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在第14个字的诗句
源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
- 莫惊池里寻常满,一井清泉是上源。 -- 出自唐·姚合·咏盆池
- 心慕腥膻伤物命,意生贪爱损根源。 -- 出自元·谭处端·瑞鹧鸪·人人学道慕腥膻
- 许多同辈矜科第,已过年华付水源。 -- 出自清·李鸿章·赴试途中有感
- 东山七月无人解,只是周公学有源。 -- 出自宋·陈普·学诗
- 两晋士风真可笑,尽将管葛许深源。 -- 出自宋·陈普·咏史下·殷浩
- 夷甫登朝日月昏,争知安石亦深源。 -- 出自宋·陈普·咏史下·谢安
- 远客杖藜来往熟,却疑身世在桃源。 -- 出自宋·卢多逊·南水村
- 左右逢源无限意,几人于此彻根源。 -- 出自宋·释师观·偈颂七十六首
- 残章断简弃不录,自愧潢潦无根源。 -- 出自宋·杨时·向和卿览余诗见赠次韵奉酬
- 精神照座如神仙,滔滔挥翰倾河源。 -- 出自宋·曾丰·寿陈龙图
- 何处渡头风浪喧,隔波仙景似桃源。 -- 出自明·陈宪章·秋江唤渡
- 溪边六逸李太白,林下七贤杨巨源。 -- 出自宋·胡铨·逸贤峒
- 从来到处安心地,肯认家山作本源。 -- 出自宋·胡铨·逸贤峒
- 谩使楚囚临澧浦,难教汉使识河源。 -- 出自宋·晁说之·病目作近体诗五首
- 内外修攘明治体,忧勤终始养心源。 -- 出自宋·徐元杰·甲辰恭和御制
- 八十山僧眼未昏,独寻流水到穷源。 -- 出自唐·李涉·赠龙泉洞尘上人
- 边锁无虞庭少讼,不妨仙释问真源。 -- 出自宋·曾几·送李似举尚书帅桂州二首
- 官府新辞上界仙,碧瑶沿口晋桃源。 -- 出自宋·周必大·次韵杨廷秀待制二首
- 化行同邑得模楷,经授犹子留渊源。 -- 出自宋·周必大·龙泉项汝弼字唐卿卢溪书院
- 万点红随雪浪翻,恍疑身到武陵源。 -- 出自宋·周必大·丁酉二月二十日同部中诸公游下竺御园坐枕流
- 言立岂徒规后学,书存端可识真源,瓣香再拜公应鉴,自愧传衣忝嫡孙。 -- 出自宋·高翥·拜尹和靖先生墓
- 远近利民因智力,周回润物像心源。 -- 出自唐·方干·侯郎中新置西湖
- 欲知到底无尘染,堪与吾师比性源。 -- 出自唐·方干·僧院小泉井
- 一朝负谴辞丹阙,五年待罪湘江源。 -- 出自唐·戎昱·赠别张驸马
- 云水千重绕洞门,独归何处是桃源。 -- 出自唐·施肩吾·送绝尘子归旧隐二首
- 绝壁相欹是洞门,昔人从此入仙源。 -- 出自唐·章碣·桃源
- 七情汩心心愦昏,窒慾如水澄其源。 -- 出自宋·刘子翚·梦仙谣
- 若有胡麻泛流水,武夷转作武陵源。 -- 出自宋·刘子翚·桃源
- 惊潜初见穿乱藻,亟遁转觉迷深源。 -- 出自宋·刘子翚·打鱼歌
- 虢虢溪流响何处,乱山无数不知源。 -- 出自宋·王之道·山西庄舍赠信上人和彦时兄四首
- 扬子渴如马文园,宰官特赐桃花源。 -- 出自元·杨维桢·红酒歌谢同年智同知作
- 松门桂华秋月圆,拄杖高寻万古源。 -- 出自明·李梦阳·白鹿洞别诸生
- 何用深求避秦客,吾家便是武陵源。 -- 出自唐·吴融·山居即事四首
- 只此无心便无事,避人何必武陵源? -- 出自唐·吴融·偶书
- 伏藏山林弄凶器,今可先事塞其源。 -- 出自宋·郑獬·淮扬大水
- 行人莫罪无情水,一笑华清是祸源。 -- 出自宋·强至·温泉
- 洮陇居人瞻汉使,此行知不为河源。 -- 出自宋·强至·送郡判郑世表库部奉使陕西
- 谢客风流临海峤,秦人歌啸入花源。 -- 出自宋·范祖禹·和张二十五游白龙溪甘水谷郊居杂咏七首
- 作诗求工今则然,古人培本深其源。 -- 出自宋·陈造·魏知元有赠仍索诗此言别二首
- 穷山必到嵩华颠,穷水必极昆仑源。 -- 出自宋·吴泳·赋半斋送张清卿分教嘉定
- 故人声迹应自绝,不寄一行山巨源。 -- 出自宋·李弥逊·石门寺前溪上有亭余榜以通幽陈丞有诗次韵三
- 笑吸百川淋酒渴,旁看三峡倒词源。 -- 出自宋·邓肃·凤池小饮
- 寒山濯濯空堆皱,野水瀰瀰不待源。 -- 出自宋·胡寅·过疏山题一览亭梁溪公所书也二首
- 问学据今宜了了,唱酬从此定源源。 -- 出自宋·胡寅·初归范伯达弟相会夜归有成
- 由来孝弟动鬼神,宦学所自为根源。 -- 出自宋·李流谦·挽李子和知县
- 文采於菟见一斑,旧知句法有渊源。 -- 出自宋·吴儆·还程彦举诗卷
- 老坡送江直入海,君今归寻江之源。 -- 出自宋·楼钥·送苏寿甫少卿赴潼川漕
- 搜搅胸中万卷富,倾动笔下三峡源。 -- 出自宋·虞俦·赠孙尉姑苏紫石铫孙有诗次韵
- 木落尽还山面目,旱深穷见水根源。 -- 出自宋·赵蕃·归途
- 先世文章出遗逸,当家句法有渊源。 -- 出自宋·赵蕃·寄黄子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