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在第10个字的诗句
清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
- 黄子陂岸曲,地旷气色清。 -- 出自唐·张籍·祭退之
- 佛寺连野水,池幽夏景清。 -- 出自唐·张籍·野寺后池寄友
- 郡内开新火,高斋雨气清。 -- 出自唐·张籍·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
- 居人宜寂寞,深院益凄清。 -- 出自唐·张籍·徐州试反舌无声
- 久住空林下,长斋耳目清。 -- 出自唐·张籍·赠箕山僧
-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 出自唐·孟郊·游终南山
- 喜见夏日来,变为松景清。 -- 出自唐·孟郊·题从叔述灵岩山壁
- 道士无白发,语音灵泉清。 -- 出自唐·孟郊·西上经灵宝观
- 玄辔飞霄外,八景乘高清。 -- 出自唐·孟郊·列仙文·方诸青童君
- 霜落叶声燥,景寒人语清。 -- 出自唐·孟郊·旅次洛城东水亭
- 梅尉吟楚声,竹风为凄清。 -- 出自唐·孟郊·同从叔简酬卢殷少府
- 驾我八景舆,欻然入玉清。 -- 出自唐·孟郊·列仙文·金母飞空歌
- 黄河奔浊浪,是天生不清。 -- 出自唐·孟郊·自叹
- 愿为天下幮,一使夜景清。 -- 出自唐·孟郊·蚊
- 谢客吟一声,霜落群听清。 -- 出自唐·孟郊·赠苏州韦郎中使君
- 俗变人难理,江传水至清。 -- 出自唐·刘长卿·送郑说之歙州谒薛侍郎
- 文物登前古,箫韶下太清。 -- 出自唐·刘长卿·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
- 主人庭中荫乔木,爱此清阴欲栖宿。 -- 出自唐·刘长卿·小鸟篇,上裴尹
- 今日新安郡,因君水更清。 -- 出自唐·刘长卿·题元录事开元所居
- 千秋万古葬平原,素业清风及子孙。 -- 出自唐·刘长卿·哭陈歙州
- 独怜浉水上,时乱亦能清。 -- 出自唐·刘长卿·奉使至申州,伤经陷没
- 云房寂寂夜钟后,吴音清切令人听。 -- 出自唐·刘长卿·戏赠干越尼子歌
- 春至林木变,洞房夕含清。 -- 出自唐·韦应物·拟古诗十二首
- 圣心忧万国,端居在穆清。 -- 出自唐·韦应物·奉和圣制重阳日赐宴
- 高秋天景远,始见山水清。 -- 出自唐·韦应物·秋景诣琅琊精舍
- 公门且无事,微雨园林清。 -- 出自唐·韦应物·县斋
- 文苑台中妙,冰壶幕下清。 -- 出自唐·韦应物·寄洪州幕府卢二十一侍御(自南昌令拜,顷同
- 苍山何郁盘,飞阁凌上清。 -- 出自唐·韦应物·酬郑户曹骊山感怀
- 闲门荫堤柳,秋渠含夕清。 -- 出自唐·韦应物·与韩库部会王祠曹宅作
- 泥滓不能浊,澄波非益清。 -- 出自唐·韦应物·赠卢嵩
- 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 -- 出自唐·韦应物·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
- 高阁收烟雾,池水晚澄清。 -- 出自唐·韦应物·郡斋感秋,寄诸弟
- 和风被草木,江水日夜清。 -- 出自唐·韦应物·送令狐岫宰恩阳
- 理明心自裕,神定气还清。 -- 出自宋·文天祥·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 灯前翻自喜,瘦得此诗清。 -- 出自宋·文天祥·又赋
- 山深明月夜,乞我半窗清。 -- 出自宋·文天祥·又赋
- 晚凉便懒坐,移傍竹阴清。 -- 出自宋·文天祥·又赋
- 手把忘忧草,夔夔绕太清。 -- 出自宋·文天祥·将母赴赣道西昌
- 二宋高科犹易事,两苏清节乃真荣。 -- 出自宋·文天祥·次鹿鸣宴诗
- 小桥度雪度琉璃,更有清霜滑马踪。 -- 出自宋·文天祥·过雪桥琉璃桥
- 便作乘槎客,萧萧骨发清。 -- 出自宋·文天祥·山中泛舟觞客
- 向来福地七十二,此亦清高仙地位。 -- 出自宋·文天祥·生日谢朱约山和来韵
- 扬旍下祝融,躧履朝泰清。 -- 出自宋·文天祥·古心江先生以旧弼出镇长沙癸酉十月乙亥是为
- 日暮铜雀迥,秋深玉座清。 -- 出自唐·高适·铜雀妓
- 故人美酒胜浊醪,故人清词合风骚。 -- 出自唐·高适·同河南李少尹毕员外宅夜饮,时洛阳告捷,遂作
- 墙上梨花白,尊中桂酒清。 -- 出自唐·高适·赠别褚山人
- 故山一别光阴改,秋露清风岁月多。 -- 出自唐·李绅·过梅里七首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犹存
- 闲整素仪三岛近,回飘清唳九霄闻。 -- 出自唐·李绅·过梅里七首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犹存
- 半江犹惨澹,全野已澄清。 -- 出自唐·李绅·渡西陵十六韵
- 在浚风烟接,维嵩巩洛清。 -- 出自唐·李绅·到宣武三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