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在第10个字的诗句
源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
- ⑨潭州蔚人望,洞庭证源泉。 -- 出自近代·蔡和森·少年行
- 始知真隐意,何必入桃源。 -- 出自清·吴绡·啸台
- 应运推邦直,乘时讲化源。 -- 出自宋·宋庠·赠兵部尚书鲁肃简公挽词三首
- 野笠锄春陇,横槔汲晓源。 -- 出自宋·宋庠·谋退四首
- 曩例褒成衮,先猷化启源。 -- 出自宋·宋庠·讲读春秋彻篇侍宴崇政殿奏御
- 峰回徒觉秀,瀑远不知源。 -- 出自宋·宋庠·宿鹿门寺
- 列圣文垂象,旁行笔记源。 -- 出自宋·宋庠·赠传法光梵二大卿兼述译场之盛
- 不奈沧波阔,鸠山有故源。 -- 出自宋·宋庠·四月十五日晚出溪上留连不能去
- 四十载居尊,勤劳涤化源。 -- 出自宋·余靖·仁宗皇帝挽诗二首
- 当结明月期,与君酌醇源。 -- 出自宋·黄庶·谢崔象之示诗稿
- 朝行箕山麓,暮挹颍水源。 -- 出自宋·黄庶·过许由冢
- 病来诗思减,东望想词源。 -- 出自宋·项安世·寄韩丈兄弟
- 谁渭渊明远,我住栗里源。 -- 出自宋·项安世·江州陈制送酒
- 聊持瞬息念,一究空有源。 -- 出自宋·张嵲·春晴散步庭下
- 白发一无成,颇识委与源。 -- 出自宋·陈傅良·闻叶正则阅藏经次其送客韵以问之
- 四大知安稳,根尘要反源。 -- 出自宋·章甫·和沈商卿次前韵
- 肠断东来水,滔滔共一源。 -- 出自宋·章甫·忆弟妹
- 目前能转物,笔下尽逢源。 -- 出自宋·张镃·读乐天诗
- 木落山呈骨,泉空水反源。 -- 出自宋·刘宰·偶成
- 每爱诗无敌,应知学有源。 -- 出自宋·乐雷发·访表叔李竹斋
- 名方登禁掖,身已谪南源。 -- 出自宋·刘黻·拜无垢先生祠
- 世科事业无如子,经学源流可致君。 -- 出自宋·许月卿·寄题岩经楼
- 泠泠山下泉,汩汩谷中源。 -- 出自明·张羽·杂诗(三首)
- 士有避世者,高居浙江源。 -- 出自明·张羽·杂言(十一首)
- 胡不见庐山三峡水,此源亦接明河底。 -- 出自宋·陈舜俞·三峡桥
- 石磴梯山一里高,荒烟源处税渔樵。 -- 出自宋·陈舜俞·诗二首
- 夙夜念淮水,清心大吾源。 -- 出自宋·陈舜俞·失题
- 胡为舍我去,独指岷江源。 -- 出自宋·孔武仲·送元珍赴官合州
- 傍石结山屋,为园近水源。 -- 出自明·罗洪先·石屋赠彭翁(名簪,靖州守)
- 倏然香林下,似得桃花源。 -- 出自明·王恭·初秋同叔弢彦时游崇山兰若
- 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 -- 出自宋·蔡卞·楞严经偈
- 习俗日颓坏,畴能塞其源。 -- 出自明·方孝孺·闲居感怀(九首)
- 种木必培根,清流必澄源。 -- 出自宋·蔡沈·古意二首
- 百川各分流,至海皆同源。 -- 出自宋·晁公溯·范子庚见示长书
- 凄然在川上,会思澄其源。 -- 出自宋·晁公溯·寄宋嗣宗
- 饮之心为清,如洗浊水源。 -- 出自宋·晁公溯·池上
- 旁有蒋子池,沮洳无根源。 -- 出自宋·晁公溯·劳刘子仪视作红花堰
- 九经在践履,勤劳穷渊源。 -- 出自宋·晁谦之·送侄子靖还九经堂
- 紫阳道坦行来熟,洛水源深向上窥。 -- 出自宋·陈宓·和卓省元韵
- 渔舟忽相过,疑是武陵源。 -- 出自宋·陈某·赵仲瑜小景二首
- 线引温汤浦,觞浮雪水源。 -- 出自宋·陈谦·瞿唐峡
- 民间利病搜求久,财计源流讲究深。 -- 出自宋·陈文蔚·送赵德勤将漕淮东
- 世间潢潦水,可叹无根源。 -- 出自宋·陈文蔚·和胡应祥游石进韵
- 非博奚反约,溯流乃求源。 -- 出自宋·陈文蔚·寄题微州李君博文阁
- 自古相传惟此道,一派源流端可考。 -- 出自宋·陈文蔚·右溪道中偶作
- 金能生水水涵金,本本源源造化心。 -- 出自宋·陈岩·金沙泉
- 明日酒醒应难绝倒,剡源溪上看芳草。 -- 出自宋·戴表元·醉歌赠袁茂才
- 全家作楚鬼,只影穷江源。 -- 出自宋·戴表元·送乡友林耕道往信州因寄李明通
- 刮摩尽结实,涵揉归本源。 -- 出自宋·杜范·送子谨叔
- 分明太极图中意,更续源源付后贤。 -- 出自宋·度正·正伏承泽深佥判学士贤友以正生朝宠贶佳篇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