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在第9个字的诗句
淮在第九个字的诗句
- 当日卧龙商略处,秦淮王气真何许。 -- 出自宋·程珌·满江红·颇恨登临
- 看游丝、都不恨,恨秦淮新涨,向人东注。 -- 出自宋·程珌·锦堂春/锦堂春慢
- 律中黄钟九日前,长淮巨海降真贤。 -- 出自宋·李刘·寿牛都大
- 东南引湖湘,西北控淮楚。 -- 出自宋·郑清之·江汉亭百韵
- 连年夏旱天无云,江淮湖浙田生尘。 -- 出自宋·魏了翁·山河叹送刘左史归简州
- 风棱荦荦胆气雄,临淮军垒足迹重。 -- 出自宋·魏了翁·次韵赵制置制胜轩诗
- 我生四十无所成,荆淮好汉为知音。 -- 出自宋·周文璞·剑客行
- 是岁七月,日维乙已,淮海堂下,清阴蔽芾。 -- 出自宋·岳珂·吕文靖亭候帖赞
- 穷边周障塞,访古涉淮{左土右上而下大}。 -- 出自宋·岳珂·山居感旧百韵
- 暮烟迷海戌,远水接淮天。 -- 出自宋·赵某·游都梁
- 渺渺江波愁未了,正淮山、日幕云撩乱。 -- 出自宋·吴潜·贺新郎·烟树瓜洲岸
- 天地两间同汗漫,江淮一水自东西。 -- 出自宋·陈垲·极目亭
- 一点阳春,无边德泽,淮山长久。 -- 出自宋·李曾伯·水龙吟·几年野渡孤舟
- 潮翻江汉转,地扼楚淮冲。 -- 出自宋·汪宗臣·金陵凤凰台
- 楚岫和云移怪石,秦淮流月下高源。 -- 出自宋·梁栋·题寅叔小园
- 回首当时光景,渺秦淮、绿波东下。 -- 出自宋·黎廷瑞·水龙吟·不知玄武湖中
- 忽承北斗敕,勇鼓来淮櫂。 -- 出自宋·仇远·送高仲山通州教授
- 最苦是、二江涂脑,两淮流血。 -- 出自宋·华岳·满江红·庙社如今
- 蜀江分井络,锦浪入淮湖。 -- 出自唐·武元衡·奉酬淮南中书相公见寄
- 梁园飞楚鸟,汴水走淮鱼。 -- 出自唐·刘得仁·送蔡京侍御赴大梁幕
- 路翻平楚阔,草带古淮新。 -- 出自唐·刘得仁·送顾非熊作尉盱眙
- 入浙孤帆知楚信,过淮疏雨带潮声。 -- 出自唐·褚载·南徐晚望
- 明日陪尘迎驷马,定淮斋沐看光辉。 -- 出自唐·黄滔·翁文尧员外拥册礼之归一路有诗名昼锦集
- 早程残岳月,夜泊隔淮钟。 -- 出自唐·李洞·送张乔下第归宣州
- 马卿委官去,邹子背淮来。 -- 出自唐·陈政·赠窦蔡二记室入蜀
- 上元官吏务剥削,江淮之人皆白著。 -- 出自唐·高亭·讥元载诗
- 因想金陵佳丽,闹秦淮、龙舟称绝。 -- 出自元·舒*·水龙吟 端午日,寓宁干作,时四方汹汹,民
- 豆笾漂海国,丹雘暗淮村。 -- 出自元·王逢·题马洲书院
- 天地昼昏忧社稷,江淮春涨泣孤嫠。 -- 出自元·王逢·读谢太皇诏藁
- 谁料一儒冠,直推上,淮阴将坛。 -- 出自元·杨果·太常引·一杯聊为送征鞍
- 千载风流,两翁笑傲,淮泗归谭尘。 -- 出自元·周权·百字谣 东坡昔守彭城,既治决河,乃修筑其
- (疚斋如皋冒氏为前淮安关监督蔗叟淮安段氏为登八十诗人望社为明末遗老会文湖寺所题名) -- 出自近代·陈三立·寄题湖心寺示慧之上人
- 庆泽量移往单州,长淮涂次泊孤舟。 -- 出自宋·田锡·送韩援赴阙
- 楚王欲图霸,不识韩淮阴。 -- 出自宋·田锡·千金答漂母行
- 况当少天官,风木赴淮涘。 -- 出自宋·项安世·送郑向书罢师归福州
- 虏尤涉吾地,饮马长淮流。 -- 出自宋·张嵲·防江二首
- 北风三日吹黄土,长淮浪高少人渡。 -- 出自宋·章甫·盱眙馆中题云山图
- 明时成摈弃,无语及淮乡。 -- 出自宋·叶茵·友人自淮至
- 寒压破虎鞯,霜风杀淮苇。 -- 出自宋·敖陶孙·送安丰尉丁梦符归霅川因简之晦兄弟时寓崇
- 惨澹胡沙草木腥,长淮坐断倚贤城。 -- 出自宋·刘宰·挽京口使君丰郎中十首
- 底须劳战士,城築守淮隅。 -- 出自宋·刘宰·寄宝应丘大夫
- 君不见伟哉男子韩淮阴,往往正坐涉世深。 -- 出自宋·许月卿·涉世
- 恐人疑少室,惟我薄淮阳。 -- 出自宋·许月卿·寄陈宰
- 蒋庙乱山云罨树,秦淮落日水增波。 -- 出自明·沈周·别金陵
- 逸群来冀北,屏气入淮西。 -- 出自宋·蔡肇·和慎思秋日同文馆诗
- 前年有疆事,假守在淮浦。 -- 出自宋·晁公溯·寄太府丞王能甫
- 山是东南第一峰,长淮古汴渺连空。 -- 出自宋·陈龟年·龟山
- 苍头背锦囊,别我渡淮乡。 -- 出自宋·陈泷·怀高履常
- 明时岂惮黩,实欲重淮阳。 -- 出自宋·陈宓·送真右史守泉
- 六考未作县,冷官到淮服。 -- 出自宋·戴溪·送王木叔黄州教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