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在第10个字的诗句
湍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
-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 出自唐·李白·金陵望汉江
- 我心本如此,月满江不湍。 -- 出自宋·苏轼·藤州江下夜起对月赠邵道士
- 置之江淮交,清诗洗江湍。 -- 出自宋·苏轼·昨见韩丞相言王定国今日玉堂独坐有怀其人
- 晨瓶得雪乳,暮瓮渟冰湍。 -- 出自宋·苏轼·白鹤山新居凿井四十尺遇盘石石尽乃得泉
- 萧萧见白日,汹汹开奔湍。 -- 出自唐·杜甫·营屋
- 或铺为慢流,或激为奔湍。 -- 出自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 行披终南云,飞渡黄河湍,岿然过空城,人言古长安,霜露蒙荆榛,喟然增永叹。 -- 出自宋·陆游·寓怀
- 苦热厌城市,初夜临江湍。 -- 出自宋·陆游·避暑江上
- 初才淅沥洒窗户,俄已湍泻鸣沟溪。 -- 出自宋·陆游·後一日复雨
- 台岭践嶝石,耶溪溯林湍。 -- 出自唐·孟浩然·游云门寺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①
- 台岭践磴石,耶溪溯林湍。 -- 出自唐·孟浩然·题云门山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
- 抱板寻旧圃,弊庐临迅湍。 -- 出自唐·岑参·太一石鳖崖口潭旧庐招王学士
- 扰扰贤与愚,流沙逐惊湍。 -- 出自宋·欧阳修·夜闻风声有感奉呈原父舍人圣俞直讲
- 河堤决东郡,老弱随惊湍。 -- 出自唐·韩愈·龊龊
- 巨细各乘运,--韩愈湍涠亦腾声。 -- 出自唐·韩愈·城南联句
- 薄烟横绝巘,轻冻涩回湍。 -- 出自唐·骆宾王·早发诸暨
- 太虚元碧净,倒影动清湍。 -- 出自宋·杨万里·拟上舍寒江动碧虚诗
- 忆从严陵归,水落不能湍。 -- 出自宋·杨万里·柴步滩
- 上凌紫霄峰,下弄白石湍。 -- 出自宋·范成大·秋日杂兴
- 何处春能早,疏篱限激湍。 -- 出自宋·范成大·合江亭隔江望瑶林庄梅盛开,过江访之,马上
- 乡春连楚越,旅宿寄风湍。 -- 出自唐·刘长卿·瓜洲驿奉饯张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却复宪台充
- 山泽含馀雨,川涧注惊湍。 -- 出自唐·韦应物·还阙首途,寄精舍亲友
- 上陟白云峤,下冥玄壑湍。 -- 出自唐·韦应物·送阎寀赴东川辟
- 小颦风树蹁跹鹤,浅约湍沙浩荡鸥。 -- 出自宋·文天祥·山中呈聂心远诸客
- 洞天福地深数里,石壁湍流清四时。 -- 出自宋·文天祥·辟山寄朱约山
- 忽以口语去,鼓船下惊湍。 -- 出自宋·黄庭坚·奉同子瞻韵寄定国
- 陇头闻戍鼓,岭外咽飞湍。 -- 出自唐·卢照邻·早度分水岭
- 梯山畦麦秀,囊石障溪湍。 -- 出自宋·戴复古·山中即目二首
- 幽人诗梦醒,清响得松湍。 -- 出自元·王冕·题曹云西南山水
- 河流未到海,平陆皆惊湍。 -- 出自明·刘基·在永嘉作
- 青灯晦壁角,檐溜如崩湍。 -- 出自明·刘基·雨中杂诗(四首)
- 层台何其高,山石流洪湍。 -- 出自唐·常建·赠三侍御
- 上见悬崖崩,下见白水湍。 -- 出自唐·常建·宿五度溪仙人得道处
- 片云隔苍翠,春雨半林湍。 -- 出自唐·钱起·中书王舍人辋川旧居
- 香云空静影,定水无惊湍。 -- 出自唐·钱起·东城初陷,与薛员外、王补阙暝投南山佛寺
- 焉得从钓舟,逆上严子湍。 -- 出自宋·梅尧臣·次韵和永叔夜闻风声有感
- 古祠鸣野鸟,乱石激春湍。 -- 出自宋·梅尧臣·送崔主簿赴睦州清溪
- 旭日媚春卉,微风生鸣湍。 -- 出自宋·王禹偁·扬州池亭即事
- 借问天津桥下水,当时湍急作何声。 -- 出自宋·邵雍·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 出自宋·陈师道·舟中二首
- 山培浮土为田肉,涧束湍流有石痕。 -- 出自宋·陈著·正月五日访王韦轩知府东坞真诏道中
- 候鼓遥喧岸,行舟逆上湍。 -- 出自宋·宋祁·晚发
- 扁舟欲到泷口湍,春水湍泷上水难。 -- 出自唐·元结·宿丹崖翁宅
- 荒林藏积雪,乱石起惊湍。 -- 出自唐·皇甫冉·送令狐明府
- 向青穿峻岭,当白认回湍。 -- 出自唐·李频·府试观兰亭图
- 洒木喷微沫,冲崖激怒湍。 -- 出自宋·徐照·石门瀑布
- 平擘苍崖破,晴空雪溜湍。 -- 出自宋·方岳·题汤郎中玉峡
- 峡山无平冈,峡水多悍湍。 -- 出自宋·苏洵·忆山送人
- 秋灯下木叶,夜艇隔风湍。 -- 出自明·高启·送张羽后夜坐西斋
- 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 -- 出自宋·刘克庄·宿千岁庵听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