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在第14个字的诗句
疏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
- 老翁关门贪睡味,朝廷近事到耳疏。 -- 出自宋·高斯得·读陆逵常簿奏篇喜而赋
- 族近弟兄相聚密,家贫朋友欲来疏。 -- 出自宋·何凉窗·吾庐
- 身老方知生计拙,家贫渐觉故人疏。 -- 出自宋·黄庚·偶书
- 满眼西风忆故庐,亲朋音问久相疏。 -- 出自宋·黄庚·见雁有怀
- 白发垂垂一老夫,年来渐觉世情疏。 -- 出自宋·黄庚·和杜柳溪韵
- 拟裁垂柳待棲乌,招买风光计已疏。 -- 出自宋·黄彦平·宿坡书事
- 浅白深红小睡馀,梦残春去绿扶疏。 -- 出自宋·黄彦平·田间春晚
- 郭芍药情元最密,郑樱桃变近相疏。 -- 出自宋·晃冲之·和江子我竹夫人
- 枉报新诗锦不如,句中风竹韵萧疏。 -- 出自宋·李处权·次韵民瞻端礼二首
- 岁晚沉沉双鲤鱼,交情可是白头疏。 -- 出自宋·李处权·寄希真
- 掩关忽报被刑书,自笑无堪涉世疏。 -- 出自宋·李复·乙卯七月十六日忽报罢任
- 雨后晚花寒寂历,霜前老树半凋疏。 -- 出自宋·李复·和刘丈招与康集同游韦杜
- 生事萧条寒叶散,故人寥落晓星疏。 -- 出自宋·李复·京西初归作
- 城南旧业访韩符,门掩荒榛老木疏。 -- 出自宋·李复·韩退之旧业
- 醉乡若有人名籍,但愿春风点检疏。 -- 出自宋·李覯·闰正月三日偶书二首
- 琼枝不见萧斋晚,蕙草烟微度绮疏。 -- 出自宋·李维·休沐端居有怀希圣
- 黄閤暂抛金印重,青铜闲照雪髯疏。 -- 出自宋·李至·再献五章奉资一笑
- 已惭论蜀词章劣,仍恨游梁价望疏。 -- 出自宋·李至·再献五章奉资一笑
- 追攀每恨朱门远,鄙恡仍怜玉柄疏。 -- 出自宋·李至·再献五章奉资一笑
- 芸香欲辟鱼心蠹,汗简犹嫌吏手疏。 -- 出自宋·李至·再献五章奉资一笑
- 雨打杏花将烂熳,风吹杨柳渐扶疏。 -- 出自宋·李至·再献五章奉资一笑
- 目难看字垂垂暗,发不胜簪渐渐疏。 -- 出自宋·李至·春色渐浓物华相恼又依前韵更得恶诗既导鄙怀
- 芳草芊芊行欲遍,垂杨嫋嫋折来疏,到头别卜连园地,悔学齐婴近市居。 -- 出自宋·李至·春色渐浓物华相恼又依前韵更得恶诗既导鄙怀
- 含毫终是冥搜拙,展卷仍惭博览疏。 -- 出自宋·李至·小子只自夜来风气又作腫连颐颔热发心脾无以
- 鹦鹉洲中芳草遍,鹭鸶亭畔野烟疏。 -- 出自宋·李至·小子只自夜来风气又作腫连颐颔热发心脾无以
- 曾陪国相裨时少,亦掌王言属思疏。 -- 出自宋·李至·小子只自夜来风气又作腫连颐颔热发心脾无以
- 出塞鼓旗犹转战,近胡桑柘颇稀疏。 -- 出自宋·李至·小子只自夜来风气又作腫连颐颔热发心脾无以
- 岁月渐惊容鬓改,膏粱仍恨齿牙疏。 -- 出自宋·李至·小子只自夜来风气又作腫连颐颔热发心脾无以
- 山中旧隐闲多忆,切上浮生老列疏。 -- 出自宋·李至·至启伏蒙仆射相公独垂青眼忽枉朱轮仍贻郢客
- 青山绿水牵情切,要路权门著意疏。 -- 出自宋·李至·昨晚又捧五章尽含六义意转新而韵皆紧才益赡
- 一炷白檀烟细细,百竿脩竹影疏疏。 -- 出自宋·李至·昨晚又捧五章尽含六义意转新而韵皆紧才益赡
- 止水寸心常淡静,乱蓬双鬓任萧疏。 -- 出自宋·李至·昨晚又捧五章尽含六义意转新而韵皆紧才益赡
- 已叹病来欢笑减,那堪老去往还疏。 -- 出自宋·李至·昨晚又捧五章尽含六义意转新而韵皆紧才益赡
- 奔趋势利心元薄,接奉交朋老渐疏。 -- 出自宋·李至·昨晚又捧五章尽含六义意转新而韵皆紧才益赡
- 荀公道在馨香远,谢传情高世俗疏。 -- 出自宋·李至·再献一章聊歌盛美亦次前韵庶达下情盖采群情
- 已降诗迸骊珠逸,更羡谈挥尘尾疏。 -- 出自宋·李至·昨日奉谒还家马上偶成长句亦次前韵用述鄙怀
- 可恨风尘栖易混,石桥人断竹萧疏。 -- 出自宋·林东屿·野色
- 玎珰玉溜无停响,潇洒琅玕不用疏。 -- 出自宋·林通·白云
- 凡斤俗斧远遁逃,黛色苍皮未须疏。 -- 出自宋·林宪·天台万年山罗汉树
- 留待西风日停午,只听松竹响萧疏。 -- 出自宋·陆九渊·访余昌言不遇留题
- 老子兴来独不浅,故人病后肯相疏。 -- 出自宋·陆文圭·偶题
- 幽笪夹道少人居,山骨清寒草木疏。 -- 出自宋·陆文圭·喜客泉二首
- 错认苍姬六典书,中原从此变萧疏。 -- 出自宋·罗大经·王荆公
- 金殿圣缘应未断,玉堂知己渐凋疏。 -- 出自宋·马去非·寄怀英公大师清交
- 四字骊龙争夭矫,两篇琼树斗扶疏。 -- 出自宋·钱若水·禁林讌会之什
- 云梦泽宽城邑远,华严川好酒胥疏。 -- 出自宋·丘濬·登西湖北楼
- 仰鑽未得有门入,酬酢方知讲学疏。 -- 出自宋·丘葵·次晦庵先生韵自警
- 石头只解着王苏,漫说夷吾计亦疏。 -- 出自宋·任希夷·石头城
- 流年直是隙中驹,别后情怀懒似疏。 -- 出自宋·邵亢·寄吴处厚
- 何不设备御狂胡,人言仲舒计已疏。 -- 出自宋·沈继祖·昭君村
“疏”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