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在第13个字的诗句
禅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西日横山含碧空,东方吐月满禅宫。 -- 出自唐·钱起·夜宿灵台寺寄郎士元
- 遥想上人清太甚,水精宫裹说禅机。 -- 出自宋·无名氏·题阳义溪亭壁
- 旧隐何年别翠微,瀑泉声入锁禅扉。 -- 出自宋·王禹偁·赠省钦
- 满袖尘埃回俗步,一炉香火隔禅林。 -- 出自宋·王禹偁·朗上人见访复谒不还留刺而还有诗见谢依韵和
- 肯使诗成夸得意,撞钟惊起坐禅翁。 -- 出自宋·朱翌·登白衣寺钟楼
- 捐弃妻儿逃世累,扫除须发伴禅僧。 -- 出自宋·陈师道·寄曾公权
- 晓日烘晴一白晞,青蛙踏滑叩禅扉。 -- 出自宋·陈著·游慈云
- 有时话到有处无,有时瞑到入禅定。 -- 出自宋·陈著·正月二日游慈云为龄叟作
- 诗榻话香来雅伴,斋钟声好撼禅邻。 -- 出自宋·陈著·似法椿长老
- 早岁雄心撼不周,晚年归契老禅游。 -- 出自宋·陈著·用前韵似龄叟
- 天女奇姿云锦囊,故应听法傍禅床。 -- 出自宋·张耒·牡丹
- 我亦久怀伊洛兴,烦君先为卜禅关。 -- 出自宋·张耒·效白体赠杨补之
- 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 -- 出自唐·李颀·题璿公山池
- 满院草花平讲席,绕龛藤叶盖禅床。 -- 出自唐·许浑·和浙西从事刘三复送僧南归
- 扣寂由来在渊思,搜奇本自通禅智。 -- 出自唐·杨巨源·赠从弟茂卿
- 道人莫欺此龟无六眸,试与话禅当点头。 -- 出自宋·陈与义·以石龟子施觉心长老
- 九叠峰前远法师,长安尘染坐禅衣。 -- 出自宋·陈与义·送善相僧超然归庐山
- 金岭雪晴僧独归,水文霞彩衲禅衣。 -- 出自唐·鲍溶·送僧择栖游天台二首
- 坐有诗人樽有酒,擬抛城市宿禅关。 -- 出自宋·丁谓·游卧龙山
- 不作梅花一句诗,今年参透老禅机。 -- 出自宋·苏泂·赠梅
- 我已久闻挥翰手,师宁相对坐禅身。 -- 出自宋·方岳·次韵净照
- 林外猿声连院磬,月中潮色到禅床。 -- 出自唐·姚合·送僧贞实归杭州天竺
- 记得曩时曾宿地,翠微深处一禅庵。 -- 出自明·李东阳·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杨学士先生韵(四
- 石上泉华喷猛霜,境奇因此闢禅坊。 -- 出自宋·毕田·石霜寺
- 退之也是无操守,一贬便陈封禅书。 -- 出自宋·陈普·咏史下·韩愈
- 幽阁焚香万虑凝,下帘胎息过禅僧。 -- 出自唐·郑畋·初秋寓直三首
- 几欲相寻与愿违,今朝始得过禅扉。 -- 出自明·高启·过僧舍访吕敏
- 回首焚躯并溺骨,何为不早傍禅居。 -- 出自宋·晁说之·和许嵩老江上舟灾
- 磬韵应怜持课罢,香销当识坐禅深。 -- 出自宋·晁说之·致仕後寄白莲然公
- 老去身无安顿处,挑包便拟作禅参。 -- 出自宋·刘克庄·船子和尚遗迹在华亭朱泾之间圭上人即其所诛
- 已向深林卓小庵,是中仅可着禅龛。 -- 出自宋·刘克庄·题小室二首
- 万而路曾双不借,四天下只一禅床。 -- 出自宋·刘克庄·自和徐潭二首
- 阮公托醉劝进表,庞老无名受禅碑。 -- 出自宋·刘克庄·读阮籍传一首
- 谁伴子綦同隐几,亦无法喜共禅房。 -- 出自宋·刘克庄·秋思一首
- 已买荒山卜毳藏,岂知来此借禅床。 -- 出自宋·刘克庄·辛亥三月九日宿囊山
- 流芳斜谷出师表,遗臭樊城受禅碑。 -- 出自宋·刘克庄·芳臭
- 世上久无遗逸礼,此翁白首不禅冠。 -- 出自宋·刘克庄·寄赵昌父
- 老宿问余何处去,年年来此借禅床。 -- 出自宋·刘克庄·枕峰寺
- 觉海难将浅见窥,打包径去契禅机。 -- 出自宋·刘克庄·诸公载酒贺余休致水村农卿有诗次韵
- 粮绝罕曾起烟火,佛来不肯下禅床。 -- 出自宋·刘克庄·余平生不至庐山六月廿八日夜梦同孙季蕃游焉
- 云里幽僧不置房,橡花藤叶盖禅床。 -- 出自唐·赵嘏·寄山僧
- 溪户无人谷鸟飞,石桥横木挂禅衣。 -- 出自唐·赵嘏·寻僧二首
- 自笑尘中游宦客,长输林下坐禅僧。 -- 出自宋·文同·寄纪禅师
- 棋势昼翻饶国手,蒲团夜坐敌禅僧。 -- 出自宋·周必大·华文阁学士沈持要挽词
- 庐阜虎溪天下景,未妨行部款禅扉。 -- 出自宋·周必大·送别邢怀正直阁赴江西提举二首
- 议礼不妨丰酒课,治繁犹暇讲禅那。 -- 出自宋·周必大·平江颜侍郎挽诗
- 却羡幽人在深僻,断无来客扣禅关。 -- 出自宋·蔡襄·十五日游龙华净明两院值雨
- 三十年间登第初,青衫赢马叩禅居。 -- 出自宋·蔡襄·过囊山寄宏师
- 师在西岩最高处,路寻之字见禅关。 -- 出自唐·方干·题应天寺上方兼呈谦上人
- 莫笑旅人终日醉,吾将大醉与禅通。 -- 出自唐·方干·赠式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