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在第9个字的诗句
淮在第九个字的诗句
- 人愁暮村雪,雁急夜淮风。 -- 出自宋·张耒·雪晴苦寒
- 农事一春荒积雨,长淮千里驾东风。 -- 出自宋·张耒·江亭别故人
- 子为郡从事,主印清淮边。 -- 出自唐·李颀·送马录事赴永阳(一作嘉)
- 时同借河内,人是卧淮阳。 -- 出自唐·皇甫冉·和樊润州秋日登城楼
- 所行知宋远,相隔叹淮长。 -- 出自唐·皇甫冉·送邹判官赴河南(一作刘长卿诗)
- 高帆背楚落,寒日逆淮曛。 -- 出自唐·李频·淮南送友人归沧州
- 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 -- 出自南北·何逊·与胡兴安夜别
- 长蛇衄巴汉,骥马绝淮淝。 -- 出自南北·何逊·行经孙氏陵诗
- 白烟横海戍,红叶下淮村。 -- 出自唐·崔峒·送陆明府之盱眙
- 折冲章贡外,制胜汉淮间。 -- 出自宋·韩元吉·故宫使待制侍郎陈公挽词二首
- 望平沙、落日湖光,暗淮沈楚。 -- 出自宋·刘辰翁·金缕曲/贺新郎
- 平生湖海梦,高兴动淮沔。 -- 出自宋·刘过·湖学别苏召叟
- 淮北山南幕府开,江淮谁念有遗才。 -- 出自宋·刘过·柬胡卫道
- 危樯高占飞鸦字,就淮两路传宣使。 -- 出自宋·刘过·王农丞舟中
- 伯氏有东役,驾言适淮涘。 -- 出自宋·韩维·和三兄之山阳省孀姊书怀
- 旗帜精明鼓角雄,江淮草木尽闻风。 -- 出自宋·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
- 丘壑尽容诗独步,江淮相望月平分。 -- 出自宋·方岳·次韵吴侍郎同集砚山
- 望白云,迎碧汉,俯长淮。 -- 出自宋·白君瑞·水调歌头·凉吹佛衣袂
- 寂寞枯枰响泬寥,秦淮秋老咽寒潮。 -- 出自清·钱谦益·金陵后观棋
- 涂经华林岸,地接秦淮沟。 -- 出自明·宋濂·忆与刘伯温章三益叶景渊三君子同上江表五六
- 祖龙东巡压王气,通淮凿断方山埭。 -- 出自清·乾隆·秦淮歌
- 一百十城回首处,大淮南畔有高沙。 -- 出自宋·释普度·送高邮友上人
- 烽尘连楚戍,榆柳隔淮春。 -- 出自宋·释斯植·送人之吴
- 君不见去年金人破淮壖,城郭千里无人烟。 -- 出自宋·曾丰·甲申大水二首
- 南北新来寻旧盟,江淮襄汉又休兵。 -- 出自宋·曾丰·清江何子发自荆湖宣抚幕客罢归过我晋康投诗
- 此时芳草萋萋长,秦淮女儿多闲想。 -- 出自明·吴兆·秦淮斗草篇
- 楚峡云归芳梦散,秦淮月在故楼空。 -- 出自明·吴兆·无题
- 登城望神州,风尘暗淮楚。 -- 出自明·高启·登西城门
- 我棹返江浔,君车赴淮甸。 -- 出自明·高启·赠杨荥阳
- 襄汉经营蚕路闢,江淮联络雁臣宾。 -- 出自宋·徐元杰·送郡守
- 既友商山四皓,又容淮南公八。 -- 出自宋·刘克庄·和黄彦华帅机六言十首
- 帝将安渤海,君肯薄淮阳。 -- 出自宋·刘克庄·送王梅州二首
- 千里光山去拊循,长淮练静属城闉。 -- 出自宋·曾几·送曾宏甫赴光山守
- 说与单于归去好,长淮边是杀胡林。 -- 出自宋·曾几·将适台州
- 属车尚涛江,列障隔淮水。 -- 出自宋·周必大·恭和御制赐史浩古诗
- 囊水谩疑韩信怯,栅淮终畏晋兵勍。 -- 出自宋·周必大·邦衡侍郎作一字韵诗赠麻姑观道士李惟宾次韵
- 馈饷随萧不作难,秦淮今视汉秦关。 -- 出自宋·周必大·送韩希道移漕江东
- 朔风空汴泗,春水渺淮湖。 -- 出自宋·洪咨夔·俞提举挽诗二首
- 唯余汴渠利,直贯长淮隒。 -- 出自宋·蔡襄·泗州登马子山观漕亭
- 一尺过江山,万点长淮树。 -- 出自清·吴伟业·生查子·旅思
- 暮春经楚县,新月上淮山。 -- 出自唐·方干·江州送李侍御归东洛
- 寒芜随楚尽,落叶渡淮稀。 -- 出自唐·方干·中路寄喻凫先辈
- 负罪将军在北朝,秦淮芳草绿迢迢。 -- 出自唐·钱珝·春恨三首
- 仍闻枕中术,曾授汉淮王。 -- 出自唐·于鹄·题服柏先生
- 良晨喜利涉,解缆入淮浔。 -- 出自唐·虞世南·奉和出颍至淮应令
- 恺歌旋魏阙,京观筑淮区。 -- 出自宋·葛立方·闻我师大捷骑宵遁上时宰五十韵
- 缅怀何姓人,哀祷倾淮甸。 -- 出自宋·洪迈·庚戍正月十四日同友人丁晋年王蔚之谒普照塔
- 六龙巡漠北,万骑绕淮西。 -- 出自宋·黄公度·次韵宋永兄伤时二首
- 目断东南半壁,怅长淮、已非吾土。 -- 出自宋·汪元量·水龙吟 淮河舟中夜闻宫人琴声
- 愁浩荡,临风令我思淮海。 -- 出自宋·王之道·千秋岁·山前湖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