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在第3个字的诗句
灞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三月灞桥烟共雨。 -- 出自宋·张孝祥·天仙子·三月灞桥烟共雨
- 寒驴灞桥雪,可人天一言。 -- 出自宋·方岳·次韵程少章投赠
- 风雪灞桥篱落间,寒驴乘兴寄曾攀。 -- 出自宋·方岳·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梅坡
- 莫上灞陵桥上望,楚天云尽蜀波来。 -- 出自宋·释斯植·过故城
- 不是灞桥难话别,垂杨空折去年技。 -- 出自宋·释斯植·送故人之江东
- 何须灞岸蹇驴夜,更学幽人老婢声。 -- 出自宋·晁说之·还诸君唱和雪诗次韵二首
- 不堪灞水匆匆别,待寄越膏重觅辞。 -- 出自宋·晁说之·圆机再以梅绝句为谢复作二绝
- 明日灞陵新霁后,马头烟树绿相迎。 -- 出自唐·高蟾·灞陵亭
- 笑杀灞桥翁。 -- 出自宋·刘克庄·菩萨蛮·小鬟解事高烧烛
- 今日灞陵陵畔见,春风花雾共茫茫。 -- 出自唐·贯休·灞陵战叟
- 朝从灞陵猎,暮宿投平康。 -- 出自宋·张舜民·紫骝马·紫骝马
- 忆自灞陵别後。 -- 出自宋·蔡伸·上阳春/蓦山溪
- 相别灞水湄,夹水柳依依。 -- 出自唐·刘驾·送友下第游雁门
- 高秋灞浐路,游子多惨戚。 -- 出自唐·刘驾·送李垣先辈归嵩少旧居
- 一条灞水清如剑,不为离人割断愁。 -- 出自唐·沈彬·都门送别
- 龙飞灞水上,凤集岐山阳。 -- 出自唐·袁朗·和洗掾登城南坂望京邑
- 枉君灞陵什,回首徒酸辛。 -- 出自唐·独孤及·庚子岁避地至玉山,酬韩司马所赠
- 始从灞陵下,遥遥度朔野。 -- 出自宋·袁瓘·鸿门行
- 青春灞亭别,此去何时还。 -- 出自唐·房白·送萧颖士赴东府,得还字
- 等有灞陵桥上兴,不妨频著小诗夸。 -- 出自宋·陈造·次韵杨宰
- 饶为灞桥句,会奏蔡城功。 -- 出自宋·陈造·次韵杨宰雪
- 正怜灞上诗无继,似与山阴客有期。 -- 出自宋·曾惇·次洪景伯韵
- 不见灞陵原上柳,往来过尽蹄轮。 -- 出自宋·许庭·临江仙·不见灞陵原上柳
- 车马灞桥中。 -- 出自宋·赵师侠·浪淘沙·摇曳万丝风
- 北涉灞川,明月华映郭,夜登华子冈头立。 -- 出自宋·汪莘·哨遍·近腊景和
- 依依灞桥怨别。 -- 出自宋·高观国·解连环·露条烟叶
- 将扶灞上真人业,未说隆中宰相功。 -- 出自宋·李曾伯·代益昌宪运两司宴制帅乐语口号
- 岂若灞桥驴,领此一段奇。 -- 出自宋·卫宗武·北山遇雪
- 明发灞灞桥上路,藉君帆力更吹嘘。 -- 出自宋·柴望·别永嘉使君赵致轩
- 袖手灞桥道,怀人心事清。 -- 出自宋·胡仲弓·雪后
- 多谢灞陵阳上柳,与人头上拂尘埃。 -- 出自唐·李山甫·句
- 深谢灞陵堤畔柳,与人头上拂尘埃。 -- 出自唐·李山甫·下第出春明门
- 今日灞陵桥上过,路人应笑腊前回。 -- 出自唐·卢尚卿·东归诗
- 落日灞桥飞雪里,已闻南院有看期。 -- 出自唐·黄滔·入关言怀
- 惆怅灞桥路,秋风谁入行。 -- 出自唐·黄滔·壬癸岁书情
- 萧条灞亭岸,寂寞杜陵原。 -- 出自唐·豆卢回·登乐游原怀古
- 莫向灞陵嗔醉尉,何人犹识故将军? -- 出自清·方文·都下竹枝词
- 纷纷灞上旅,太增贵肥腯。 -- 出自宋·张镃·吴疾愈约客游湖上园
- 雪风灞桥路,想见形梦寐。 -- 出自宋·张镃·俞玉汝以诗编来因次卷首韵
- 控驴灞桥坳,纵棹剡溪曲。 -- 出自宋·叶茵·晚年辟地为圃僭用老坡和靖节归田园居六韵
- 却邻灞水长亭西,几树柔条不得老。 -- 出自宋·林景熙·柳下渔次韵
- 一笠灞桥驴,吟鞍且临汝。 -- 出自宋·黄力叙·送陈随隐江西
- 飘来灞岸春风絮,演下瀛洲玉斛尘。 -- 出自宋·吕声之·和张主簿喜雪
- 应记灞桥人寂寞,依然风雪撚霜髭。 -- 出自宋·潘柽·赠姜邦杰
- 湊入灞桥成一画,杨花吹雪糁吟须。 -- 出自宋·吴龙翰·繁昌道中
- 子婴灞上降汉王,四十余年非久计。 -- 出自宋·杨简·历代诗·泰
- 将经灞陵树,先看洛阳花。 -- 出自宋·祖无择·送宋寺丞通判邛州
- 封似灞陵终用俭,衣留轩冢合成仙。 -- 出自明·黎民表·祇事昭陵述感
- 阴疑灞水桥边合,丝学灵和殿里柔。 -- 出自明·钱希言·武昌柳二首
- 最是灞陵桥下水,晚来流出转潺湲。 -- 出自明·殷奎·出长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