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在第10个字的诗句
相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
- 鲍生荐夷吾,一举置齐相。 -- 出自唐·李白·陈情赠友人
- 白鸥兮飞来,长与君兮相亲。 -- 出自唐·李白·鸣皋歌送岑徵君 时梁园三尺雪.
- 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 -- 出自唐·李白·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
- 清晨鼓棹过江去,千里相思明月楼。 -- 出自唐·李白·对雪醉後赠王历阳
- 此时惜别讵堪闻,此地相看未忍分。 -- 出自唐·李白·凤吹笙曲 ( 一作凤笙篇 送别 )
- 下窥夫子不可及,矫首相思空断肠。 -- 出自唐·李白·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 我作洞霄君作守,白头相对故依然。 -- 出自宋·苏轼·浣溪沙
- 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 -- 出自宋·苏轼·满庭芳
- 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 出自宋·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
- 但丝莼玉藕,珠粳锦鲤,相留恋,又经岁。 -- 出自宋·苏轼·水龙吟·小沟东接长江
- 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 -- 出自宋·苏轼·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相顾雪成堆。 -- 出自宋·苏轼·望海楼晚景五绝
- 两鹤摧颓病不言,年来相继亦乘轩。 -- 出自宋·苏轼·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
- 簿书鼛鼓不知春,佳句相呼赖故人。 -- 出自宋·苏轼·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
- 衰发祗今无可白,故应相对话来生。 -- 出自宋·苏轼·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
- 大朴初散失浑沌,六凿相攘更胜败。 -- 出自宋·苏轼·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
- 世上小儿夸疾走,如君相待今安有。 -- 出自宋·苏轼·往富阳新城李节推先行三日留风水洞见待
- 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 -- 出自宋·苏轼·梅花二首
- 此外知心更谁是,梦魂相觅苦参差。 -- 出自宋·苏轼·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
- 汝辈何曾堪一笑,吾侪相对复三人。 -- 出自宋·苏轼·过密州次韵赵明叔乔禹功
- 苍龙挂阙农祥正,老稚相呼看藉田。 -- 出自宋·苏轼·春帖子词
- 紫蟹鲈鱼贱如土,得钱相付何曾数。 -- 出自宋·苏轼·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
- 客路三年不见山,上楼相对梦魂间。 -- 出自宋·苏轼·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诗五首暴雨初晴
- 江淮流落岂关天,禁省相望亦偶然。 -- 出自宋·苏轼·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
- 此身流浪随沧溟,偶然相值两浮萍。 -- 出自宋·苏轼·芙蓉城
- 江湖流落岂关天,禁省相望亦偶然。 -- 出自宋·苏轼·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
- 困眠不觉依蒲褐,归路相将踏桂华。 -- 出自宋·苏轼·次韵周长官寿星院同饯鲁少卿
- 问羊他日到金华,应许相将游阆苑。 -- 出自宋·苏轼·和子由送将官梁左藏仲通
- 乃知贤达与愚陋,岂直相去九牛毛。 -- 出自宋·苏轼·赵阅道高斋
- 二子有如双白鹭,隔江相照雪衣明。 -- 出自宋·苏轼·次韵秦少章和钱蒙仲
- 天师化去知何在,玉印相传世共珍。 -- 出自宋·苏轼·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道士篆符云此山乃
- 临淮自古多名士,樽酒相従乐寓公。 -- 出自宋·苏轼·次韵张畹
- (唐萧氏自瑀及遘八宰相。 -- 出自宋·苏轼·次韵刘贡父所和韩康公忆持国二首
- 衰发只今无可白,故应相对话来生。 -- 出自宋·苏轼·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出处
- 诗成不觉双泪下,悲吟相对惟羊何。 -- 出自宋·苏轼·百步洪二首
- 到处相逢是偶然,梦中相对各华颠。 -- 出自宋·苏轼·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
- 传家各自闻诗礼,与子相逢亦弟兄。 -- 出自宋·苏轼·送张轩民寺丞赴省试
- 盖公堂前雪,绿窗朱户相明灭。 -- 出自宋·苏轼·大雪青州道上有怀东武园亭寄交孔周翰
- 方瞳正碧貌如圭,六月相逢万里归。 -- 出自宋·苏轼·附米黻所作挽诗五首
- 平生出处不同尘,末路相知太息频。 -- 出自宋·苏轼·附米黻所作挽诗五首
- 凭君说向髯将军,衰鬓相逢应不识。 -- 出自宋·苏轼·台头寺雨中送李邦直赴史馆分韵得忆字人字兼
- 茫茫清泗绕孤岑,归路相将得暂临。 -- 出自宋·苏轼·韩干马十四匹
- 我记江边枯柳树,未死相逢真识面。 -- 出自宋·苏轼·过江夜行武昌山闻黄州鼓角
- 两鹤催颓病不言,年来相继亦乘轩。 -- 出自宋·苏轼·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继入
- 何日晴轩观笔砚,一杯相属更従容。 -- 出自宋·苏轼·赠仲勉子文?此诗为黄庭坚作?
- 东坡先生取人廉,几人相欢几人嫌。 -- 出自宋·苏轼·安州老人食蜜歌
- 寒潮不应淮无信,客路相随月有情。 -- 出自宋·苏轼·和田仲宣见赠
- 遥想茅轩照水开,两翁相对清如鹄。 -- 出自宋·苏轼·别子由三首兼别迟
- 折得芳蕤两眼花,题诗相报字倾斜。 -- 出自宋·苏轼·次韵钱穆父紫薇花二首
- 雅志未成空自叹,故人相对若为颜。 -- 出自宋·苏轼·次韵陈海州书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