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在第4个字的诗句
源在第四个字的诗句
- 不是桃源不归去,故人多半在烟霄。 -- 出自宋·李绚·送天柱冯先生
- 安得心源凉似水,虎溪遥羡老僧禅。 -- 出自宋·李至·依韵奉和来篇
- 来自清源葛已覃,君王问蜡我犹堪。 -- 出自宋·林光朝·九日同出真珠园再用前韵
- 昭代璿源远,高秋宝月前。 -- 出自宋·林光朝·东宫生日六首·癸巳
- 来自清源葛已覃,君王问猎我犹堪。 -- 出自宋·林光宗·九日同出真珠园再用前韵
- 遥睇麻源村,梦思劳辗转。 -- 出自宋·林梦英·碧涧书堂
- 水绕桃源堤上下,花迷金谷路高低。 -- 出自宋·刘壎·句
- 路隔仙源不可寻,紫墙霜戟夜沉沉。 -- 出自宋·刘骘·代意
- 人说桃源是隐民,神仙纪景即非真。 -- 出自宋·陆文圭·江阴有桃源图方圆尺许宫室人物如针粟可数相
- 幸得庆源流自远,匡扶人世释尘嚣。 -- 出自宋·吕祖谦·睢阳五老图赞
- 曾有长源碑,在夫子庙庭。 -- 出自宋·马之纯·拟岘亭诗
- 枯尽百源无一滴,老龙何处卷云眠。 -- 出自宋·牟巘五·己已秋七月不雨人心焦然乃戊午斋宿致城隍清
- 始信桃源隔几秦,后来无复问津人。 -- 出自宋·钱选·题桃源图
- 一派灵源流不尽,教人疑是九天来。 -- 出自宋·石泳坚·龙岩山
- 苕溪之源流洞天,中有福地寿可延。 -- 出自宋·史宗恺·和周丞丈游洞霄韵
- 政自渊源出,声连海岳清。 -- 出自宋·释宝昙·谢殿撰挽词二首
- 息虑迷源,明机自昧。 -- 出自宋·释法薰·偈倾一百三十三首
- 得个清源鈯斧儿,南台石上锄荒草。 -- 出自宋·释梵言·送务绅禅者分卫歌
- 珍重洪源湖海众,个中不隔一毫釐。 -- 出自宋·释慧开·偈颂八十七首
- 凌灭曹源生,训徒参活句。 -- 出自宋·释慧开·偈颂八十七首
- 北济渊源连海峤,西岐枝叶茂江湖。 -- 出自宋·释慧远·偈颂一百零二首
- 濯锦之源,怒涛汹涌吞三峡。 -- 出自宋·释慧远·典午和尚赞
- 举棹迷源兮{左木右户下加上四下衣}索已露,移舟别水兮眼倒生筋。 -- 出自宋·释慧远·木平和尚赞
- 识其渊源,得其枢要。 -- 出自宋·释了惠·偈颂七十一首
- 未达曹源渊奥,依然两段不同。 -- 出自宋·释妙伦·断溪
- 东山之源,东磵之渊。 -- 出自宋·释普济·石佛清长老请赞
- 返本还源空觉海,满堂风月雨初晴。 -- 出自宋·释普济·起水陆堂
- 未彻根源肯便休,炼磨三种愈精修。 -- 出自宋·释普宁·雪窦前堂音座寮有炼指行人求颂
- 觉尽还源见本心,洞庭无盖碧沈沈。 -- 出自宋·释如净·送觉兄归洞庭
- 学问渊源汲绠深,逢时肯作子光瘖。 -- 出自宋·释善珍·次曾都仓韵
- 接得灵源正脉亲,险崖机里解翻身。 -- 出自宋·释绍昙·泉山
- 洞彻根源,迥绝机宜。 -- 出自宋·释师范·禅人请赞
- 更有洪源水,滔滔在岭西。 -- 出自宋·释守芝·偈
- 苕溪发源自天目,一豀东之漾寒渌。 -- 出自宋·释文珦·过苕溪
- 又闻发源自天目,悬高坠峻如建瓴。 -- 出自宋·释文珦·苕霅歌
- 全似桃源里,游人到欲迷。 -- 出自宋·释文珦·山村
- 绝似桃源里,唯无洞口花。 -- 出自宋·释文珦·深村
- 高厚同源,万殊一体。 -- 出自宋·释心月·小师正知画师顶相请赞
- 咫尺曹源有路通,游鱼何事自迷踪。 -- 出自宋·释心月·清溪
- 直截根源佛所印,三界虚出失性命。 -- 出自宋·释印肃·颂证道歌·证道歌
- 左右逢源名实相,从斯周匝卧云闲。 -- 出自宋·释印肃·颂十玄谈
- 返本还源事已差,轻罗不著外寻麻。 -- 出自宋·释印肃·颂十玄谈·还源
- 左右逢源,大目犍连。 -- 出自宋·释印肃·彭心斋讳逢源自作颂呈师师於一句下加三句
- 却被耽源添一线,至今描邈乱纷纷。 -- 出自宋·释原妙·颂古三十一首
- 识得根源认得伊,全身犹堕在尘围。 -- 出自宋·释原妙·示如法禅人
- 彻见其源,如指诸掌。 -- 出自宋·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
- 照彻灵源湛不浑,方知幻泡同无碍。 -- 出自宋·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
- 性得渊源,穷通自然。 -- 出自宋·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 湛湛河源翡翠碧,团团海日珊瑚红。 -- 出自宋·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 湛乎性源,游乎度门。 -- 出自宋·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