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在第10个字的诗句
源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
- 永惟宗祀计,忍自遏其源。 -- 出自宋·程公许·去岁重阳日得彦威信附六月间二小倒及从弟倒
- 如水日夜东,岂必同一源。 -- 出自宋·岳珂·上高赵宰同叔遗以诚斋集……
- 虽然,艺在当家,羽亦有源,存中瞻前,文通比肩。 -- 出自宋·岳珂·沈叡达书简帖赞
- 黉堂深惜昔,六典共寻源。 -- 出自宋·阳枋·挽伏德华主簿
- 我有一竿竹,偏会取根源。 -- 出自宋·夏元鼎·水调歌头·我有一竿竹
- 时人莫作画图看,说著源头正可伤。 -- 出自宋·王柏·题长江图三绝
- 请观朱子方塘喻,要识源头活水来。 -- 出自宋·王柏·汲斋吟
- 勋烈高忠简,夫人衍庆源。 -- 出自宋·王柏·寒夫人挽章
- 妙龄翰墨富摛藻,肯堂源委从巍冠。 -- 出自宋·李曾伯·送管季衡赴省
- 时能挹前辈,为政有根源。 -- 出自宋·赵汝腾·饯用晦侄南安令
- 厥闻忠孝者,所出同一源。 -- 出自宋·赵孟坚·上习庵陈先生
- 洗泥何能清,救弊应其源。 -- 出自宋·赵孟坚·咏史赠王侍御
- 五常百行异其名,腔子源头一个诚。 -- 出自宋·李昴英·送演侄三首
- 携家驱宦牒,短棹泛桃源。 -- 出自宋·胡仲弓·舟中即事
- 行行一尊酒,相送玉溪源。 -- 出自宋·赵文·黄西有以清江李侯书来袁见招不果就既去西有
- 尚怀又杏馆,且擬小桃源。 -- 出自宋·汪宗臣·乙亥避地横槎山中
- 亦欲避秦高隐去,桃花源上觅渔舟。 -- 出自宋·仇远·兵间有歌舞者
- 不须问芝岭,不须寻桃源,桃源芝岭近在永阳里。 -- 出自宋·熊禾·别永福诸友
- 白头离乱日,只认是桃源。 -- 出自宋·张埴·过玉山庄居
- 先打南,后打北,留取清源作佛国。 -- 出自·***·黄涅槃谶
- 碧霄回骑射,丹洞入桃源。 -- 出自唐·武元衡·夏日陪冯许二侍郎与严秘书游昊天观览旧题,
- 断云归旧壑,流水咽新源。 -- 出自唐·许尧佐·石季伦金谷园
- 伊情有远澜,余志逊其源。 -- 出自宋·欧阳詹·答韩十八驽骥吟
- 往来更后人,浇荡醨前源。 -- 出自宋·欧阳詹·李评事公进示文集因赠之
- 云山如画出,人住小桃源。 -- 出自宋·王炎·胜赏亭
- 地闲分鹿苑,景胜类桃源。 -- 出自唐·李君何·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园花发
- 江亭闲望处,远近见秦源。 -- 出自唐·周弘亮·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园花发
- 野竹多微径,严泉岂一源。 -- 出自唐·李德裕·近于伊川卜山居,将命者画图而至,欣然有感
- 直以蒸黎念,思陈政化源。 -- 出自唐·蒋防·藩臣恋魏阙
- 楚镇惟黄岫,灵泉浴圣源。 -- 出自唐·李敬方·题黄山汤院
- 曾逢异人说,风景似桃源。 -- 出自唐·杨发·南溪书院
- 采薇秦山镇,养亲湘水源。 -- 出自唐·邵谒·送从弟长安下第南归觐亲
- 采药不得根,寻河不得源。 -- 出自唐·邵谒·览张骞传
- 山衣毳烂唯添野,石井源清不贮泥。 -- 出自唐·李山甫·迁居清溪和刘书记见示
- 月好虎溪路,烟深栗里源。 -- 出自唐·李咸用·庐山
- 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 -- 出自唐·徐介·耒阳杜工部祠堂
- 报慈弘孝理,行道得真源。 -- 出自唐·成崿·登圣善寺阁望龙门
- 众人乘其流,夫子达其源。 -- 出自唐·吴筠·听尹炼师弹琴
- 幸闻至精理,方见造化源。 -- 出自唐·吴筠·步虚词十首
- 苏生佩六印,奕奕为殃源。 -- 出自唐·吴筠·览古十四首
- 安知郡城侧,别有神泉源。 -- 出自唐·孟翔·奉和郎中游仙山四瀑布兼寄李吏部、包秘监判
- 尽变衣冠俗,终归礼义源。 -- 出自元·王逢·题马洲书院
- 四象内、只用澄鲜,湛湛源流端正。 -- 出自元·王哲·瑶台月 其中疑有脱误
- 认取起初真性,捉住根源方便。 -- 出自元·王哲·喜适莺 赠道友
- 去质贪华,还淳复古,本源浊以徐清。 -- 出自元·侯善渊·满庭芳·去质贪华
- 千古微茫洙泗,浩浩发源伊洛,百折障狂澜。 -- 出自元·王恽·水调歌头 寿雪齐
- 笄始初、立教派分三,其源一。 -- 出自元·李道纯·满江红 赠丁县令三教一理
- 寂寂空空,没空色养,真源返扑,默默熟惯。 -- 出自元·王志谨·金人捧露盘 鸣鹤余音卷一
- 面墩更脱吹笳地,为接源头湿夜吟。 -- 出自近代·陈三立·四月朔蔡师愚仇徕之挈艇子寻青溪
- 愿得返魂香,返其淳化源。 -- 出自宋·田锡·擬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