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在第7个字的诗句
源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学问之道贵澄源,源之既澄流自正。 -- 出自宋·家铉翁·刘文蔚久苦目眚昨日乘凉来过共谈先天图义一
- 愿令天下尽桃源,不必武陵深处所。 -- 出自宋·姚勉·桃源行
- 图中想像晋桃源,问着桃源不澉言。 -- 出自宋·胡仲弓·题桃源图
- 慾波如浊流,心源如古井。 -- 出自宋·胡仲弓·汲清
- 无生究竟是真源,浮世虚名可气吞。 -- 出自宋·马廷鸾·赠山堂僧
- 文公阙里女星源,手泽遗书尚有传。 -- 出自宋·仇远·送汤希贤晦庵书院山长
- 莲社招无地,桃源别有天。 -- 出自宋·董嗣杲·庐山中即事二首
- 至今耆俊多,渊源此其祖。 -- 出自宋·熊禾·赠陈教谕
- 依然纪出武陵源,拟就峰傍新卜築。 -- 出自宋·韩信同·双柱擎天
- 曾随刘阮醉桃源,未省人间欠酒钱。 -- 出自唐·吕岩·七言
- 无为大道本根源,要君亲见求真物。 -- 出自唐·吕岩·题桐柏山黄先生庵门
- 凿井求泉会到源,闭门避火终迷路。 -- 出自唐·朱湾·同清江师月夜听坚正二上人为怀州转法华经歌
- 虚室昼常掩,心源知悟空。 -- 出自唐·武元衡·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
- 峡路猿声断,桃源犬吠深。 -- 出自唐·武元衡·送严侍御
- 行行忽到旧河源,城外千家作汉村。 -- 出自唐·吕温·经河源军汉村作
- 浦溆潮来广,川源鸟去长。 -- 出自唐·喻凫·送越州高录事
- 曾入桃溪路,仙源信少双。 -- 出自唐·李质·宿日观东房诗
- 吴兢纂出升平源,十事分明铺在纸。 -- 出自唐·顾云·池阳醉歌赠匡庐处士姚岩杰
- 贪泉何处是泉源,只在灵台一点间。 -- 出自唐·周昙·晋门再吟
- 为政何门是化源,宽仁高下保安全。 -- 出自唐·周昙·春秋战国门子产
- 尝闻黟县似桃源,况是优游冠玳筵。 -- 出自唐·徐铉·送许郎中歙州判官兼黟县
- 尝闻黟县似桃源,况是优游冠玳筵。 -- 出自唐·徐铉·送许郎中歙州判官黟县
- 听无底书囊,有源诗派,何必种芝圃。 -- 出自元·许有孚·摸鱼子·买陂塘旋栽杨柳
- 欲作菟裘计,桃源路不通。 -- 出自元·谢应芳·吴下咏怀(八首)
- 家山只在水家源。 -- 出自元·汪斌·江神子 水涸泊舟严岸
- 潜龙动,刚健海源蟠。 -- 出自元·王吉昌·望蓬莱·潜龙动
- 洪波浩浪,澄湛源流遂。 -- 出自元·王哲·蓦山溪 於公索神龟词
- 搜详玄妙理,根源无漏,道德芬芳。 -- 出自元·王处一·满庭芳·心*真香
- 清流异派本同源。 -- 出自元·侯善渊·西江月·眉间交枝琥珀
- 苍润隐石脉,幽源迸山椒。 -- 出自元·周权·接竹引泉
- 况天地与人,一源分判,道儒释子,一理何疑。 -- 出自元·李道纯·沁园春·叉手者谁
- 心常不昧究根源。 -- 出自元·李道纯·西江月 赠善友
- 更循铁壁寻瀑源,或挟而登蹲而憩。 -- 出自近代·陈三立·王家坡观瀑
- 浇风久矣变淳源,范氏犹称古义门。 -- 出自明·张以宁·仪真范氏义门
- 张生寄我《桃源图》,桃源有路归何日? -- 出自明·贝琼·张继善寄桃源图因赋诗
- 天下画师无董源,学者纷纷工水石。 -- 出自明·贝琼·题董源寒林重江图
- 因石自高下,缘源屡回转。 -- 出自明·袁凯·邹园十咏 桃蹊
- 积霭消残影,枯源涨旧痕。 -- 出自宋·张咏·喜雨
- 一从仙去失仙源,树老台荒又几番。 -- 出自宋·张咏·游桃源观
- 洞天生书寒,桃源发春意。 -- 出自宋·孔文仲·题显孝南山寺
- 畴昔拜臞仙,桃源问果然。 -- 出自宋·项安世·次韵叙李提刑往临先正治并所闻先正论桃源事
- 地势胆仙掌,河源识帝心。 -- 出自宋·宗泽·雨晴渡关二首
- 谁云学宦不同源,人镜风流百世存。 -- 出自宋·张镃·何氏书堂
- 善积端如水涤源,源深自可羡来昆。 -- 出自宋·叶茵·洪都宗人则明盛年择宗子之秀名之曰绍弟书来
- 重趼踏九州,一源贯九流。 -- 出自宋·敖陶孙·凄其岁晚不胜乡国坟墓之情再得四篇赠宗之
- 茂宰蕴渊道,厥源泝伊流。 -- 出自宋·乐雷发·送程营道官满赴阙
- 沿流浮伊洛,泝源窥羲尧。 -- 出自宋·乐雷发·次韵李监丞城西纪游
- 佛祖显云封,道源开岭趾。 -- 出自宋·刘黻·和谭学士见寄
- 慎勿语俗人,桃源恐相失。 -- 出自宋·丁开·漂泊岳阳遇张中行因泛舟洞庭晚宿君山联句
- 为学平生不究源,未妨绝顶上慈恩。 -- 出自宋·许月卿·登慈恩绝顶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