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在第3个字的诗句
瘴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袛应瘴乡老,难答故人情。 -- 出自宋·黄庭坚·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渚晓泊汉阳亲旧携酒追送聊为短句
-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全诗翻译赏析 -- 出自··
- 峤南瘴毒地,有此江月寒。 -- 出自宋·苏轼·藤州江下夜起对月赠邵道士
- 岚薰瘴染却敷腴,笑饮贪泉独继吴。 -- 出自宋·苏轼·程德孺惠海中柏石兼辱佳篇辄复和谢
- 三年瘴海上,越峤真我家。 -- 出自宋·苏轼·丙子重九二首
- 山林瘴雾老难堪,归去中原茶亦甘。 -- 出自宋·苏轼·过岭寄子由三首?此诗第三首为子由作?
- 逢人瘴发黄,入市胡眼碧。 -- 出自宋·苏轼·次韵王巩南迁初归二首
- 天低瘴云重,地薄海气浮。 -- 出自宋·苏轼·夜卧濯足
- 念子瘴江边,怀抱向谁摅。 -- 出自宋·苏轼·答任师中家汉公(一题:奉和师中丈汉公兄见
-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 出自唐·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 南方瘴疠地,罹此农事苦。 -- 出自唐·杜甫·雷
- 烦促瘴岂侵,颓倚睡未醒。 -- 出自唐·杜甫·早发
- 半面瘴烟色,满衫乡泪痕。 -- 出自唐·白居易·何处难忘酒七首
-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 -- 出自唐·白居易·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
- 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 出自唐·王维·送杨少府贬郴州
- 冥冥瘴雾细,潋潋蛮江碧。 -- 出自宋·陆游·思归
- 地灵瘴疠绝,人物倾南极。 -- 出自宋·王安石·送子思兄参惠州军
- 久埋瘴雾看犹湿,一取春波洗更鲜。 -- 出自宋·王安石·元珍以诗送绿石砚所谓玉堂新样者
- 蛮烟瘴雾虽生处,何必区区忆陋邦。 -- 出自宋·欧阳修·再和
- 山川瘴雾深,江海波涛{左风右日}。 -- 出自宋·欧阳修·班班林间鸠寄内
- 岁冕瘴江急,鸟兽鸣声悲。 -- 出自宋·秦观·自作挽词
- 恶溪瘴毒聚,雷电常汹汹。 -- 出自唐·韩愈·泷吏
- --韩愈瘴衣常腥腻,蛮器多疏冗。 -- 出自唐·韩愈·会合联句
- 只言瘴雨无南雪,为底横横枝雪???。 -- 出自宋·杨万里·西园早梅二首
- 前临瘴海无人过,却望衡阳少雁飞。 -- 出自唐·韩翃·送刘评事赴广州使幕
- 三年瘴雾亦奇绝,浮世登临如此几? -- 出自宋·范成大·湘口夜泊,南去零陵十里矣。营水来自营道,
- 回看瘴岭已无忧,尚有严关限北州。 -- 出自宋·范成大·严关
- 柳叶瘴云湿,桂丛蛮鸟声。 -- 出自唐·张籍·送蛮客
- 南方瘴疠地,白马东北来。 -- 出自宋·文天祥·至广州第七十七
-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 出自唐·贾岛·寄韩潮州愈
- 湔祓瘴雾姿,朝趋去天咫。 -- 出自宋·黄庭坚·次韵定国闻子由卧病绩溪
- 山深瘴暖霜露乾,夜长无衣犹苦寒。 -- 出自宋·苏辙·竹枝歌
- 山深瘴重多寒势,老大须将酒自扶。 -- 出自宋·苏辙·闰九月重九与父老小饮四绝
- 谁言瘴雾中,乃有相逢喜。 -- 出自宋·苏辙·次韵子瞻和陶公止酒
- 山林瘴雾老难堪,归去中原荼亦甘。 -- 出自宋·苏辙·和子瞻过岭
- 惨惨瘴气青,薄薄寒日暖。 -- 出自宋·苏辙·过宜宾见夷中乱山
- 蛮云瘴雨晚难收。 -- 出自宋·朱敦儒·浪淘沙·圆月又中秋
- 岭外瘴温鸣蟋蟀,海滨郁热显掞鳙。 -- 出自明·朱元璋·咏南越
- 唯奈瘴烟笼饮啄,可堪春雨滞飞鸣。 -- 出自唐·陆龟蒙·奉和袭美?
- 炎方瘴疠避轩豁,故国山河开始终。 -- 出自宋·陈师道·送王元均贬衡州兼寄元龙二首
- 冰心瘴江冷,霜宪漏天晴。 -- 出自唐·杨巨源·送许侍御充云南哀册使判官
- 愁见瘴烟遮路色,厌闻溪水下滩声。 -- 出自唐·薛逢·醉中看花因思去岁之任
- 宁知瘴疠地,生入帝皇州。 -- 出自唐·张说·喜度岭
- 千年瘴江水,恨声流不绝。 -- 出自唐·曹邺·续幽愤
- 海树瘴烟黑,蛮村山路中。 -- 出自宋·寇准·送人往岭表
- 谁知瘴雨蛮烟地,重上襄王玳瑁筵。 -- 出自宋·向子諲·鹧鸪天·召埭初逢两妙年
- 苍寒瘴面新州石,直不话头传不休。 -- 出自宋·方岳·题致堂新州坐石
- 身离瘴雨脱蛮烟,自幸得归如得仙。 -- 出自宋·曾丰·送广东潘帅移镇湖南十口号
- 吾轻瘴海易烟岚,去岁今辰访古儋。 -- 出自宋·曾丰·庆元六年七月至儋耳问前守之政改元四年罢归
- 潜消瘴热心含雪,暗记流年手种松。 -- 出自明·憨山大师·寄燕都慈寿寺别山长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