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在第13个字的诗句
清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待得蟠桃三熟,与群仙、会宴西清。 -- 出自宋·无名氏·满庭芳·瑞霭非烟
- 搭手寻思,百年如梦,算来何不清闲。 -- 出自宋·无名氏·满庭芳·搭手寻思
- 他年归去,强山阴处,一枕晓霞清。 -- 出自宋·无名氏·失调名
- 寄与东君,徒教知人,别後岁寒清意。 -- 出自宋·无名氏·喜迁莺·腊残春未
- 何逊扬州,拾遗东阁,一见便生清兴。 -- 出自宋·无名氏·喜迁莺·霜凝雪沍
- 三俊才名,三儒文学,更有三君清节。 -- 出自宋·无名氏·喜迁莺·古今三绝
- 四海九州沾惠泽,狼烟影里弄清风。 -- 出自宋·无名氏·望江南 金完颜亮求仙,依托乩仙词,见舆地
- 一味真慵为伴侣,养浩然、岁寒清节。 -- 出自宋·无名氏·无愁可解·返照人间
- 林下材华虽可尚,笔端人物更清妍。 -- 出自宋·无名氏·题童氏画
- 风雷喧豗撼坤轴,飞电交横印清沼。 -- 出自宋·无名氏·书西湖雷峰云讲主草书
- 四坐稽颡叹辩敏,文字响亮如清球。 -- 出自宋·梅尧臣·寄维阳许待制
- 紫袍宝带照屋屋,饮水啜茗当清风。 -- 出自宋·梅尧臣·高车再过谢永叔内翰
- 冠服难知岁月远,但见仪卫森清都。 -- 出自宋·梅尧臣·观何君宝画
- 我为病衰方止酒,愿携茶具作清欢。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吴正仲闻重梅已开见招
- 月落西楼露气寒,大明将谒望清班。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原甫早赴紫宸朝待旦假寐
- 艺奇体妙按者谁,金貂大尹宴清池。 -- 出自宋·梅尧臣·和永叔柘枝歌
- 先时二日车驾幸,为民祈福输清衷。 -- 出自宋·梅尧臣·十六日会灵火
-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 出自宋·王禹偁·官舍竹
- 戾气中人为疾病,和气养物号清微。 -- 出自宋·邵雍·首尾吟
- 年老逢春雨乍晴,雨晴况复近清明。 -- 出自宋·邵雍·年老逢春十三首
- 便把樽罍通意思,须防风雨害清和。 -- 出自宋·邵雍·年老逢春十三首
- 老去无成鬓已斑,纵心年岁合清闲。 -- 出自宋·邵雍·老去吟
- 六老相陪卿与郎,闲曹饶却不清狂。 -- 出自宋·邵雍·依韵和王安之卿六老诗仍见率成七
- 水际竹边闲适处,更无尘事只清凉。 -- 出自宋·邵雍·依韵和王安之卿六老诗仍见率成七
- 将养精神便静坐,调停意思喜清吟。 -- 出自宋·邵雍·又旋风吟二首
- 乐国久容人避乖,非窝何以状清怀。 -- 出自宋·邵雍·代简谢尹处初先生
- 已约月陂寻白石,更期金谷弄清泉。 -- 出自宋·邵雍·和王规甫司勋见赠
- 唯有前{左土右犀}好风月,清光依旧属闲人。 -- 出自宋·邵雍·十九日归洛城路游龙门
- 满目荷花千万顷,红碧相杂敷清流。 -- 出自唐·李璟·游后湖赏莲花
- 风雨关河浩荡愁,骚人憭栗对清秋。 -- 出自宋·晁补之·次韵王正甫马陵感事
- 虎头未用沈沧江,龙尾先看挂清海。 -- 出自宋·晁补之·东坡先生移守广陵以诗往迎先生以淮南旱书中
- 春呼群艳与偕藏,残英风劝作清狂。 -- 出自宋·晁补之·晚春二首一
- 聊浮游以相羊兮,初怫郁而中清。 -- 出自宋·晁补之·遐观栖辞
- 他日江湖空白首,只今关陇有清风。 -- 出自宋·晁补之·次韵毅父提刑将至蒲见寄
- 不知几唤樊口渡,五见新历颁清台。 -- 出自宋·晁补之·次韵苏公翰林赠同职邓温伯怀旧作
- 豁然天外见白日,为君挂席凌清淮。 -- 出自宋·晁补之·淮壖
- 遂使山川有遗恨,却看孙子步清涂。 -- 出自宋·朱翌·寄婺州欧卿德孺
- 昨宵风雨送秋来,雨罢月林散清影。 -- 出自宋·朱翌·简韩仲朋
- 六月炎方了无暑,谁知世上有清凉。 -- 出自宋·朱翌·南华卓锡泉复出
- 沙合南台会有期,沙边筑屋俯清漪。 -- 出自宋·朱翌·题水云亭刘升道福唐所居
- 岂为炎荒多热恼,故教灌顶作清凉。 -- 出自宋·朱翌·延祥寺手植竹有甘露
- 天上云为瑞,人间睡作魔,疏帘清簟汗成河。 -- 出自宋·陈师道·南柯子/南歌子
- 月落霜严自靓妆,北风工为发清香。 -- 出自宋·陈师道·梅花七绝
- 江上双峰一草堂,门闲心静自清凉。 -- 出自宋·陈师道·次韵夏日
- 平湖远岭开精神,斗觉文字生清新。 -- 出自宋·陈师道·题明发高轩过图
- 乌丸鸡距写玉叶,郤怪寒花未清绝。 -- 出自宋·陈师道·次韵苏公蜡梅
- 句中有眼黄别驾,洗涤烦热生清凉。 -- 出自宋·陈师道·答魏衍黄预勉余作诗
- 固有江东兼渭北,其如明月与清风。 -- 出自宋·陈师道·送章氏兄弟兼寄金山宁禅师
- 尚有风流羊叔子,稍经湔洗与清风。 -- 出自宋·陈师道·桓山
- 疾置送诗惊老丑,坐曹得句自清新。 -- 出自宋·陈师道·寄杜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