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在第3个字的诗句
火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吴宫火起焚巢窠,炎洲逐翠遭网罗。 -- 出自唐·李白·野田黄雀行
- 应须火急回征棹,一片辞枝可得粘。 -- 出自宋·苏轼·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
-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 出自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 何当火急传家法,欲见诚悬笔谏时。 -- 出自宋·苏轼·柳氏二外甥求笔迹
- 牛粪火中烧芋子,山人更吃懒残残。 -- 出自宋·苏轼·除夕,访子野食烧芋,戏作
- 地炉火暖犹无奈,怪得山林酒价高。 -- 出自宋·苏轼·雪诗八首
- 霜乾火烈声爆野,飞走无路号且呀。 -- 出自宋·苏轼·司竹监烧苇园因召都巡检柴贻勖左藏以其徒会
- 灯青火冷不成眠,一夜捻须吟喜雪。 -- 出自宋·苏轼·和柳子玉喜雪次韵仍呈述古
- 惟当火急作新诗,一醉两翁胜酒美。 -- 出自宋·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
- 郁攸火山烈,觱沸汤泉注。 -- 出自宋·苏轼·咏汤泉
-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 出自宋·苏轼·和子由中秋见月
- )敲火发山泉,烹茶避林樾。 -- 出自宋·苏轼·游惠山(并叙)
- 君如火上烟,火尽君乃别。 -- 出自宋·苏轼·和陶影答形
- 齐王火冒三千丈,抓了酒徒付鼎烹。 -- 出自·毛泽东·七言诗·戏改李白梁父吟
- 六月火云时,一见森毛发。 -- 出自宋·辛弃疾·生查子 简吴子似县尉
- 桃飘火焰焰,梨堕雪漠漠。 -- 出自唐·白居易·落花
- 夜长火消尽,岁暮雨凝结。 -- 出自唐·白居易·送兄弟回雪夜
- 只见火光烧润屋,不闻风浪覆虚舟。 -- 出自唐·白居易·感兴二首
- 外强火未退,中锐金方战。 -- 出自唐·白居易·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
- 酒酣火暖与君言,何事入关又出关? -- 出自唐·白居易·送张山人归嵩阳
- 欲知火宅焚烧苦,方寸如今化作灰。 -- 出自唐·白居易·赠昙禅师 梦中作
- 劫风火起烧荒宅,苦海波生荡破船。 -- 出自唐·白居易·寓言题僧
- 岸上火兮相迎,将夜入兮边城。 -- 出自唐·王维·双黄鹄歌送别(时为节度判官,在凉州作)
-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 出自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灰中火如萤,燎原从此始。 -- 出自宋·陆游·杂兴
- 炷香火要深,作墨手当缓。 -- 出自宋·陆游·杂兴
- 香岫火深生细霭,砚池风过起微澜。 -- 出自宋·陆游·题斋壁
- 从医火攻固下策,遣化饭香方普熏。 -- 出自宋·陆游·病中杂咏十首
- 长安火云行日车,此间暑气一点无。 -- 出自宋·陆游·堂中以大盆渍白莲花石菖蒲翛然无复暑意睡起
- 灰深火可宿,炷小灯耐久,长流故不腐,易成必速朽。 -- 出自宋·陆游·戊辰岁除前五日作新岁八十有五矣
- 松肪火暖眠僧榻,芋糁羹香拥地炉。 -- 出自宋·陆游·正月二十八日大雪过若耶溪至云门山中
- 篝炉火著衣初暖,爨釜薪乾粥已成。 -- 出自宋·陆游·冬朝
- 寒炉火半销,坏壁灯欲死。 -- 出自宋·陆游·十一月二十二日夜待子聿未归
- 地炉火死冻脚硬,欲作薄粥愁空枪。 -- 出自宋·陆游·独处
- 篝炉火暖床敷稳,卧听黄鸦谷谷声。 -- 出自宋·陆游·杭头晚兴严州
- 计出火攻伤老病,卧闻鸢坠叹蛮烟。 -- 出自宋·陆游·久病灼艾後独卧有感
- 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枯。 -- 出自唐·杜牧·过骊山作
- 沉香火暖茱萸烟,酒觥绾带新承欢。 -- 出自唐·李贺·屏风曲
- 沈香火暖茱萸烟,酒觥绾带新承欢。 -- 出自唐·李贺·屏风曲
- 为问火城将策试,何如云屋听窗知。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韵酬府推仲通学士雪中见寄
- 日共火云退,风兼水气凉。 -- 出自宋·王安石·夏夜舟中颇凉因有所感
- 金鸭火销沈水冷,悠悠残梦鸟声中。 -- 出自宋·王安石·日西
- 五月火云屯,气烧天地红。 -- 出自唐·岑参·送祁乐归河东
- 岂知火维地荒绝,涨海连天沸天热。 -- 出自宋·欧阳修·答圣俞白鹦鹉杂言
- 劝君火急添功用,趁取当时二妙声。 -- 出自唐·柳宗元·叠后
- 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 -- 出自唐·韩愈·雉带箭
- 或如火熹焰,或若气饙馏。 -- 出自唐·韩愈·南山诗
- 忽然火冷雾亦灭,只见红炉堆白雪。 -- 出自宋·杨万里·雪晓舟中生火二首
- 地炉火暖灯花喜,且只移家住醉乡。 -- 出自宋·杨万里·灯下读山谷诗
- 到得火轮相暖热,山霏特地碧朦胧。 -- 出自宋·杨万里·後一月再宿城外野店,夙兴入城,谒益公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