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在第4个字的诗句
源在第四个字的诗句
- 部领河源去,悠悠陇水分。 -- 出自唐·李端·奉送宋中丞使河源
- 笑指桃源泥样醉。 -- 出自宋·无名氏·定风波·痛饮形骸骑蹇驴
- 悟人桃源洞。 -- 出自宋·无名氏·步步高
- 忽入桃源景可猜,莫非道士亦曾栽。 -- 出自宋·无名氏·题桃源
- 稍思桃源人,翩尔乘渔艇。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丁元珍见寄
- 初从桃源还,却向竟陵去。 -- 出自宋·梅尧臣·送临江胥令
- 君居麻源谷,学礼如郑玄。 -- 出自宋·梅尧臣·送李泰伯归建昌
- 自问心源无所有,答去踈懒味偏长。 -- 出自宋·邵雍·暮春吟
- 迷路桃源了。 -- 出自宋·晁补之·安公子·少日狂游好
- 往岁真源谪去。 -- 出自宋·晁补之·宴桃源/如梦令
- 南北宗源翻卦象,晨昏火候合天枢。 -- 出自宋·张伯端·七言四韵十六首
- 与我灵源妙觉,远隔千里之殊。 -- 出自宋·张伯端·禅定指迷歌
- 应为仙源倾动。 -- 出自宋·赵长卿·西江月·稳唱巧翻新曲
- 潇洒仙源。 -- 出自宋·赵长卿·柳梢青·潇洒仙源
- 为问桃源、还有再逢缘。 -- 出自宋·赵长卿·南歌子·春思浓如酒
- 那更渊源,词锋轻锐,笔阵纵横,学通今古。 -- 出自宋·赵长卿·醉蓬莱·正金风无露
- 家学渊源远,公今德行科。 -- 出自宋·陈著·挽陈菊坡枢密二首
- 漫塘词源有流传,实斋理学素磨切。 -- 出自宋·陈著·寄台教王吉甫
- 根本泉源空到底,波澜枝叶休分别。 -- 出自元·姬翼·满江红慢
- 只在灵源方寸地,体正元初端的。 -- 出自元·姬翼·酹江月
- 亘初本源。 -- 出自元·姬翼·婆罗门引·一毫不立
- 一点灵源,澄湛照彻,多生浩劫情尘。 -- 出自元·姬翼·雨中花慢·一点灵源
- 浩浩灵源,自先天恍惚,难貌形状。 -- 出自元·姬翼·月中仙
- 试溯渊源枯见血,教尝滋味苦连心。 -- 出自当代·钱钟书·泪
- 开利之源。 -- 出自唐·顾况·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上古一章
- 无乃塞源。 -- 出自唐·顾况·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上古一章
- 西导岷源阔,南浮楚望开。 -- 出自宋·宋祁·望汉江
- 大泽疏源厚,明公蕴德宏。 -- 出自宋·张耒·福昌书事言怀一百韵上运判唐通直
- 凿山疏源兮导河江。 -- 出自宋·张耒·逐蛇:
- 深将一源润,首出万峰巅。 -- 出自宋·张耒·赋得瀑布
- 清彻一源传万古,空山长伴白衣仙。 -- 出自宋·张耒·观音泉
- 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 -- 出自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 休咎之源。 -- 出自魏晋·陆机·秋胡行
- 见说桃源洞,如今犹避秦。 -- 出自唐·李益·寻纪道士偶会诸叟
- 闻说桃源好迷客,不如高卧眄庭柯。 -- 出自唐·裴迪·春日与王右丞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 却得河源水,方应洗国仇。 -- 出自唐·李频·赠李将军
- 长揖桃源士,举世同企羡。 -- 出自唐·张说·岳阳石门墨山二山相连,有禅堂观天下绝境
- 非独辞源长,泻海为江河。 -- 出自宋·王令·再寄满子权二首
- 其文渊源尤可爱,江海驾荡相吞滔。 -- 出自宋·王令·答李公安
- 想其根源发声势,如纵烈火烧千雷。 -- 出自宋·王令·赠黄任道
- 大难词源三峡流,小难诗不数苏州。 -- 出自宋·陈与义·元方用韵见寄次韵奉谢兼呈元东二首
- 一返桃源路,别后难追寻。 -- 出自隋·陈子良·夏晚寻于政世置酒赋韵
- 莫问仙源,且问花前事。 -- 出自宋·韩元吉·点绛唇·木落霜浓
- 不识平源太守,向来水北山人。 -- 出自宋·张孝祥·西江月·不识平源太守
- 秋满漓源,瘴云净、晓山如簇。 -- 出自宋·张孝祥·满江红·秋满漓源
- 见说桃源无路。 -- 出自宋·张炎·如梦令·不是潇湘风雨
- 却笑桃源深处隐,跻攀。 -- 出自宋·张炎·南乡子·风月似孤山
- 却恐桃源自此通。 -- 出自宋·张炎·渔歌子·□□□□□子同
- 诚感泉源异,兵严士庶康。 -- 出自宋·夏竦·奉和御製读五代梁史
- 濬发璿源开物始,密敷鸿荫肇基先。 -- 出自宋·夏竦·奉和御製真游殿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