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在第7个字的诗句
瑟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 出自唐·杜甫·悲青坂
-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 出自魏晋·刘桢·赠从弟
- 吹笙坐松风,泛瑟窥海月。 -- 出自唐·李白·感兴其一
- 长松尔何知,萧瑟为谁吟。 -- 出自唐·李白·独酌
- 别离有相思,瑶瑟与金樽。 -- 出自唐·李白·别韦少府
- 一闻歌玉树,萧瑟后庭秋。 -- 出自唐·李白·月夜金陵怀古
- 洞天冷落秋萧瑟。 -- 出自宋·苏轼·菩萨蛮·玉童西迓浮丘伯
- 蹇驴步武碎,短瑟弦柱促。 -- 出自宋·苏轼·次韵高要令刘湜峡山寺见寄
- 长松千树风萧瑟,仙宫去人无咫尺。 -- 出自宋·苏轼·仙都山鹿
-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 出自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是骨。 -- 出自唐·杜甫·悲青坂
- 雨多往往得瑟瑟,此事恍惚难明论。 -- 出自唐·杜甫·石笋行
- 风波空远涉,琴瑟几虚张。 -- 出自唐·杜甫·送大理封主簿五郎亲事不合却赴通州,主簿前
- 郁纡腾秀气,萧瑟浸寒空。 -- 出自唐·杜甫·天池
- 百年死树中琴瑟,一斛旧水藏蛟龙。 -- 出自唐·杜甫·君不见,简苏徯
- 唯馀旧台柏,萧瑟九原中。 -- 出自唐·杜甫·哭长孙侍御(一作杜诵诗。以下为杜甫补遗)
- 猩猩凝血点,瑟瑟蹙金匡。 -- 出自唐·白居易·裴常侍以题蔷薇架十八韵见示因广为三十韵以
- 此宜宴佳宾,鼓瑟吹笙竽。 -- 出自唐·白居易·题西亭
- 烟月苍苍风瑟瑟,更无杂树对山松。 -- 出自唐·白居易·题清头陀
- 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 -- 出自唐·李商隐·房中曲
- 新知他日好,锦瑟傍朱栊。 -- 出自唐·李商隐·寓目
- 云阴映日初萧瑟,露气侵帘已峭深。 -- 出自宋·陆游·秋思
- 茅斋不奈秋萧瑟,蹋雨来敲野店门。 -- 出自宋·陆游·秋兴
- 适燕当北辕,调瑟当解弦。 -- 出自宋·陆游·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
- 飘零君勿叹,古瑟有遗音。 -- 出自宋·陆游·秋来益觉顽健时一出游意中甚适杂赋五字
- 低回半枕梦,萧瑟一窗秋。 -- 出自宋·陆游·初秋夜赋
- 野市秋阴更萧瑟,书生老瘦转酸寒。 -- 出自宋·陆游·村居遣兴
- 空蒙迷远望,萧瑟送寒声。 -- 出自宋·陆游·秋雨排闷十韵
- 章华歌舞终萧瑟,云梦风烟旧莽苍。 -- 出自宋·陆游·哀郢
- 我居万竹间,萧瑟送此声。 -- 出自宋·陆游·夜听竹间雨声
- 西风落叶秋萧瑟,泪洒行间读旧诗。 -- 出自宋·陆游·书李商叟秀才所藏曾文清诗卷後
- 旷朗半秋晓,萧瑟好风露。 -- 出自唐·杜牧·题池州弄水亭
- 燎岩野花远,戛瑟幽鸟啼。 -- 出自唐·杜牧·茶山下作
- 铿钟摇簴,揳梓瑟些。 -- 出自先秦·屈原·招魂
- 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瀼瀼。 -- 出自近代·鲁迅·莲蓬人
- 循除静投悲瑟瑟,映瓦微见清潺潺。 -- 出自宋·王安石·泉
- 秋风入前林,萧瑟鸣高枝。 -- 出自唐·张九龄·在郡秋怀二首
- 垂衣深共理,改瑟其咸若。 -- 出自唐·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访使及朝集使
- 闻君当是夕,倚瑟吟商声。 -- 出自唐·刘禹锡·酬乐天七月一日夜即事见寄
- 开尊好凝睇,倚瑟仍回颈。 -- 出自唐·刘禹锡·和郴州杨侍郎玩郡斋紫薇花十四韵
- 临觞念佳期,泛瑟动离声。 -- 出自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晚泛汉江书怀,寄洋州崔侍郎阆州
- 阅书南轩霁,縆瑟清夜阑。 -- 出自唐·刘禹锡·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
- 金罍唯独酌,瑶瑟有离声。 -- 出自唐·刘禹锡·酬令狐相公首夏闲居书怀见寄
- 苍茫秋山晦,萧瑟寒松悲。 -- 出自唐·岑参·宿华阴东郭客舍忆阎防
- 我来据石弄瑟瑟,惟恐日暮登归轩。 -- 出自宋·欧阳修·和子履游泗上雍家园
-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 -- 出自魏晋·曹植·箜篌引
- 丁东细漏侵琼瑟,影转高梧月初出。 -- 出自唐·温庭筠·织锦词
- 诗书对周孔,琴瑟亲义黄。 -- 出自宋·范仲淹·书海陵滕從事文会堂
- 佳宾何以伫,云瑟与霞杯。 -- 出自宋·范仲淹·和章岷推官同登承天寺竹阁
- 已呼孺人戛鸣瑟,更遣稚子传清杯。 -- 出自唐·韩愈·感春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