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在第11个字的诗句
源在第一十一个字的诗句
- 明朝置酒当投辖,万斛洪源看倒倾。 -- 出自宋·陈造·次韵王签判
- 淙淙雨势欲沈城,衮衮辞源亦对倾。 -- 出自宋·陈造·再次韵后篇戏朱
- 白花紫柏漫山路,犹觉桃源在世间。 -- 出自宋·吴泳·华严寺
- 儒风忠节两传家,杰气源源长不已。 -- 出自宋·李新·鹤雏引
- 尘迷试问刘安诀,就学仟源点化工。 -- 出自宋·李新·上张幕
- 从兹虚室长生白,占得桃源洞里春。 -- 出自宋·张继先·咏窗
- 公馀唤客坐晚凉,不独桃源真避世。 -- 出自宋·李弥逊·仆和蹈元莲竹之什意在誉竹於莲有投鼠之嫌明
- 切切寒虫常在耳,未识词源万斛水。 -- 出自宋·邓肃·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
- 引领门墙数舍耳,剑之水源自樵水。 -- 出自宋·邓肃·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
- 扁舟载月随夜风,晓到溪源访老农。 -- 出自宋·邓肃·访故人
- 儒生底用苦知书,学到根源物物无。 -- 出自宋·林季仲·赠虞教授别
- 伊谁遣子著袈裟,幸自同源又一家。 -- 出自宋·胡寅·示诗僧了信
- 从教弱水三万里,一棹桃源未迷路。 -- 出自宋·胡寅·晓乘大雾访仲固
- 从不骏足轻千里,岂但词源荡四溟。 -- 出自宋·胡寅·归次湘西元作以诗见迎和之
- 定心古井波浪息,夜气灵源襟韵爽。 -- 出自宋·胡寅·示高台足庵绍印
- 分明余润彻眉间,道德根源固晔然。 -- 出自宋·李流谦·费文达除夔漕作此贺之三首
- 岂闻钩党能留汉,故有桃源可避秦。 -- 出自宋·李流谦·焦山汉末焦光隐於此是日乃其生日士人会者甚
- 若非严濑垂竿客,即是桃源避世人。 -- 出自宋·姜特立·题陈朝干山亭二首·翠微
- 仙山千叠拥云屏,行到桃源境更清。 -- 出自宋·姜特立·游赤松小桃源
- 王杨仕宦曾相接,游夏渊源有自来。 -- 出自宋·楼钥·姜秘监挽词
- 未知方丈景何似,直恐桃源路已通。 -- 出自宋·楼钥·山中怀仲兄
- 寒泉迸溢清且甘,发自灵源匪分派。 -- 出自宋·楼钥·吴山井
- 一朝别我欲远游,欲入桃源深洞里。 -- 出自宋·楼钥·又次韵
- 相家小有四明山,更葺桃源渺莽间。 -- 出自宋·楼钥·史子仁碧沚
- 司成蕴蓄何如厚,万顷渊源海波秀。 -- 出自宋·赵善括·谢葛守诗轴
- 水流花出人间去,应有桃源迷路人。 -- 出自宋·虞俦·和张簿南坡
- 凭愚邀敬多官府,与想桃源源上行。 -- 出自宋·赵蕃·书怀二首
- 西山南浦饫搜寻,武陵桃源蹔探讨。 -- 出自宋·赵蕃·赠于革去非时为武陵尉
- 性与天道亦得闻,伊洛寻源未为失。 -- 出自宋·叶适·送陈寿老
- 刘郎莫恨相逢晚,且喜桃源路已通。 -- 出自宋·卢炳·鹧鸪天·秋月明眸两鬓浓
- 只今何许,当时三峡倒词源。 -- 出自·李好古1·水调歌头·历历江南树
- 是日天明风气柔,入自交源茗源出。 -- 出自宋·程珌·新旧句
- 竹舆莫作追程去,半似桃源欲细论。 -- 出自宋·郑清之·金峨途中
- 那知万古文选理,不尽词源八节滩。 -- 出自宋·程公许·池口昭明太子钓矶蜀僧住山相邀访古和壁间韵
- 修眉兮连娟,曼翠霭兮麻源。 -- 出自宋·程公许·拟九颂·峨峰书院
- 风尘世路知难拗,潢潦词源恐易乾。 -- 出自宋·程公许·和史子修投赠二首韵时被命至玉堂
- 姑溪之水清且漪,青山之源衍而汰。 -- 出自宋·岳珂·李端叔命驾神仙二帖
- 皇览徐公百不忧,衮衮庆源由积善。 -- 出自宋·赵福元·寿徐尉
- 浮云遮断人间事,浪说桃源今世稀。 -- 出自宋·宋自逊·山家
- 认一点、星球挂也,士女桃源洞里。 -- 出自宋·吴潜·宝鼎现·晚风微动
- 要识真铅汞,都来只一根源。 -- 出自宋·萧廷之·西江月·要识真铅真汞
- 主人不用平泉誓,自有根源六艺存。 -- 出自宋·李曾伯·乙已题制参萧应父袭芳亭
- 绵绵寿脉无穷处,一派根源在至仁。 -- 出自宋·李曾伯·寿应茶马
- 不须远远苦求师,恭敬渊源可细推。 -- 出自宋·赵汝腾·送陈善世
- 不妨北海常开樽,岂但休源乃施榻。 -- 出自宋·卫宗武·和野渡为青溪赋
- 秘檐飞远发辉光,向此心源默坐忘。 -- 出自宋·吴申·题招提院静照堂
- 脍鲈沽酒醉芦花,此乐桃源人未识。 -- 出自宋·姚勉·桃源行
- 图中想像晋桃源,问着桃源不澉言。 -- 出自宋·胡仲弓·题桃源图
- 书慵卷起閒今古,回向心源不动时。 -- 出自宋·马廷鸾·谢洁斋惠炉瓶
- 此是大法论嫡庶,未是穷源寻极致。 -- 出自宋·何梦桂·赠地理钱季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