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在第6个字的诗句
源在第六个字的诗句
- 胸中千古渊源学,天下十分端正人。 -- 出自宋·黄庚·上李承旨学士
- 分甘投老潭源地,为谢云笺莫见招。 -- 出自宋·蒋芸·辞荐呈余廉访
- 芳盛无良苗,源污无洁水。 -- 出自宋·金君卿·题胡主簿澄清轩
- 题诗我愧词源涸,作记渠能学海翻。 -- 出自宋·李处权·题钱德载双清堂
- 太史述世家,源深者流长。 -- 出自宋·李处权·召伯祠
- 三生难转灵源静,六岁空惊迅景催。 -- 出自宋·李复·再任提点云台观
- 金玉二三子,源委诸老生。 -- 出自宋·陆文圭·谢詹中美惠五典毓蒙书
- 欲知名姓问源流,请看郴阳山下石。 -- 出自宋·罗道成·投郭主簿
- 分明便是桃源洞,不见溪中流落花。 -- 出自宋·洛浦道士·绝句
- 此邦况是渊源地,好玩遗编振绪风。 -- 出自宋·牟巘五·送李际可婺源学录
- 纳湖千顷自源流,淡淡春风百尺楼。 -- 出自宋·彭龟年·寿张京尹十首
- 种种多般,要源流出。 -- 出自宋·释道宁·偈六十三首
- 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悉皆锁殒。 -- 出自宋·释道宁·偈六十三首
- 虽然不是桃源洞,春至桃花亦满蹊。 -- 出自宋·释道宁·偈六十三首
- 若知异水同源,饮者不妨疑悟。 -- 出自宋·释法泰·颂古四十四首
- 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迸裂。 -- 出自宋·释法薰·偈倾一百三十三首
- 水出在高原,源深到冷泉。 -- 出自宋·释梵琮·寄台州瑞岩高原禅师住灵隐
- 学人未达其源,也要请师方便。 -- 出自宋·释了惠·偈颂七十一首
- 国师实为耽源切,不是临岐作对谈。 -- 出自宋·释如珙·颂古四十五首
- 忽然收卷还源去,万古曹溪风怒号。 -- 出自宋·释如净·偈颂二十五首
- 清浊浅深,穷源倒底。 -- 出自宋·释绍昙·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 渊深彻见灵源底,里许如何著得沙。 -- 出自宋·释绍昙·浒眼
- 境与禅心会,源从静处分。 -- 出自宋·释文珦·题故人溪亭
- 岸柳眉舒黛,源桃脸露红。 -- 出自宋·释文珦·归兴
- 一水从天下,源深不可知。 -- 出自宋·释文珦·九仙山中瀑
- 依山偶得还源旨,拂石闲题出格诗,水待冻开成细溜,薪从霜后拾枯枝。 -- 出自宋·释延寿·山居诗
- 千途尽向空源出,万景终归一路通。 -- 出自宋·释延寿·山居诗
- 直饶识得根源,更买草鞋行脚三十年,何曾踏著遮里。 -- 出自宋·释原妙·偈颂六十七首
- 截断众流见源底,相应函盖同乾坤。 -- 出自宋·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
- 得万像之根源,识诸缘之窠窟。 -- 出自宋·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 洞千古之渊源,造万像之模则。 -- 出自宋·释正觉·颂古一百则
- 夜壑藏舟,澄源著棹。 -- 出自宋·释正觉·颂古一百则
- 行脚祗参松源,早是信卜卖屋。 -- 出自宋·释智遇·运庵先师赞
- 谷静云性闲,源长水涵幽。 -- 出自宋·释遵式·五峰合涧诗·稽留峰
- 世人只爱桃源好,梅熟山间怎得知。 -- 出自宋·舒坦·游大梅护圣四首
- 结屋占山巅,源流未有年。 -- 出自宋·宋伯仁·妙智庵
- 遂令巫峡桃源景,顿觉收归在寸眸。 -- 出自宋·汪应辰·水云堂
- 晦翁千载人,源流有余师。 -- 出自宋·王撝·游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自江东提刑归抵
- 奕奕长江上,源源数路头。 -- 出自宋·王阮·上九江唐舍人一首五十韵
- 后人学疏忽源委,传会流俗兼下里。 -- 出自宋·王洋·以校正字学还方智善作诗赠之
- 了知大末渊源在,功业皋夔付后昆。 -- 出自宋·王洋·挽徐次翁
- 肇公孙之璇源兮玄鸟降而生商,并禹稷之圣贤兮实惟桓拨之王。 -- 出自宋·鲜于侁·九诵·微子
- 地胜人堪隐,源深客自迷。 -- 出自宋·萧贯·清溪
- 妙出神功造,源从湫底分。 -- 出自宋·薛嵎·重游雁山分得六题·水帘谷
- 孕秀钟鼎庆源长,属近亲依日月光。 -- 出自宋·杨简·寿赵泉使
- 偶然觅得桃源路,便欲分栖竹屋阴。 -- 出自宋·余季芳·平园
- 文章无正体,源浚流乃深。 -- 出自宋·喻良能·怀东嘉先生因诵老坡今谁主文字公合把旌旄作
- 君侯亦眉人,源委故深长。 -- 出自宋·袁燮·送治杨司直
- 不因渔父寻源入,争识仙家避世来。 -- 出自宋·张翠屏·忆秦人洞
- 静练明田外,源流笠泽通。 -- 出自宋·张尧同·嘉禾百咏·穆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