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在第14个字的诗句
湄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
- 孝祖淳熙极盛时,此泉曾发蜀江湄。 -- 出自宋·姚勉·题蜀江观
- 云淡风轻欲暮时,舣舟独载剡溪湄。 -- 出自宋·胡仲弓·访戴鍊师不值
- 浴乎沂,漱乎逵,晞予发兮二水之湄。 -- 出自宋·王奕·八月八日偕庙学教授曹彦礼及孔颜孟三氏诸孙
- 黄鹤楼前吹笛时,白蘋红蓼满江湄。 -- 出自唐·吕岩·题黄鹤楼石照
- 畬馀宿麦黄山腹,日背残花白水湄。 -- 出自唐·武元衡·南昌滩
- 五王扈驾夹城路,传声校猎渭水湄。 -- 出自唐·郑嵎·津阳门诗
- 乍对烟霞吟海峤,应思蘋蓼梦江湄。 -- 出自·李中·海上和郎戬员外赴倅职
- 独向东南人不会,弟兄俱在楚江湄。 -- 出自唐·蒋吉·闻歌竹枝
- 先生居前三子后,恂恂如在汾河湄。 -- 出自宋·石介·乙亥冬富春先生以老儒醇师居我东齐济北张泂
- 埋名袖手君得辞,行宫今在江这湄。 -- 出自宋·敖陶孙·醉歌赠邹孝忠
- 孤山梅蕊正开时,杖屦还须访水湄。 -- 出自宋·裘万顷·钱仲庸主簿入京三首
- 忆昔从君渔钓时,小舟行遍楚江湄。 -- 出自宋·裘万顷·读伯仁诗卷
- 三十一年鸿荡癯,只影流落长江湄。 -- 出自宋·刘黻·三十一岁吟
- 白玉为勒络青丝,与君并辔河水湄。 -- 出自宋·艾可翁·君马黄
- 崒峍浮图插翠微,长连山影浸江湄。 -- 出自宋·艾性夫·登六和塔
- 汉江游女花艳奇,靓妆连袂江之湄。 -- 出自明·李濂·大堤曲
- 千年墨浸东风里,一掬吟魂秋水湄。 -- 出自宋·陈自新·栖云龙潭
- 盘回一径穿碧绦,谷口数家耕水湄。 -- 出自宋·仇伯玉·访王官谷休休亭二首
- 佛灯孤照净琉璃,吟尽疏星印水湄。 -- 出自宋·戴栩·定海九龙山
- 何当投劾便归去,发船打鼓清江湄。 -- 出自宋·丁逢·次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 中原表表日星垂,积善传家泗水湄。 -- 出自宋·方回·读太原王氏家记二首
- 舂陵太守真好奇,结茅肥遁湘江湄。 -- 出自宋·高斯得·题浯溪寺
- 西川凿山三大像,突兀皆在江之湄。 -- 出自宋·何耕·题龙华佛阁
- 桃浪流香春雨馀,渔灯深夜出溪湄。 -- 出自宋·蒋旦·柘川渔火
- 郑公赋政鬓如丝,符竹新分晋水湄。 -- 出自宋·李复·酬汾守郑大夫
- 不与英声流上国,已有诗卷传江湄。 -- 出自宋·李嘉谋·次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 十年骑马画桥归,长记朱楼傍水湄。 -- 出自宋·林亦之·横路林少皋挽词
- 穷冬不竭春不溢,往往石眼通江湄。 -- 出自宋·刘名世·墨池发祥诗呈蒋教
- 帝遣云軿镇南极,祠宫姑寓江之湄。 -- 出自宋·闾丘泳·次袁说友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 天教来作东道主,叹声和气生江湄。 -- 出自宋·钱鍪·次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 黄鹤楼前共语时,白苹红蓼对江湄。 -- 出自宋·释正觉·颂古二十一首
- 芝茎底事生庭砌,莼叶胡为上井湄。 -- 出自宋·舒岳祥·金线草
- 人言道院属江西,古一真人卧水湄。 -- 出自宋·宋高宗·徐熙设色花鸟
- 俚蜺婉娈习和雅,窃笑胡为瓶井湄。 -- 出自宋·苏籀·饮东窗一首
- 万木参天绕寺篱,一声孤磬彻江湄。 -- 出自宋·孙迈·游齐山寺寻陈鸿断碑
- 卢茨源上风烟好,结架遥怜云水湄。 -- 出自宋·陶迁·题清芬阁二首
- 纷纷狱市如棼丝,与子共事西江湄。 -- 出自宋·王洋·送钱显道赴临安学宫
- 苍阙门龙辞日下,红旌引骑照江湄。 -- 出自宋·王仲修·送程给事知越州
- 要令利济均四海,无间山岩与水湄。 -- 出自宋·毋丘恪·次袁说友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 此景此时难著脚,输渠耐冷立江湄。 -- 出自宋·杨公远·偶得李竹屋居士摘和靖先生梅诗四联演成八韵
- 事闻黄屋亦动色,亟诏立祠河水湄。 -- 出自宋·喻良能·题愍孝庙次王龟龄韵
- 荒村十里展琉璃,依旧篮舆涉水湄。 -- 出自宋·袁说友·被旨许浦蒐兵道中冻合舍舟行陆二首
- 何如此峰无限好,行行列列临江湄。 -- 出自宋·袁说友·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 德风草偃閫以外,观颂下转江之湄。 -- 出自宋·张縯·次袁说友巫山十二峰古风二十五韵
- 吾友黄君字泽之,家住萧溪之水湄。 -- 出自明·张掞·赠萧溪耕者
- 吾乡葛氏真好奇,凿开石井山之湄。 -- 出自宋·郑瀛·葛井涵秋
- 西飞渺渺秦山曲,东去悠悠沧海湄。 -- 出自元·陈基·鸿雁篇
- 五陵埋骨遗山址,二秀消魂记水湄。 -- 出自明·何允泓·读金元诸公遗集各赋一章凡五首
- 争如沤鹭忘机好,依旧无心在水湄。 -- 出自明·刘三吾·湘南杂咏(三首)
- 渡河正遇风浪恶,回船少住溪水湄。 -- 出自明·全室宗泐·天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