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在第13个字的诗句
祖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杏花菖叶渐烂斑,率属劭农入祖关。 -- 出自宋·厉文翁·杏花
- 琅函帝赐三朝笔,貌座僧谈二祖禅。 -- 出自宋·刘诰·题天章
- 公卿倡和遵皇运,嗣子传家念祖饶。 -- 出自宋·吕祖谦·睢阳五老图赞
- 师之一字见还难,直下应须透祖关。 -- 出自宋·释德光·颂古十三首
- 嵯峨万仞是曹山,气岸雄雄坐祖关。 -- 出自宋·释法泰·颂古四十四首
- 我有山童名古调,不育经,不礼祖。 -- 出自宋·释谷泉·赠古调奴
- 虽然有数通呈了,留得高传振祖风。 -- 出自宋·释慧方·颂古三十八首
- 直拈起兔角佛杖,正举著龟毛祖拂。 -- 出自宋·释慧晖·偈颂三十首
- 磨镇旗,挝铁鼓,破口羊治闲佛祖。 -- 出自宋·释慧远·偈颂一百零二首
- 饥餐一钵和罗饭,此外无能振祖风。 -- 出自宋·释亮·建康黄尚书主住清真曾以颂却之
- 面皮捩转无人识,有甚闲名上祖图。 -- 出自宋·释普济·福州长溪乐山王居士遣儿惟惺投师薙发写师顶
- 痛哉痛哉,以此见先师,深得师祖之旨矣。 -- 出自宋·释如珙·天目和尚赞
- 杨岐只是会监寺,踢出驴儿振祖风。 -- 出自宋·释如珙·送灵石齐物长老
- 不知幻业从何起,依旧令教振祖风。 -- 出自宋·释善清·偈五首
- 拄杖子不仁以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四圣六凡为刍狗。 -- 出自宋·释绍昙·偈颂一百零四首
- 肩头颺下泼柴担,要汝来传佛祖灯。 -- 出自宋·释绍昙·偈颂十九首
- 鲸波不怕险如崖,远涉要明西祖意。 -- 出自宋·释绍昙·日本玄志禅人请语
- 一瓶一钵随缘住,孰谓而今继祖灯。 -- 出自宋·释昙华·禅人写真请赞十二首
- 根於心而能此心确然履践,佛祖大解脱门诚不让耳。 -- 出自宋·释昙华·赞程宗古承务
- 三千里外深深意,铁券谁将累祖翁。 -- 出自宋·释昙华·送珣禅还乡
- 亭亭相对两苍松,不觉当门触祖翁。 -- 出自宋·释文礼·赞应庵华
- 人人有一坐具地,占断犹来自祖翁。 -- 出自宋·释心月·偈颂一百五十首
- 三千日月欺王母,百二山河误祖龙。 -- 出自宋·释行海·天竺浮寻小楼
- 有疑不决直须争,强指砖磨马祖前。 -- 出自宋·释印肃·颂证道歌·证道歌
- 根根尘尘兮元自现成,佛佛祖祖兮何劳施设。 -- 出自宋·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 岐分丝染太唠唠,果缀花联败祖曹。 -- 出自宋·释正觉·颂古一百则
- 南阳父子兮却似知有,西竺佛祖兮无如奈何。 -- 出自宋·释正觉·颂古一百则
- 说妙谈玄兮迟钝口觜,呵佛骂祖兮诳吓闾阎。 -- 出自宋·释正觉·禅人写真求赞
- 良田一片望无涯,旷古相传佛祖家。 -- 出自宋·释正觉·良禅人干田求颂
- 法堂划草堕僧数,舂屋传衣联祖华。 -- 出自宋·释正觉·普渊行者请颂
- 是须恁麽承当去,鼻孔累垂识祖师。 -- 出自宋·释正觉·圆禅者求颂
- 剩地扬下坠腰石,笑捧衣盂继祖风。 -- 出自宋·释智愚·示惠灵为僧
- 卢公付了亦何凭,坐倚休将继祖灯。 -- 出自宋·释重顯·颂一百则
- 三千里外生灵望,独倚寒藤振祖风。 -- 出自宋·释重顯·送僧
- 算来免得生遥恨,不在诗情在祖师。 -- 出自宋·释重顯·寄池阳曾学士
- 家贫路富鼻辽天,各立门风辱祖先。 -- 出自宋·释子益·谢东禅月湖以诸祖偈颂见示
- 追思五十年前会,已识河东父祖风。 -- 出自宋·苏颂·司空平章军国事赠太师开国正献吕公挽辞五首
- 都门箫鼓动哀音,丹旐西归诏祖临。 -- 出自宋·苏颂·中书令程文简挽辞三首
- 文章已复光儒馆,风节应须继祖门。 -- 出自宋·苏颂·送王彦祖学士守毗陵
- 傥含毫而不断兮,将羞余之鼻祖。 -- 出自宋·孙因·越问·篇引
- 白帝夔州万古城,全蜀东门下祖控。 -- 出自宋·王从道·夔州歌简晁子西
- 义方垂教惭倥侗,青毡欲使扬祖风。 -- 出自宋·卫泾·上亲庭寿
- 凤城久矣饮韩公,华胄重来振祖风。 -- 出自宋·许应龙·赠韩粹
- 地形连斗阁连云,松籁曾经佛祖闻。 -- 出自宋·薛嵎·松风阁
- 秋毫莫大泰山小,殇子上寿彭祖夭。 -- 出自宋·杨简·偶书
- 把茅便可传宗旨,一钵由来是祖风。 -- 出自宋·袁说友·坚老住广福
- 于皇我后,只戒专精,假于有庙,祖考是承。 -- 出自宋·真宗·高宗郊祀前庙朝享太庙三十首
- 分明艮岳通玄圃,想像方壶接祖洲。 -- 出自明·顾德辉·题宋徽宗仙山楼观图
- 南闽不废祥兴朔,西蜀仍闻艺祖孙。 -- 出自明·黄佐·厓山怀古
- 却忆少年从义日,闻鸡不眠追祖逖。 -- 出自明·刘炳·寄徐宗周兼柬杨焕文阮宗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