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在第2个字的诗句
登在第二个字的诗句
- 梦登舜苍梧,遥望禹会稽。 -- 出自明·刘基·遣怀
- 晨登女床山,西北望昆仑。 -- 出自明·刘基·游仙(九首)
- 步登西城楼,还望东城陴。 -- 出自明·刘基·次韵和石末公春日感怀
- 晨登箕山巅。 -- 出自汉·嵇康·述志诗 其二
- 远登灵丘。 -- 出自汉·嵇康·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其十六
- 遂登仙子谷,因醉田生樽。 -- 出自唐·常建·张天师草堂
- 南登回首处,犹得望京师。 -- 出自唐·戴叔伦·灞岸别友
- 南登指吴服,北走出秦畿。 -- 出自唐·宋之问·送李侍御
- 晨登歇马岭,遥望伏牛山。 -- 出自唐·宋之问·適
- 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 -- 出自魏晋·刘琨·重赠卢谌
- 一登高阁眺清秋,满目风光尽胜游。 -- 出自唐·杜荀鹤·题开元寺门阁
- 秋登岳寺云随步,夜宴江楼月满身。 -- 出自唐·杜荀鹤·献郑给事
- 君登玉墀上,我侍彤庭中。 -- 出自唐·权德舆·酬崔千牛四郎早秋见寄
- 空登油壁车,窈窕谁相亲。 -- 出自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圣姑庙
- 南登汉月孤,北走燕云密。 -- 出自唐·刘希夷·从军行
- 南登秦岭头,回首始堪忧。 -- 出自唐·司空曙·登秦岭
- 前登灵境青霄绝,下视人间白日低。 -- 出自唐·司空曙·送张炼师还峨嵋山
- 才登招手石,肘底笑天姥。 -- 出自唐·张祜·游天台山
- 遽登云舆。 -- 出自宋·无名氏·六州
- 名登雁塔正青春,更不历郡县徒劳力。 -- 出自宋·无名氏·千秋岁引·词赋伟人
- 岁登有乐事,或亦作歌舞。 -- 出自宋·梅尧臣·送刘郎中知广德军
- 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 -- 出自宋·梅尧臣·登泰山日观峰
- 独登孤岸立,不见远帆收。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子聪见寄
- 共登云母山,不得同宫处。 -- 出自宋·梅尧臣·丙戌五月二十二日昼寝梦亡妻谢氏同在江上早
- 莫登楼,脚力虽健劳双眸,下见纷纷马与牛。 -- 出自宋·梅尧臣·莫登楼
- 向登百金贵,首尾必吹墟。 -- 出自宋·梅尧臣·送方云秀才下第
- 昔登蜀郡籍,今得临邛章。 -- 出自宋·梅尧臣·送李才元学士知邛州
- 重登石头城,为我一引领。 -- 出自宋·梅尧臣·送李献甫
- 北登太行入汾曲,正获{左禾右巴}稏秋风前。 -- 出自宋·梅尧臣·送谢师厚太博通判汾州
- 西登孝王城,王气由邦国。 -- 出自宋·梅尧臣·谒双庙
- 网登肥且美,糟渍奉庖厨。 -- 出自宋·梅尧臣·糟淮鲌
- 北登夏屋邀大王,铜枓厨人击王卒。 -- 出自宋·梅尧臣·寤寐谣
- 来登秦岭又巉岭,为我驮背百卷书。 -- 出自宋·王禹偁·乌啄疮驴歌
- 各登进士科,齐乘使者车。 -- 出自宋·王禹偁·送戚维戚纶之阆州亳州
- 既登俊秀科,又在清切司。 -- 出自宋·王禹偁·吾志
- 捧登金殿稳,深照赭袍光。 -- 出自宋·王禹偁·乾明节观群臣上寿觞诗
-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 出自魏晋·王粲·七哀诗
- 君登高柳城。 -- 出自南北·徐陵·折杨柳
- 白登围转急。 -- 出自隋·江总·骢马驱
- 孙登一弦百韵足,有山便足同苏门。 -- 出自宋·晁补之·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
- 登登策策不须呼,时动圆荷触短蒲。 -- 出自宋·晁补之·东皋十首
- 山登天柱石,水暖句溪蒲。 -- 出自宋·朱翌·宣城书怀
- 行登东山颠,壮观前未睹。 -- 出自宋·陈师道·山口阻风
- 拟登碣石临朝日,浩荡沧溟没白鸥。 -- 出自宋·陈师道·送郑祠部
- 去登霄汉如平地,归到云山尚黑头。 -- 出自宋·陈师道·酬吕明父学士
- 一登吏部选,笔砚随扫除。 -- 出自宋·陈师道·咸平读书堂
- 三登快乐时。 -- 出自宋·赵长卿·菩萨蛮·枫林飒飒凋寒叶
- 如登彼岸惟有筏,中流敢舍求他材。 -- 出自当代·钱钟书·剥啄行
- 公登略彴桥,况榜龙舟卯船。 -- 出自唐·顾况·寄上兵部韩侍郎奉呈李户部、卢刑部、杜三侍
- 南登高原望,天宇莽庨豁。 -- 出自宋·宋祁·长葛道中作寄侍读梅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