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在第3个字的诗句
百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 出自魏晋·陶渊明·饮酒 其三
-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 出自魏晋·陶渊明·咏荆轲
- 迢迢百尺楼,分明望四荒,暮作归云宅,朝为飞鸟堂。 -- 出自魏晋·陶渊明·拟古 其四
- 一旦百岁後,相与还北邙。 -- 出自魏晋·陶渊明·拟古 其四
- 洪柯百万寻,森散复旸谷。 -- 出自魏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其六
- 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 -- 出自魏晋·陶渊明·和刘柴桑
- 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 -- 出自魏晋·陶渊明·连雨独饮
- 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 -- 出自魏晋·陶渊明·还旧居
- 屈指百万世,过如霹雳忙。 -- 出自唐·杜牧·郡斋独酌 黄州作。
- 罢亚百顷稻,西风吹半黄。 -- 出自唐·杜牧·郡斋独酌 黄州作。
- 百战百胜价,河南河北闻。 -- 出自唐·杜牧·史将军二首
- 多无百年命,长有万般愁。 -- 出自唐·杜牧·不寝
- 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 -- 出自唐·杜牧·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
-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 出自魏晋·曹操·蒿里行
- 行施百世,断发文身。 -- 出自魏晋·曹操·善哉行 其一
- 人能百岁自古稀,松得千年未为老。 -- 出自宋·王安石·松
- 挺身百辟上,附丽无奸憸。 -- 出自宋·王安石·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二首
- 万事百年能自信,一箪五鼎不须论。 -- 出自宋·王安石·寄孙正之
- 雨过百泉出,秋声连众山。 -- 出自宋·王安石·自白土村入北寺二首
- 申韩百家爇火起,孔子大道寒於灰。 -- 出自宋·王安石·寄王逢原
- 毋为百年忧,一日以逍遥。 -- 出自宋·王安石·招同官游东园
- 宣城百山间,文脊尤奇峰。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韵游山门寺望文脊山
- 伤心百道水,阂目万重山。 -- 出自宋·王安石·还家
- 正名百物自轩辕,野老何知强讨论。 -- 出自宋·王安石·进字说二首
- 握手百忧空往事,还家一笑即芳时。 -- 出自宋·王安石·送彦珍
- 大木百围生远籁,朱玄三叹有一音。 -- 出自宋·王安石·句
- 人世百年能几许,何须戚戚长辛苦。 -- 出自宋·王安石·马上转韵
- 读书百纸过,颖锐物不隔。 -- 出自宋·王安石·示蔡天启三首
- 将更百年弊,谓民知可否。 -- 出自宋·王安石·酬王檐叔奉使江南访茶法利害见寄
- 尔来百千年,转化薄愈甚。 -- 出自宋·王安石·酬王伯虎
- 欲殴百恶死焦灼,肯贷一凶生弃播。 -- 出自宋·王安石·和王乐道烘虱
- 尔来百口皆年少,归与何人共此悲。 -- 出自宋·王安石·书任村马铺
- 颓城百雉拥高秋,驱马临风想圣丘。 -- 出自宋·王安石·中牟
- 千蹊百隧散林丘,图画风烟一色秋。 -- 出自宋·王安石·千蹊
- 宜哉百里地,浮鼓未尝鸣。 -- 出自宋·王安石·射亭
- 春雷百卉坼,寒食四邻清。 -- 出自唐·孟浩然·李氏园(林)卧疾
- 层楼百馀尺,迢递在西隅。 -- 出自唐·张九龄·登荆州城楼
- 霜清百丈水,风落万重林。 -- 出自唐·张九龄·赴使泷峡
- 城隅百雉映,水曲万家开。 -- 出自唐·张九龄·送广州周判官
- 君有百炼刃,堪断七重犀。 -- 出自唐·张九龄·赠澧阳韦明府
- 独上百尺楼,目穷思亦愁。 -- 出自唐·刘禹锡·登陕州北楼却忆京师亲友
- 露草百虫思,秋林千叶声。 -- 出自唐·刘禹锡·秋晚新晴夜月如练有怀乐天
- 笙簧百啭音韵多,黄鹂吞声燕无语。 -- 出自唐·刘禹锡·百舌吟
- 语馀百响入天籁,众奇引步轻翩翻。 -- 出自唐·刘禹锡·唐侍御寄游道林岳麓二寺诗,并沈中丞姚员外
- 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 -- 出自唐·刘禹锡·百花行
- 杨叶百穿荣会府,芝泥五色耀天庭。 -- 出自唐·刘禹锡·寄和东川杨尚书慕巢,兼寄西川继之二公,近
- 青门百壶送韩侯,白云千里连嵩丘。 -- 出自唐·岑参·送韩巽入都觐省便赴举
- 第二百零二卷 -- 出自唐·岑参·句
- 第二百卷 -- 出自唐·岑参·入蒲关先寄秦中故人
- 丞相百僚长,两朝居此官。 -- 出自唐·岑参·左仆射相国冀公东斋幽居(同黎拾遗赋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