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在第7个字的诗句
点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西风离别泪,点点落清笳。 -- 出自宋·连文凤·暮秋杂兴七首
- 芳信不消三两点,已压春风二十四。 -- 出自宋·林景熙·赋梅一花得使字
- 春雷迸狂箨,万点群玉簪。 -- 出自宋·孔武仲·阁下观竹笋图
- 逢人问前舍,指点山墙孤。 -- 出自宋·孔武仲·故县作
- 群星亦自喜,点点欲萤灭。 -- 出自宋·孔武仲·夏夜坐游李左藏园常父子骏明叔毅父元忠时新
- 百里荒原青一点,愈见森然,碑石付落烟。 -- 出自·谢觉哉·谒黄帝陵
- 徐行见开塞,指点了不迷。 -- 出自宋·晁公溯·郡人请开旧江口因往视之而作
- 咏歌意有托,嗤点昔未工。 -- 出自宋·晁公溯·郭中行自汉中寄近诗来奉简一首
- 只为胸中春一点,未能忘世卧溪山。 -- 出自宋·陈淳·铅山遇霜
- 湖山露真态,鸥点溶溶天。 -- 出自宋·陈鉴之·同刘叔泰放步湖边入灵芝寺坐依光良久叔泰诵
- 紫陌红尘无一点。 -- 出自宋·陈尧叟·洞霄宫
- 一舍两丛林,半点尘埃无。 -- 出自宋·陈元晋·和留粹中将游南华之什
- 万钧持重力,一点觉圆心。 -- 出自宋·戴栩·挽张知县词
- 低檐秋雨滴,点点正愁予。 -- 出自宋·杜范·有感
- 何物漏天机,一点映寒桧。 -- 出自宋·杜范·方山有求转语之作并用韵二章
- 正身当午立,一点认心源。 -- 出自宋·方回·先天易吟三十首
- 昨夜隔年书未点,瓶梅灯畔一枝低。 -- 出自宋·方回·丙申元日五绝
- 皂翅绣花三五点,庾郎无句画难成。 -- 出自宋·方回·猗兰秋思三首
- 宁戚半夜歌,曾点暮春咏。 -- 出自宋·方回·送胡子游学正
- 一痕新月外,数点小春时。 -- 出自宋·方回·过吴式贤宅
- 太极初生第一点,寻根细认古今春。 -- 出自宋·方回·送胡仲虎归婺源并呈江山长雷
- 日轮山罅出,露点草头明。 -- 出自宋·方回·早过牛头岭
- 江山何待人妆点,堪笑吴儿不老成。 -- 出自宋·方蒙仲·采芹亭
- 数尽寒更六十点,钟声听了又鸡催。 -- 出自宋·顾逢·寄童梅岩
- 无方□点检,一点或□懈。 -- 出自宋·胡宏·励学
- 点滴落添闷雨点,清哀绕壁诉寒虫。 -- 出自宋·黄大受·油口夜饮醉卧一室及宽三鼓矣秋夜新冷雨湿虫
- 回首洞庭山半点,伤心桂岭路三千。 -- 出自宋·黄大受·由洞庭入五田
- 鹭飞无认处,点点水云乡。 -- 出自宋·黄庚·白莲
- 苇村风下鸦千点,麦陇天垂月一梳。 -- 出自宋·黄元夫·句
- 人过小桥频指点,全家都在画图间。 -- 出自宋·黄子稜·题所居
- 莫学少陵翁,泪点吞声垂。 -- 出自宋·李复·正月五日游曲江
- 日蒸岩雾紫,花点石苔斑。 -- 出自宋·李茂之·侍家君诣洞霄宫道出天竺山纪兴
- 药砌苍苔钱作点,粉墙脩竹玉为竿。 -- 出自宋·李虚己·次韵和内翰杨大年见寄
- 窗打纸声闻细点,槛飘花影见凝膏。 -- 出自宋·李至·喜雨
- 休垂折角冲寒点,马浸障泥过漫流。 -- 出自宋·李至·奉和对雨闲吟之什
- 如何片云外,一点征遥禽。 -- 出自宋·林宪·李才翁懒窝
- 白鸟更自在,几点落远滩。 -- 出自宋·林宪·兜率寺作
- 草坪閒见乌犍点,畲水飞来白鹭双。 -- 出自宋·刘汝钧·春日田园杂兴
- 隔岸火焱三四点,不知谁照夜滩鱼。 -- 出自宋·刘倓·横山
- 想见石栏倒闭点笔,海云深重湿山衣。 -- 出自宋·刘应时·怀怡云平老三首
- 一枝篱外见,数点雪中明。 -- 出自宋·刘植·梅
- 永夜无聊,更堪点滴听帘溜。 -- 出自宋·陆文圭·点绛唇·永夜无聊
- 遥岑浮眉绿点点。 -- 出自宋·闾丘泳·次袁说友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 玉关去时泪,点点湿朱丝。 -- 出自宋·毛直方·拟古
- 谁道青峰白雨点,开元宰相也渠听。 -- 出自宋·牟巘五·羯鼓图
- 却是旁观工指点,若为公锦杂渔蓑。 -- 出自宋·牟巘五·谢李侯枉过
- 蛙浮成出字,雨点作圆纹。 -- 出自宋·丘葵·过野塘用杜老韵
- 夜深村落无更点,只把梅花记月痕。 -- 出自宋·邵棠·吟窗
- 物色入眼来,指点诗句足。 -- 出自宋·施德操·谕子美渊明诗
- 筌忘大部兮半点不胶名相,冥通三观兮一毫不著玄微。 -- 出自宋·释大观·颐蒙法师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