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在第7个字的诗句
源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海水三清浅,桃源一见寻。 -- 出自唐·李白·拟古其十
- 薜带何辞楚,桃源堪避秦。 -- 出自唐·李白·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赠别 【此水旁】
-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 出自宋·苏轼·游金山寺
- )清诗为洗心源浊。 -- 出自宋·苏轼·再游径山
- 罗落沸百泓,根源皆万古。 -- 出自唐·杜甫·火
- 多垒满山谷,桃源无处求。 -- 出自唐·杜甫·不寐
- 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 -- 出自唐·杜甫·春日江村五首
- 因见县尹心,根源旧宫閟。 -- 出自唐·杜甫·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
- 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 -- 出自唐·白居易·赠元稹
- 欲识静者心,心源只如此。 -- 出自唐·白居易·玩止水
-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 出自唐·王维·桃源行
- 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 -- 出自唐·王维·送钱少府还蓝田
- 浊水清波何异源,济河水清黄河浑。 -- 出自唐·李商隐·燕台四首·夏
- 嶓冢山头是汉源,故祠寂寞掩朱门。 -- 出自宋·陆游·怀旧
-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 出自宋·陆游·西村
- 锻链无遗力,渊源有自来。 -- 出自宋·陆游·读宛陵先生诗
- 连获三峰寺,桃源一路分。 -- 出自宋·陆游·假山小池
- 处处皆堪隐,桃源莫问津。 -- 出自宋·陆游·车中作
- 眼力新生犊,心源百链钢。 -- 出自宋·陆游·道室秋夜
- 江河水稽天,发源乃涓流。 -- 出自宋·陆游·老学庵自规
- 嘹嘹湿蛄声,咽源惊溅起。 -- 出自唐·李贺·昌谷诗〈五月二十七日作。〉
- 陈迹难寻天柱源,疏封投老误明恩。 -- 出自宋·王安石·耿天骘惠梨次韵奉酬三首
- 道散学以圣,众源乃常流。 -- 出自宋·王安石·惜日
- 维汴亦如此,浚源在淫荒。 -- 出自宋·王安石·和吴御史汴渠
- 欲牵淮舸共寻源,且踏青青绕杏园。 -- 出自宋·王安石·游城东示深之德逢
- 归客莫相待,寻源殊未还。 -- 出自唐·孟浩然·题李十四庄,兼赠綦毋校书
- 摇艇候明发,花源弄晚春。 -- 出自唐·孟浩然·上巳日涧南园期王山人陈七诸公不至
- 归客莫相待,缘源殊未还。 -- 出自唐·孟浩然·题李十四庄兼赠綦毋校书
- 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 -- 出自唐·张九龄·耒阳溪夜行
- 城基历汉魏,江源自賨巴。 -- 出自唐·刘禹锡·晚岁登武陵城顾望水陆怅然有作
- 高步登天池,灵源湛然吐。 -- 出自宋·欧阳修·嵩山十二首·天池
- 踏石弄泉流,寻源入幽谷。 -- 出自宋·欧阳修·幽谷泉
- 苦恨东流水,桃源路、欲回双桨。 -- 出自宋·秦观·鼓笛慢/水龙吟
- 笔劫如长淮,初源可觞滥。 -- 出自宋·秦观·次韵邢敦夫秋怀十首
- 武陵渔子入花源,但见秦人不得仙。 -- 出自宋·秦观·次韵参寥三首
- 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 出自唐·柳宗元·巽上人以竹闲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 九疑浚倾奔,临源委萦回。 -- 出自唐·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 高岸惊先裂,群源怯倒流。 -- 出自宋·范仲淹·和运使舍人观潮
- 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 -- 出自宋·范仲淹·瀑布
- 泉南曹使君,诗源万里长。 -- 出自宋·范仲淹·鄱阳酬泉州曹使君见寄
- 逸气弥冲斗,雄源甚决潢。 -- 出自宋·范仲淹·又用前韵谢晏尚书以近著示及
- 有形非易测,无源讵可量。 -- 出自唐·李世民·春日望海
- --韩愈张生得渊源,寒色拔山冢。 -- 出自唐·韩愈·会合联句
- 秦客何年驻,仙源此地深。 -- 出自唐·韩愈·同窦、韦寻刘尊师不遇
- 洛滨仙驾启遥源,淮浦灵津符远筮。 -- 出自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 霞水两分红,川源四望通。 -- 出自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 候月恒持满,寻源屡凿空。 -- 出自唐·骆宾王·边城落日
- 泄井怀边将,寻源重汉臣。 -- 出自唐·骆宾王·西行别东台详正学士
- 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 -- 出自唐·骆宾王·夕次蒲类津(一作晚泊蒲类)
- 金海芒相贯,璇源折以幽。 -- 出自宋·杨万里·拟玉水记方流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