作冰霜地,先回草树秋。 -- 出自宋·王安石·秋兴和冲卿
- 荒城回首山川隔,更觉秋风白发生。 -- 出自宋·王安石·寄曾子固
- 落日欹眠何所忆,江湖秋梦橹声中。 -- 出自宋·王安石·壬子偶题
- 徒能感我耳,顾尔安知秋。 -- 出自宋·王安石·即事三首
- 蜉蝣蔽朝夕,蟪蛄疑春秋。 -- 出自宋·王安石·即事三首
- 净相前朝寺,荒凉二十秋。 -- 出自宋·王安石·净相寺
- 文章合用世,颜发未惊秋。 -- 出自宋·王安石·送董传
- 行看舒气来方勇,卧听秋声落竟悭。 -- 出自宋·王安石·舒州七月十一日雨
- 看取春条随日长,会须秋叶向人稀。 -- 出自宋·王安石·代白发答
- 秀发千峰霁,清涵万里秋。 -- 出自宋·王安石·游赏心亭寄虔州女弟
-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 出自唐·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
- 廨宇宜新霁,田家贺有秋。 -- 出自唐·孟浩然·同独孤使君东斋作
- 更闻书即事,云物是新秋。 -- 出自唐·孟浩然·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园即事得秋字
- 去国似如昨,倏然经杪秋。 -- 出自唐·孟浩然·九日怀襄阳
-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 出自唐·孟浩然·他乡七夕
- 池水犹含墨,风云已落秋。 -- 出自唐·孟浩然·寻陈(一作滕)逸人故居
- 应言在镐乐,不让横汾秋。 -- 出自唐·张九龄·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
- 高斋复晴景,延眺属清秋。 -- 出自唐·张九龄·高斋闲望言怀
- 林鸟飞旧里,园果让新秋。 -- 出自唐·张九龄·与弟游家园
- 小池兼鹤净,古木带蝉秋。 -- 出自唐·刘禹锡·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