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在第7个字的诗句
淮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一笑谈中,遍江淮上,太平花草。 -- 出自宋·陈著·水龙吟·玉麟堂上神仙
- 暖日晴熏草,清淮阔浸天。 -- 出自宋·张耒·春望
- 西楚茱萸节,南淮戏马台。 -- 出自唐·张说·湘州九日城北亭子
- 丹诏西来急,沿淮次第知。 -- 出自宋·韩元吉·道中遇停郊祀诏书
- 天阙云端耸,秦淮雨后清。 -- 出自宋·韩元吉·建业书事
- 人间安得酒如淮。 -- 出自宋·刘辰翁·浣溪沙
- 想见登高无处,淮以北、是平地。 -- 出自宋·刘辰翁·霜天晓角·骑台千骑
- 东风雪风度清淮,淮边野梅撩乱开。 -- 出自宋·韩维·答辛子庄惠梅花之什
- 州衙三面接秦淮,临水朱门一半开。 -- 出自宋·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
- 陇水寂寥传恨,淮山宛转供愁。 -- 出自宋·苏泂·雨中花/夜行船
- 汉江北泻,下长淮、洗尽胸中今古。 -- 出自宋·葛长庚·酹江月/念奴娇
- 江流滚滚无尽,淮汉人包罗。 -- 出自元·白朴·水调歌头 予既赋前篇,一日举似京口郭义山
- 千里江皋,一时淮甸,扫清残寇。 -- 出自元·白朴·水龙吟 九月四日,为江州总管杨文卿寿。
- 长源因此名秦淮,萦纡建业达水隈。 -- 出自清·乾隆·秦淮歌
- 自从居股徙江淮,鸟飞千里惟溪谷。 -- 出自宋·陈普·劝学
- 何事佛貍能度淮,中原千尺髑髅台。 -- 出自宋·陈普·咏史下·刘裕
- 更宫莲引入,视淮南草,御屏录了,露会稽章。 -- 出自宋·刘克庄·沁园春·历事三朝
- 伏波自托真主,淮阴愿为假王。 -- 出自宋·刘克庄·读韩信马援传一首
- 忆昔浮江更涉淮,早秋天气最佳哉。 -- 出自宋·刘克庄·秋热忆旧游二首
- 吾师太史公,江淮遍浪迹。 -- 出自宋·刘克庄·谒南岳
- 京口丘都督,江淮第一人。 -- 出自宋·徐玑·漳州送王益统制谪归时方收峒寇
- 畴昔留藩管,江淮拥带襟。 -- 出自宋·徐玑·上叶侍郎十二韵
- 未复中原近守淮,前朝该辅只时来。 -- 出自宋·周必大·答胡季亨
- 朱颜青绶忆秦淮,白鹭洲疑鳌驾来。 -- 出自宋·周必大·答胡叔贤
- 浊泾不必羡清淮,社燕宾鸿任去来。 -- 出自宋·周必大·答李达可
- 舟浮江海达于淮,不尽词源衮衮来。 -- 出自宋·周必大·答胡伯信
- 归田初不隔江淮,底事新元未往来。 -- 出自宋·周必大·嘉泰癸亥元日口占寄呈永和乘成兄
- 安流咫尺异逾淮,有兴何妨叠棹来。 -- 出自宋·周必大·答欧阳宅之
- 元和颂圣雅平淮,韩柳文章付后来。 -- 出自宋·周必大·答胡仲威
- 楚蜀壮襟带,江淮丰灌输。 -- 出自宋·洪咨夔·九华叶子真赋汴吴两都极陈治乱之原仍有诗用
- 过楚寒方尽,浮淮月正沈。 -- 出自唐·方干·送喻坦之下第还江东
- 天末去程孤,沿淮复向吴。 -- 出自唐·郑谷·久不得张乔消息(一本题下有有寄二字)
- 近署罹官谤,清淮绾郡章。 -- 出自宋·杨亿·故蕲州玉刑部阁老挽歌五首
- 渐夜深,月满秦淮,烟笼寒水。 -- 出自宋·汪元量·莺啼序 重过金陵
- 台分金石,源钟淮水,流庆无穷。 -- 出自宋·王之道·朝中措·满庭岩桂蔼香风
- 追配汾阳郭,临淮李,扫妖孽,植颠仆,复疆宇,洗膻腥。 -- 出自宋·王之道·六州歌头·燧瑊勋业
- 巴蜀连年哭,江淮几郡疮? -- 出自宋·严羽·有感
- 苍弁丹颊仙翁,淮山风露底,曾赋幽寻。 -- 出自宋·张元干·念奴娇·吴松初冷
- 若倚江楼望清淮,为殷勤乡国。 -- 出自宋·赵彦端·滴滴金·澄溪暝度轻澌白
- 君不见真人奋淮北,金戈立扫毡裘色。 -- 出自明·王世贞·题仙岩文丞相祠
- 郎为茶客走江淮,虎窟留侬卖野柴。 -- 出自明·王叔承·荆溪杂曲四首
- 今年放逐到长淮,万绿时于梦中见。 -- 出自明·杨基·梦绿轩(有序)
- 梁宋回头失,徐淮极目收。 -- 出自清·查慎行·渡黄河
- 霜馆残梨晓,风淮水桂秋。 -- 出自宋·叶清臣·得请宣城府
- 风雨放船不恶,淮南九月未霜。 -- 出自宋·吴则礼·风雨不止而夹岸黄花盛开偶成
- 邗沟帆席即长淮,鬓未霜时惯往回。 -- 出自宋·陈造·游山阳十首
- 渤海兵戈静,全淮版籍归。 -- 出自宋·吴泳·寿丞相庆七十五首
- 去去勿重陈,秦淮对明月。 -- 出自宋·吴泳·送长儿盘赴金陵典斛
- 未举江帆,早逢淮雁,问故人踪迹。 -- 出自宋·陈瓘·醉蓬莱·问东州何处
- 近传消息到江淮。 -- 出自宋·王庭珪·临江仙·家住天门阊阖外