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在第7个字的诗句
源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归作山水游,词源倾百斛。 -- 出自宋·徐玑·奉和翁千四知千十四隐居山中作
- 由来分合必有源,一点清澄元不改。 -- 出自宋·徐玑·寿曾漕
- 别后期君处,灵源紫阁秋。 -- 出自唐·赵嘏·洛中逢卢郢石归觐
- 少小事编简,渊源极沿洄。 -- 出自宋·文同·遣兴三首
- 川陆浩渺同一源,泛滥直欲浮高原。 -- 出自宋·文同·季百般已亥大雨
- 试考诸传说,其源已冥冥。 -- 出自宋·文同·晋铭
- 积水自渊渊,来源常汩汩。 -- 出自宋·文同·蒲氏别墅十咏·鱼池
- 武陵溪畔古桃源,洞合空劳记往还。 -- 出自宋·周必大·安福欧阳绍之奉议桃花石二绝句
- 瑞应兴沙麓,祥源发狶韦。 -- 出自宋·周必大·太行皇太后挽词二首
- 雨过桃花尽处源,庭前新绿长芳荪。 -- 出自宋·洪咨夔·次李参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绝
- 欲访天池水发源,倒骑北斗挟飞仙。 -- 出自宋·洪咨夔·次韵游龙门十绝
- 幸公有令子,辞源横江灊。 -- 出自宋·蔡襄·观宋中道家藏书画
- 征教或稽圣,穷源反问天。 -- 出自唐·皎然·哭吴县房耸明府
- 芳草行无尽,清源去不穷。 -- 出自唐·皎然·若邪春兴
- 白日不可污,清源肯容垢。 -- 出自唐·皎然·答裴集、阳伯明二贤各垂赠二十韵今以一章用
- 金谷园无主,桃源路不通。 -- 出自唐·李群玉·赠花
- 鸣皋山水似麻源,谢监东还忆故园。 -- 出自唐·李群玉·送于少监自广州还紫逻
- 朔野长城闭,河源旧路通。 -- 出自唐·戎昱·泾州观元戎出师
- 花萼连枝近,桃源去路深。 -- 出自唐·戎昱·送陆秀才归觐省
- 得见梁夫子,心源有所依。 -- 出自唐·戎昱·秋夜梁十三厅事
- 乘夕棹归舟,缘源二转幽。 -- 出自唐·戎昱·耒阳谿夜行(为伤杜甫作)
- 故林又斩新,剡源溪上人。 -- 出自唐·拾得·诗
- 卧松庵、当会灵源,现万象、无中须看。 -- 出自宋·黄裳·瑶池月/瑶台月
- 七里溪边,鸬鸶源畔,一蓑烟雨。 -- 出自宋·葛立方·水龙吟·九州雄杰溪山
- 云岩市声中,竹源山色处。 -- 出自宋·刘子翚·云岩竹源二禅俱与招客三月二十一日遂饭于竹
- 因惊断、梦里桃源难又。 -- 出自宋·史达祖·玉烛新·疏云萦碧岫
- 眉州城外小桃源,行入三岩涧水喧。 -- 出自宋·汪元量·小桃源入三岩观鱼
- 柱史生周室,仙源谱系崇。 -- 出自宋·张元干·李丞相生朝
- 便欲乘清影,缘源访隐沦。 -- 出自元·倪瓒·寄李隐者
- 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 出自元·元无名氏·醉太平·堂堂大元
- 冥心三十年,寻源颇知津。 -- 出自明·林鸿·送黄玄之京
- 松磴攀云绝,花源接涧空。 -- 出自唐·苏颋·幸白鹿观应制
- 千途万辙乱真源,白昼劳形夜断魂。 -- 出自唐·齐己·勉吟僧
- 买得一片田,济源花洞前。 -- 出自唐·卢仝·将归山招冰僧
- 扣冰晨饮黄河源,拂雪夜食天山草。 -- 出自唐·乔知之·羸骏篇
- 旌旆悠悠静瀚源,鼙鼓喧喧动卢谷。 -- 出自唐·崔湜·大漠行(一作胡皓诗)
- 河水日东往,河源乃西极。 -- 出自唐·崔融·拟古
- 浮世度千载,桃源方一春。 -- 出自唐·于武陵·赠王道士
- 骨格凌秋耸,心源见底空。 -- 出自唐·吴融·赴阙次留献荆南成相公三十韵
- 杜陵犹识汉,桃源不辨秦。 -- 出自唐·乔侃·人日登高
- 明月开三峡,花源出五溪。 -- 出自唐·徐安贞·送王判官
- 君过湟中去,寻源未是赊。 -- 出自唐·李嘉祐·送崔夷甫员外和蕃
- 湘浦眠销日,桃源醉度春。 -- 出自唐·李嘉祐·送韦司直西行(此公深入道门)
- 陇上应回首,河源复载驰。 -- 出自唐·皇甫曾·送汤中丞和蕃
- 亩浍敷四海,川源涤九州。 -- 出自唐·徐浩·谒禹庙
- 江澈烟尘静,川源草树闲。 -- 出自唐·崔何·喜陆侍御破石埭草寇东峰亭赋诗
- 救末知不足,澄源力难伸。 -- 出自宋·刘敞·八月六日寄邻几诸君
- 笔力支倾岳,词源泻倒淮。 -- 出自宋·强至·依韵答公节
- 流弊例不免,其源实此起。 -- 出自宋·陈造·财昏
- 彼哉碌碌者,不源而计流。 -- 出自宋·陈造·寄二孙·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